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2020-02-16 14:52杨政宁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经济学实践教学

杨政宁

[摘 要] 进一步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关键是要加强实践性教学,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具体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校内实验室建设、规范实验室管理、开展多样化实践、论文实践性选题、增加实践教学经费、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推进经济学与创新创业教育交叉融合,积极开展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

[关键词] 实践教学;经济学;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1-0082-03

一 问题提出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教学改革是关键,据调查,2017届大学毕业生中,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实践能力欠缺[1]。部分高校经济学教学基本采用“讲授-接受”型教学模式[2],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经济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缺乏,因此,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刻不容缓。

关于经济学实践教学的研究,一直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邵源春、罗晓云、暴云英(2018)对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改革进行初探[3]。刘加林、周卫军(2018)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视角,对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探索[4]。张雪绸(2017)研究了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对策[5]。唐丽君(2019)研究认为学生的经济学知识基础薄弱,课程安排与课程内容相矛盾,教学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6]。石荣(2019)认为经济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探索基于应用型的理论、实践和案例三位一体的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7]。王广谦、杨运杰(2018)研究认为经济学专业的培养要发挥国家标准作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增强地方特色,要增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8]。谭冰(2013)构建“2+1+1”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认为经济学专业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9]。樊丽明等(2016)研究认为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相关知识的训练,要靠实践教学体系来保证,要探索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10]。

综上所述,经济学专业的培养应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不仅要重视实践性教学改革,增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更要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靠实践教学体系保障,另一方面要探索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借鉴国内学者的思路,结合地方高校的教学实际,需要从六个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校内实验室建设、规范实驗室管理、开展多样化实践、论文实践性选题、增加实践教学经费、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同时,也需要丰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推进经济学与创新创业教育交叉融合、积极开展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

二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经济学专业培养的是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在民族地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经济应用型人才。因此,重理论强实践,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基本思路。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是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即具有明确的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和高层次性。

强化实践教学,是高校转型发展,适应现代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延续。实习实训是社会实践的主要方式,高校实践教学的定位应该是:明确实践教学目的和意义,并能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比较熟练地掌握实际业务的操作技能,为学生今后进一步专业学习,奠定一个扎实的专业基础。加强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深入企业、银行、保险、政府等单位探讨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具体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如表1所示。

三 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一)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专业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因此,经济学的专业教师必须深入企业和行业,根据接触到的案例进行认真梳理后进入课堂分享,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要讲深、讲透,要通过对实践案例的讲授来厘清理论上的难题。教师加强各类国家级、省级课题以及教革项目申报,通过课题调研,充实教师的实践能力,并且将课题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之中。组织学生到企业开展观摩、调研、接受管理实训等实践活动,聘请实际经济工作管理者为本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案例教学、专题调查、分组互动、课题辩论等方式进行教学,积极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环节,用研究结果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

(二)推进经济学与创新创业教育交叉融合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明确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经济学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构建由“创新创业必修课+经济学课+经济学创新创业实践”相融合的课程体系。立项建设校级经济学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项目,积极探索经济学与创新创业教育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提高经济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创新学分”,并且创新学分由“创新创业必修课+经济学课+经济学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构成,严格执行创新学分制度。加大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评价和规范化管理,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在创新创业导师方面,积极提升校级双创导师、省级双创导师、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名额。

(三)积极开展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

结合经济学专业特点,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践必须深入企业、银行、政府、村寨、社区等调研,真正做到“懂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实践过程注重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针对专业特点、不同学习阶段的差异性进行分阶段、专业化、个性化实践实训。结合各类技能竞赛和执业资格考证开展各种专项实训。组织高年级学生以校企合作实训,参与“项目开发”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具体实践内容如表2所示。

四 实践教学案例设计

为了详细阐述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针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将经济学专业实践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契合。本文以价值投资实践活动和营商环境调研活动为例进行分析。

(一)价值投资实践活动实践教学案例

通过专业实践增加学生对商业经济、价值投资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接触、了解及适应社会,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培养敬业精神。在实践中增长专业技能、提升专业认同。实践活动要求达到以下实践教学目的:了解实际的工作内容,增加对实务工作的直观认识和理解;通过实际介入到实践中,提升学生对商业经济、价值投资的认识;检验学生在课堂所学,考查对相应专业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具体时间安排如表3所示。

去校外实践之前,第一天先在校内安排价值投资理念的学习。主要学习投资理念及价值投资理论体系。然后确定本次调研相关标的资料的收集和分组。第二天采取分批调研实习的模式,到学校附近的企业进行实践调研。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价值投资实践活动。通过“闲聊法”在凯里市区一些超市、便利店、医院、商场、药店、建材中心、五金中心等调查一些上市公司产品的销售状况,通过销售状况来查看产品的销量。根据相关标的产品的在商场摆放的位置、生产日期、询问售货员及销售管理人员的销售情况,包括标的竞争对手销售情况,分析其市场占有率。通过此次调研加深对拟投资的标的产品的深刻理解。

企业实地调研结束以后,通过淘宝,京东对网上销售情况做进一步了解,并且详细记录相关产品的销量和评价情况。通过电话或实地采访,详细询问产品用户的反馈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价值投资实践活动演说会,通过小组内不断提问,深化问题认识,加深投资理念,完善价值投资理论体系。第三天在校内查阅调研实习标的公司年报,整理相关数据资料。具体数据可以到公司官网、东方财富网进行查询,价值投资实践活动查询指标如表4所示。

第四天查阅其公司年报后整理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首先对相关公司进行估值及模拟配置讨论。主要完成以下几个估值: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估值(相对估值);净资产收益率估值法(相对估值);现金流折算估值(绝对估值),完成相关估值法后根据调研结果对相关标的进行集体讨论,按照买入标准进行资金模拟配置。并安排相关同学对我们选的股票池进行持续跟踪。

在实践中熟悉公司的行业特点,进一步认识其行业本质;结合实践进一步认识价值投资,实践资金模拟配置。在实践中熟悉行业本质和从业岗位特点。教研室和指导教师提前与企业协商好实践内容及实践模式。通过投资调研实践,提高学生对投资的认识及方法技巧,同时需要懂得价值投资原则;投资学中通过下载报表进行财务分析是格外重要的。通过投资调研实践,使学生知道要注重信息的收集,学会对公司进行估值,同时要注重风险控制,控制资金投入比例。第五天校内写调研报告并且下午进行PPT分组汇报。根据调研结果对公司进行集体讨论,教师对每组的买入标准和资金模拟配置情况以及最后结果进行评分。

(二)营商环境调研活动实践教学案例

为了深入了解区域营商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结合所学经济学课程,开展营商环境专业实践调研。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调研小组,每组六名同学,分别选派小组长,每组深入相关部门、政务大厅、企业等进行访谈,选取六个指标进行实践调研,具体指标体系如表5所示,详细了解營商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将调研数据通过六个评价指标进行计算,每组分别从企业开办到融资方面,提出营商环境的改进建议。

调研的这些指标包括了开办企业的全过程。从创业、场地、登记、融资四个阶段进行调研。教研室和指导教师提前与企业协商好实践内容及实践模式。针对每一个指标,每组六名同学进行分工,通过实地走访企业,通过与企业员工进行交谈,详细了解开办一个企业需要办理的手续,需要多长时间,花费多少成本。通过面谈、电话咨询、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计算出每一项指标的具体分值。为了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不同区域选择的调研企业类型应该一致,具体企业类型如表6所示。

结合会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学、财务管理、投资经济学、税法、经济法等核心课程,分别对六个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在实践中熟悉区域营商环境,进一步认识企业开办的过程。

通过营商环境调研实践,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及运用技巧。营商环境的调研,丰富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方面的知识,对于开办企业、办理建设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纳税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五 结论及建议

应用型人才具有明确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强化实践教学,是高校转型发展及适应现代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延续。

加大校内实验室建设。实际中实验室建设落后于实践教学,很多实验室建设甚至流于形式,因此,实验室建设要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比如,实验室建设要进行企业实地调研,为地方企业经济发展服务,能使学生在实验室的实验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设置实践周,不定期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建立健全校外实习基地,丰富校内实习等实践活动。毕业论文是学生实践总结的关键,强化学生选题。真正做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以致用。

增加实践教学经费。通过多方合作,健全实践教学资金体系,保障实践资金。加强与地方企业、银行、政府合作,通过企业讲学、技术培育、创新创业传导等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地方政府在相关实践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创新创业必修课+经济学专业课+经济学创新创业实践”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推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刚.地方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J].学理论,2016(04):216-217.

[2]曾祥炎,童杰成,潘爱民,胡晓.基于创新能力培育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重构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06):69-74.

[3]邵源春,罗晓云,暴云英.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改革初探[J].才智,2018(30):1.

[4]刘加林,周卫军.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8,

35(03):107-111.

[5]张雪绸.基于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25):8-9.

[6]唐丽君.高校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农家参谋,2019(09):164.

[7]石荣.新型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理论、实践和案例三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大学教育,2019(05):141-143.

[8]王广谦,杨运杰.发挥国家标准作用 强特色、高质量培养经济学专业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8(04):4-7.

[9]谭冰.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3(S4):99-100.

[10]财政学类教指委课题组,樊丽明,刘小兵,孙开,崔惠玉,孙哲,田丹,李香菊,赵娜.切实加强财政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6(03):80-85.

(责任编辑:张宏玉)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经济学实践教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关于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思考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经济学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