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语文实用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2-16 14:52刘海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体应用型

刘海平

[摘 要] 随着地方性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变,大学语文课程在提高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基础上,也应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强化实用写作教学。本文以邵阳学院为例,全面分析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语文实用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主体等方面提出有效对策。旨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切实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做准备,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素养和技能,培养社会需要、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语文;实用写作;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1-0096-02

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重技重能”时代即将来临,标志着对“手”的教育的理性回归。[1]随着我国地方普通高校纷纷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热潮到来,应用型大学不仅培养学生目标明确,即培养社会需要、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且要求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大学语文课程在新形势下,针对大学生不能准确精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书面写作能力比较欠缺、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等现象,结合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学生实际的写作水平[2]。本文以邵阳学院为例,全面分析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语文实用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主体等方面提出有效对策。旨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切实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做准备,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素养和技能,培养社会需要、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 实用写作的重要性

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众多的社会技能,例如熟练基本的办公室软件、常用的实用文体写作等等。现在很多大学生不会寫请假条、申请书,甚至毕业时写不好一份求职信和简历,在应聘或者演讲时不能较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实用文体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掌握相关文体的写作规范,并能基本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对大学生来说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这是大学生基本的语文实用素养和技能。因此大学语文课程要适应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发展,其教学内容除了进行文学素养的培养,还需要实用文体写作的培训。

二 实用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实用写作教学的课堂上,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实用写作教学的水平。

(一)实用写作教学内容庞杂,教学课时偏少

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大学语文教材,各高校基本上是自编教材,教材质量良莠不齐。教材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鉴赏,另一种是文学作品和实用写作相结合。关于实用写作教学哪些内容,各高校也没有统一。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时基本上是一个学期,邵阳学院大学语文课时是48个课,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大学语文课时偏少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存在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实用写作教学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的冲突问题,这是提高实用写作教学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语文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对实用写作研究不够

目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师一般都是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语言学方面的教师,写作学方面的教师较少。很多教师对实用文体写作研究不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在文学作品教学上,对实用写作教学只是蜻蜓点水。教师都不重视的内容,学生可能也不会去重视。

(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较差

实用写作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许多教师并没有较好的把握这一特点,很多教师还是采用满堂灌、照本宣科等方式,纯理论的教学达不到培养学生语文实用素养和技能的作用。教学方法单一,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不重视,积极性不高

地方性本科院校学生较之名牌大学的学生,他们知识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还不够。存在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不重视的现象,很多学生迫于学分的压力被动学习,学习的激情和兴趣不高。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实用写作的作用还不明确,学生的认识性还不够。在实用写作学习中,会遇到大量的文体概念和文本规范要求,如果学生语文基础不太好,学习动机不明确,学生兴趣不高,学生将会更觉难学。

三 实用写作教学的改进方法

(一)实用写作教学内容恰当,充分利用有限课时

一般大学语文的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课时非常有限。邵阳学院大学实用语文课程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共48课时,其中经典选读安排28课时,实用文体写作安排20课时。在有限的时间,学什么?怎么学?是大学语文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在众多的文体中,首先要普及相关实用文体的写作规范知识,然后选择日常使用频繁、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文体进行精讲。例如在党政公文部分重点讲授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在行政事务应用文中重点讲授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和述职报告,在日常应用文中重点讲授申请书、求职信和倡议书。这些精讲的内容,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班级干部或者学生会干部经常要发布相关通知、通报,或者起草计划、总结,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时要撰写调查报告等等。在正式进行实用写作教学时让学生了解、明白实用写作用处和重要性。只有先要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提高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开展相关培训、讲座

首先,对大学语文教师进行实用写作等相关培训,增强对实用写作的研究。其次,举行座谈会、研讨会,大学语文教师一起探讨实用写作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集思广益,一起探究如何提高实用写作的教学水平。最后,经常举行公开课,选拔出一批上实用写作上得好的教师上公开课、观摩课,其他教师一起评课,在讲课、评课中大家教学能力一起提升。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实用写作教学如果单纯地使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务必会使学生感到无聊、难学。实用写作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教师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讲述文体相关概念,又要进行相关练笔。当然练笔需要大量的时间,可以采取课堂内练笔,又可作为课外作业进行课外练笔。建议在练笔时,内容设定上尽量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撰写一份申请加入学生会学习部的申请书,或者以院督委干部的身份起草一份晚归违纪的通报。这些文体既是学生经常接触的,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文体。通过这样的练笔,让学生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同时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

学生完成相关文体写作后,教师应及时在课堂上进行评价。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还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又紧张的氛围中明白自己写作的优点及错误。

同时还可以对课后习题进行分析,在文体改错题中,让学生自己找例题中有哪些错误,一人找不出,大家一起找,发挥集体的力量,通过找错,巩固理论的学习。

总之,实用写作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把理论学习的时间缩小,更多的时间是实战练笔。

(四) 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有限时间

很多地方性本科院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困惑,认为自己中学学的语文知识已经够用了,觉得大学语文没有必要学。建议在第一节课时,教师就要把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定位等清晰明确的告知学生,让学生明白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的重复。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要打击学生的这种自信,例如在课堂上要学生撰写一份请假条,看似简单的请假条,却有许多学生写错,通过这样的练笔,既要学生明白实用写作的重要性,同时要学生清楚自己的水平。

在实用写作教学中,相关概念、文体特点等理论性知识可以采用现代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传达给学生即可,不需要花大量时间板书。同时相关文体的范文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这样更形象、直观。在练笔阶段,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手段,老师点评、学生自评等方式总结学生的文章。现代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有利于充分利用时间。

(五) 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最终还是体现在学生身上,要重视学生这一课堂主体。在实用文体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首先要学生明确在这部分教学与他们以后的工作息息相关,小到一张请假条的撰写,大到给领导撰写讲话提纲,或者制定相关通知和通告。其次要学生清楚实用文体与他们现在的生活密不可分,例如每天辅导员发的通知,学生会发的通报、通知,张贴在各处的倡议书等等。最后要学生清楚这部分教学不仅仅要学,还要写。要自己动手写,才能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 结语

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只要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社会技能才能在以后的竞争中取胜。应用型大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目标的转变,还是每一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转变。本研究针对地方性院校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实用写作的教学改革提出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目的是为适应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

[2]龙钢华.实用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責任编辑:张宏玉)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文体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