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2020-02-17 18:13狄卫星
四川水泥 2020年6期
关键词:框架结构层间剪力

狄卫星

(常州东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溧阳 213300)

汶川地震给人们的生命健康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害,汶川地震之后,它能够调查震区各类房屋震害可知,高烈度区存在开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还导致一些列其他震害出现。在以往抗震研究中,人们对框架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比较重视,且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理想的成果。但是在研究中没有过多的考虑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由此导致直接破坏了填充墙框架结构,因此,分析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1]。

1 填充墙对框架抗震性的有利影响

1.1 填充墙会搞框架结构的承载力

填充墙将对整个框架结构的抗侧力带来一定影响,主要是填充墙与框架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所致。由于填充墙的抗侧刚度比较显著,在整个受震过程中将会直接破坏结构,填充墙始终能实现一部分水平荷载的承担作用,因此,与以往单纯的框架结构相比,框架结构布置有填充墙能使其承载能力得到提升。

1.2 填充墙的布置对结构位移有所限制

梁上下与柱左右填充墙的存在,将会对梁柱的变形带来一定的约束,由此导致梁柱变形不会过过于显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梁柱,其使梁柱的承载力得到保障,与此同时,将会减少整个结构的层间侧移。

1.3 填充墙的布置将使结构多了一道耗能防线

填充墙的本身有着有着刚度强的特点,在地震的初期阶段,填充墙将大部分剪力进行承担,其能达到大部分地震能的消耗目的,且能减轻主体结构的负担,有助于增加整个结构的耗能能力。

2 填充墙对框架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

2.1 填充墙布置不当将会形成短柱

填充墙将会使填充墙间柱的变形得以约束,且会使柱的净高得以降低,由此使短柱得以形成,柱子的变形能力相对较差,且会有效降低其延性。短柱的刚度比其他柱的刚度要大,地震中的地震力承载更大,如果发生地震,将会使脆性剪切破坏的发生率增加。

2.2 不恰当的填充墙布置在竖向形成薄弱层

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布置填充墙,将会使框架结构的质量与刚度中心存在不重合的现象,在地震作用下,使得扭转效应产生,从而使得结构破坏更加突出。

比如,底层做商业,需要的空间较大,布置的填充墙较少,上部为住宅或办公部分,布置较多的填充墙,将会导致底层刚度的突变发生率增加,面对较大的上部刚度、较小的下部刚度,薄弱的底层。如果发生地震,层间剪力最大的是底层,而较小的底层墙体,将会使较大的层间弹性位移现象得以产生,与此同时,底层框架柱主要承担结构的倾覆力矩作用。因此,会出现十分明显的底部框架柱的弹塑性变形集中现象,其在地震下底层错断的问题也会经常出现,最终将会使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带来极大的影响,极易出现倒塌[2]。

2.3 不均匀的填充墙布置将会使就够出现扭转破坏

在设计结构时,剪力墙布置应当要符合实际需求,及均匀对称,在布置剪力墙过程中尽可能布置在结构外围,达到平面内刚度中心重合质量中心的效果。为了防止地震作用导致填充墙出现扭转破坏,在布置填充墙时也应当遵循这一原则。如果存在不科学的填充墙结构布置,将极易出现偏移结构刚度中心的问题,且在地震作用下,将会出现极大的扭转填充墙结构。

2.4 填充墙对框架柱的影响

框架填充物在地震初期,其产生的变形现象相对较少,地震剪力主要由于框架、填充墙一同承担,然后填充墙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出现裂缝,主要是由于其抗拉强度较低所致,这时框架仍然处于弹性阶段,随着不断增加的层间变形现象,将会逐渐减小填充墙的刚度。填充墙与框架的刚度比值发生变化,在填充墙、框架之间,将会使结构承担的地震剪力产生内力重分布,虽然由于整体降低刚度,而导致房屋总地震作用减小,但是框架柱仍比地震作用初期分担的地震剪力更多[3]。在实际设计中,一般将全部层间地质剪力按框架柱的层间侧移刚度来分配框架柱间,而没有对填充墙分担的地震剪力充分考虑,这种设计计算方法看起来比较安全,实际上会使得结构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另外,在汶川地震中,填充墙出现了严重的破坏现象,尤其是窗下填充墙形成的短柱十分明显。

2.5 填充墙刚度对结构的影响

填充墙的抗侧移刚度比较强,由此会增加结构抗侧移刚度,且会缩短结构自震周期,其对应的地震反应谱中将会出现偏大的影响系数,从而将会增大整个建筑物受到水平地震作用。

3 当前规范对填充墙与框架连接的要求

3.1 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填充墙两端与框架柱,填充墙顶面与框架梁之间留出20mm 以上的间隙,可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条等材料进行填充缝隙。

(2)填充墙端部应将构造柱予以设置,柱间距不能超过20 倍强厚,与此同时,柱间距应在4000mm 以下,柱宽应在100mm 及以上。柱顶与框架梁应预留一定的缝隙,一般在15mm 以以上,封缝中可采用硅酮胶等材料。

(3)填充墙两端宜卡入设在梁、板底及柱侧的卡口铁件内,墙侧卡口板的竖向间距、墙顶卡口板的水平间距分别在应在500m、1500mm 之内。

(4)墙体高度如果在4m 以上,应将柱连通水平系梁予以设置,位置处于墙高中部;填充墙应控制在5m 之内;当填充墙有宽度在2100mm 的洞口时,应将钢筋混凝土柱加设在洞口两侧,其宽度应在50mm 及以上[4]。

3.2 填充墙与框架采用不脱开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发现洞口存在于填充墙中,可将钢筋混凝土带设置在窗洞口的上端、下端、门洞口的上端,钢筋混凝土带的浇筑过程中,应将其与过梁的混凝土一同实施浇筑作业。

(2)填充墙长度如果在5m 以上,或者墙长大于2 倍层高,墙顶与梁宜有拉结措施,在墙体中部应将构造柱予以加设;采用钢丝墙、网砂浆面层加强楼梯间、走廊两边的填充墙。

4 结语

总而言之,填充墙布置的科学合理化,能使结构的侧移刚度得以增加,且会使结构水平位移现象得以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框架结构承载力得以显著提高。若存在不合理的填充墙布置,带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总而言之,填充墙布置的科学合理化,能使结构的侧移刚度得以增加,且会使结构水平位移现象得以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框架结构承载力得以显著提高。若存在不合理的填充墙布置,带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因此,对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十分有必要,以此为合理的布置填充墙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框架结构层间剪力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问题和对策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不同荷载作用下T形连续梁和悬臂梁的剪力滞效应
沥青路面层间剪切性能研究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述
基于双向精控动态加载系统的路面层间联结性能测试仪开发
关于散货船剪力修正的思考
层间组合隔震结构随机动力可靠度分析
考虑截面配筋的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
无地下室框架结构基础深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