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的综合探讨

2020-02-17 18:13
四川水泥 2020年6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建设项目项目管理

汪 斌

(江苏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 210000)

0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是指利用建筑理论、现场实践和经济管理知识来监督和管理建筑项目。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机制和组织结构十分重要,随着越来越复杂的工程项目和多种工作类型的交叉,建筑项目需要更全面的管理和多种技术的应用。此外,建设工作还受规模要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建设项目上更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措施,才能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1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1.1 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制度落实不到位

就中国的建筑工程管理状况而言,存在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管理体系不完善,组织分工和奖罚不明,导致存在消极怠工的形象严重。目前,国内管理体系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通过模仿发达国家来制定的,国内实施的实用性不足。

建设工程项目在执行工程施工管理任务时,必须充分整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并采用针对项目合适的控制方法来控制项目。在企业内部必须建立专门的管理职能部门,并且根据项目的需要,有必要实施集成部署,以便管理人员可以满足实际需求。项目的职能分工要弄清每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按实际标准来安排工作,让每个人充分发挥才能,做到分工明确,落实到人,让每个人感觉到有事可干,有存在感和成就感。

在开发项目管理时,更要注重工程管理,更需要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多数国内建设单位针对工程建设这方面并没有管理机制,因此对管理发展缺乏指导。许多公司为了节省人工成本而不建立管理部门,这对日常工作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1.2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方面

当前,中国建设项目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许多建筑企业管理机制混乱,管理人员责任性较差,工作执行力度差,事前不规划,不交底,事中不检查,不落实,事后推卸责任。技术工种的严重短缺以及生产中缺乏操作技能。在我国的重大项目管理相对较好,质量能得到保证,但许多一般项目却难以保证,这些项目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交付后,有关社会不平等和权利保护的投诉增加。

1.3 工程进度中的问题

施工组织设计中包含了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性组织设计,我们也可以把工程进度计划分为指导性进度计划和实施性进度计划,指导性进度计划作为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方针,而实时性进度计划就是在实施项目阶段执行,它就是一种动态的控制,需要在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控制。

为了使施工项目按实时性进度计划顺利进行,有必要编制施工周期计划和每日工作计划,这意味着需要在指定的施工期间内控制项目进度,及时解决和协调影响进度其他问题和因素,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了工程施工进度,还可以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和成本。这是建筑工程中相对有效的过程。众所周知,项目进度计划是三大目标控制之一,但它和项目成本和质量也是息息相关。但是在实际当中有种种因素限制了对项目进度的控制,而管理措施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措施。

在每一个建设项目实际开始时,都会有许多客观且不可控制的因素会影响项目的进度,例如建设项目本身的某些约束,建设项目的主观和客观方面之间的管理差异以及目标,施工的周围环境,雇用的施工人员的某些状况以及合同或计划以外的任何内容,存在与材料供应有关的风险和问题等等。由于有许多小的分包项目,并且属于不同的承包商,因此一些不负责任但有利可图的承包商会存在很多盲点,因为没有积极的解决方案,因为他们只能解决劳资纠纷和被动解决问题。承包商施工延误的一方面会影响其他部分的运行。

2 综合应对策略

2.1 优化进度监督机制

建立施工工程管理系统后,要积极实施切实有效的进度监测机制,提升管控措施和管理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安排和部署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以人事管理、技术管理和综合材料管理为重点的工程项目。(1)施工企业必须认真制定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填写实用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表格,以充分控制施工周期。(2)施工企业项目部准备更合理的施工进度管理机制,正确安排资源和工作面,提前预测可能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制定协调计划,并采取预防措施。(3)为了进行有效的计划公开,建筑公司项目部的高级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总体计划,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对月度计划有了解和理解。(4)建设项目进度管理是动态的,应根据时间表随时检查和调整项目,跟踪和资源分配应按计划进行,以促进项目的有序进展。

2.2 升级质量管控措施

(1)施工企业要积极维护和管理,加强对分包商的审查,更加系统地进行管理和管理,完善管理机制和管理有效性。施工管理部门要及时审查和管理施工技术文件,建立工程质量评价模型和改进要求,加强质量监督控制效果,从根本上提高技术部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2)质量监督机制需要承认质量管理的权利和责任,贯彻“定额义务”原则,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控制措施和体系,优化工程监理和建设项目的全面升级。为建筑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质量监督机制后,要定期执行质量检查和不定期质量抽样的运行机制,以便及时处理质量问题,以达到优质工程项目的目的。

2.3 落实安全监督策略

在安全监测战略运行体系中,应建立符合安全管理需要的健全、完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评价措施和赔偿处罚制度。,并迅速追究标准化责任。《安全生产责任书》提高了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为了在招标阶段有效预防事故和解决工程中的问题,必须对安全生产和文明建设项目进行整合、综合控制、制定各种应急救援管理方案,及时减少损失。在实施安全监督控制措施的过程中,必须提升责任管理机制,列出专项资金,严格执行专项管理机制。

2.4 强化成本控制效果

建筑单位需要从经济角度整合成本管理机制,并积极建立更系统的管理机制。根据项目子项目编制目标负债成本,有效计量收益水平。在签署项目目标责任协议时,需要集成成本管理系统,以使评估机制和管理措施有效。另外,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积极实施成本管理制度,限制相关工作行为,严格执行工作的具体要求,合理化具体项目的成本,优化竣工审核,增强成本管理效果。

3 结论

综上所述,解决建设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使城市建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更进一步,而且在促进城市总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领域,项目管理中常见问题的控制和管理应该得到很好应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社会应高度重视建设项目管理中常见问题的管理和管理,切合实际,继续提高建设项目管理中常见问题控制和管理的应用水平,有效促进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建设项目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