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研究

2020-02-17 19:16杨银霞
山西化工 2020年5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垃圾

杨银霞

(临汾市环境监察支队,山西 临汾 041000)

引 言

分析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实际情况发现,人们的环保观念不够强、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工业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等问题,是加重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对此,全面掌握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对策,对于城市前行、经济建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 城市环境污染的表现

首先是大气污染。目前,我国工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就,很多工厂均在生产过程中排出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加重了城市的空气污染。同时,人口的不断增多也使城市汽车保有量随之上升,汽车尾气也成为引发大气污染的关键要素。

其次是水污染。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小,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今,工业废水是水体污染的主要类型。尽管工业废水均经处理后方可排放,但是受到处理方式的影响,接近5成的工业废水在没有达到排放标准时即可排放。且生活污水处理效果也不理想,我国的水体污染问题成为了阻碍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问题[1]。

再次是噪声污染问题。当前,噪声污染问题日益明显,交通噪声是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且工业噪声和建筑噪声也是加剧噪声污染的主要因素。

最后是垃圾污染。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是产生城市垃圾的主要原因,城市发展中,垃圾的数量逐年增多,垃圾数量日益增长,而城市中的很多垃圾均被堆放在城市的死角和公共场所,虽然相关部门会定期清运垃圾,但是效果不够理想,城市垃圾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处理的垃圾均堆放在城郊区域,这一方面破坏了周边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

2 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2.1 人口数量多

城市发展中,人口数量持续上涨,人们对水资源需求量也随之提升。如自然水资源无法满足人们对水源的需求,则会选择破坏社会环境以获取水资源,而破坏自然环境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人口数量持续上升也使得垃圾量持续增加,城市中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噪声污染,进而破坏城市原有的环境。

2.2 工业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工业化建设水平较低,未对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污染较为严重的重工业项目,工业生产中释放了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等垃圾,进而对周边的空气、土壤和水均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2.3 群众缺乏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薄弱是引发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要素。人们随意排放生活污水以及随意丢弃生活垃圾,部分人群甚至有意破坏生态环境,为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生态环境为代价。

3 城市污染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

3.1 深化群众的环保意识

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应立足根源,落实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以此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在日常工作中,相关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采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宣传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城市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宝贵资源,组织资源保护教育工作,进而营造和谐的环境保护氛围,或者也可鼓励市民养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2]。

此外,还要合理利用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环境保护工作,优化环境保护水平,推动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可采取全新的工作形式,在不同单位和组织的支持下,设立环境保护工作竞赛单元,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深度融合环保内容和教育活动,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贡献自己的力量。

3.2 完善城市环境管理工作

现阶段的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城市环境管理已经基本告别简单的环境污染及防治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应大力贯彻和落实环境保护,使其成为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内容。城市环境管理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优化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再者,治理部们要积极适应全新的城市建设及发展要求,一方面推动经济稳步前行,另一方面也要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不断改进和创新建设方式和领导方法,做到城市管理的全面推进[3]。

3.3 推动公众参与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政府部门需采取多种措施拓展民众参与城市环境管理的渠道。这其中,公众参与制度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需全方位保护公民的环境保护参与权,落实切实可行的参与流程,以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城市环境管理工作之中,调动城市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为落实全民环保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

3.4 修订法律法规,完善监管机制

治理部们需依据当前环境保护法及地方法规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认真分析目前环境立法中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方向等,及时解决现阶段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注重政府环境监督的规范性,严格惩处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而更好地维护公民的环境享受权利。政府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也应高度重视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和监管工作,基于税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把控企业的排污环境,增强机构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关注环境保护。城市环境管理与多个部门均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日常工作中需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各部门联动机制,推动部门间的协作与交流,促进信息的共享,同时也要在政府日常工作中整合各类资源,切实做好城市环境的治理工作。

3.5 打造绿色空间

城市环境治理中,要求人员采取多种措施打造绿色环保的空间,为人与自然的和睦共处提供有利条件,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高度关注环境保护。绿色空间通常指的是现有土地规划区域并未被开发的环境空间,其自然特性较为明显,成为保护自然景观并维持景观原貌的重点位置,对城市空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且也具有生态、娱乐和文化等功能,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该绿化空间的规划能够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市环境的空气质量。

3.6 落实固废综合利用

相关部门需采取多种措施落实物质循环及再利用,丰富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城市垃圾管理中,要采取多种措施合理回收可二次利用的废弃物,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分类处理为回收利用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但是效果依然不够理想。为此,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垃圾分类回收,定期组织开展公民教育活动。在日常工作中将垃圾集中处理作为工作重点,鼓励企业投入资金和人力发展固废处理技术,从而有效缓解城市固废处理过程中的压力。

3.7 改进城市规划,发展生态城市

依据当前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要求,城市相关部门要合理地应用适宜原则,科学利用及开发自然资源,全面考量自然环境本身的承载能力。城市发展及环境建设的过程中,需采取集约与发展相互结合的原则。如今,城市发展中需要建立节约能源与集约化管理模式,针对当前城市的功能区布置不合理等问题,应结合实际及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建立完善的工业园区,从而维护工业生产的效益。在城市运输发展中,城市需积极建立科学完善的节约型运输系统,以公交与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构成部分,减少城市的客流及或运量,更好地满足城市生活发展与节约能源等目标的总体要求。工业发展规划中,可将传统的能耗大,重污染的产业与高新科技产业有机结合,也可将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置换为无污染产业,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调节功能。

3.8 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为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水污染、噪声、热污染及光污染等多种污染,相关部门应与技术改造有机结合,做好治理工作,建立科学完善的机制。日常工作中一方面要关注源头治理,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末端治理,为环境治理建立完善的通道,鼓励公民主动监督,建立切实可行的环境问题排查及处理机制。再者,积极调整能源及资源结构,合理开发并利用太阳能、生物能和风能等绿色能源,从以往单纯的污染防治转变为污染防治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城市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关系到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这也引发了很多以往不曾出现的社会问题。目前,城市环境治理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需要认清当前环境污染的现状,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平衡城市建设同生态保护间的关系,以此推动社会的稳步前行。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垃圾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垃圾去哪了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