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

2020-02-18 09:22冯春杰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1期
关键词:建筑安全建筑行业施工人员

冯春杰

(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0 引言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支柱,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是建筑工程质量、施工安全、顺利竣工的基础保障,严格把控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有助于促进建筑行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增长。如何有效解决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不利因素以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是目前各建筑企业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1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影响相关因素

1.1 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在任何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避不开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导致各建筑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不起来。比如,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对管理内容和管理制度不重视的现象,在主观意识里认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和竣工影响不大,其中部分管理人员还是沿用过去传统的管理方式,也很难改掉从前的工作习惯,学习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的时间有限,主动性不强[1]。由此可见,主观因素使得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管理的流程不明确,使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越来越低。

1.2 客观因素

除了建筑工程单位自身的影响因素,其有关部门也是对建筑工程管理影响比较大的客观因素之一。例如,政府监管部门未能及时调整监督工作,使其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制度的制定没有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没有加大落实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力度,过于迂腐的监督体制,很难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效率。此外,我国对整个建筑行业监督体制建立意识比较晚,导致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3 人为因素

施工技术人员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工程施工质量。若施工技术人员存在忽视的现象,都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存在较大损失。

施工人员专业水平和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提高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让施工人员熟悉建筑工程项目和施工操作方式,能够让管理人员了解实际施工情况更好地落实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以此提高工程质量。

1.4 设备因素

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对建筑工程是否可以顺利完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场施工设备的运行及维修管护质量至关重要,由于对施工人员的招聘门槛较低,部分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技术和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不够充分,无法对施工设备进行精准的操作,不仅导致工期的延误,同时也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导致施工过程中设备出现损坏的现象,不仅影响工程施工周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

1.5 建筑材料性能因素

建筑材料性能的好坏也是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之一,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对建筑材料的浪费以及对材料质量的监管。建筑材料的管理不仅仅是采购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建筑材料的性能、成本核算以及现场堆放位置和保存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关乎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2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2.1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要想有效解决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建筑企业管理者应保持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有效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作出科学管理决策,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奠定坚实理论基础。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理念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使得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很难深入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阻碍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无法实现对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创新的目的。建筑企业管理者应借鉴成功的国内外建筑工程管理案列,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吸取成功案例的优点,摒弃自己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不足之处,逐步完善企业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核心内容以及优化工程管理体系结构,使其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除此之外,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同时也要做好与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协调工作,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和建筑结构、外形以及安全性,让建筑工程后期施工有良好的保障,避免返工问题的发生,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竣工。

2.2 建立新型管理思路

建筑工程管理思路的建立需要以专业性强、资历高的建筑学专家和具备多年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为依托,由于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这一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缺少相关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阻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的建立,同时也减慢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速度[2]。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效率能够有效提高,管理人员应建立正确的管理思路以及应用全新的管理方式,在原有的建筑工程管理方式上进行突破和创新,以此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迎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十分复杂且繁琐的过程,不单单是需要有经验人士和资深专家共同组织实施,也需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论,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适合自身发展的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从而实现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水平的目的。

2.3 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建筑工作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的核心行业,不断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建筑行业发展新机遇、新理念的实现。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帮助管理人员开展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相关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并建立严格的考核管理机制,通过日常的学习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增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效果。现阶段各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问题,并要求该建筑行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拥有相关的资格证件才能到实际岗位中工作。以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管理水平为主要工作目标,增强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和责任心,进而认识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另外,可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加相关培训活动,为管理人员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填补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做好自身本职工作,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2.4 完善建筑工程监督体系

为保证其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效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力度,实现建筑工程安全建设的目标。政府监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特质和监管优势,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并为开展一系列的技术性服务活动给予支持,以不断丰富组织、协调工程建设活动作为监管工作的主要内容,以此增强对建筑工程监督控制的效果。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各施工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明确建筑工程施工监督顺序,进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并制定相应的监督方案逐步完善建筑工程监督体系,增加监管部门所要承担的监督职责意识,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可行性内容进行查验,以此保障建筑工程整体项目的科学合理性。建筑工程中施工工作应与建筑行业的施工标准相一致,监管部门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把监督体系尽快落实到建筑工程管理各项工作中,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此外,与各施工部门有效沟通的同时,以实际统筹为监督核心,发挥监管部门自身优势,把控建筑工程质量,合理开展建筑工程的监督工作,促进建筑企业良好的发展。

2.5 加快落实建筑安全管理工作

重视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整体建筑工程建设安全的核心要素,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无法完全避免安全问题,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的制定以及优化施工现场工作流程是十分必要的。管理人员应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和质量等进行实地勘察,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人员需求作为制定管理施工现场方案的参考依据,保证其现场的施工工序可以有序进行并顺利开展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始终围绕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以此为基础加快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帮助施工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确保建筑工程顺利的进行,落实建筑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强管理者对建筑工程安全的认知,以“安全第一”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核心,增强建筑工作安全管理重要性意识。为了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根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开展定期安全知识培训活动加强思想和理念,合理应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机制,促进建筑工程中各个环节管理效率的提高,确保建筑企业良好的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促进建筑行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发挥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通过完善建筑工程监督体系、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加快落实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以及新型管理思路的建立等有效对策的应用,使其达到增强整体管理工作的效果,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安全建筑行业施工人员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探讨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实践探究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建筑安全重于泰山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建筑行业如何开展员工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