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数字经济,“把脉”中国“智造”

2020-02-18 11:14明星
中关村 2020年2期
关键词:把脉制造业美的

明星

当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换挡期,利用科技赋能、智能升级实现制造业的价值重塑,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之路。2020年1月11日,在以“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0中国制造论坛”上,演讲嘉宾纷纷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建言献策。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谈到了5G产业和数字经济。他认为,发展数字经济,就是要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把3G、4G、5G技术产业化,使电信产业飞速发展,但这不是目的,是手段。这个手段使“产业数字化”,所有的产业数字化转型。可以说,数字经济重点和难点都体现在数字工业领域,我们要从企业做起。当前,要抓好两件事情,第一件是要构建企业的工业互联网,第二件是打造智能制造。在5G领域,国家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从2G到5G发展很快,大大提高了信息产业的水平,也提高了互联网的服务能力。如今我们在5G、专利、标准、评估许可、网络部署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5G的专利数占了全球的30.3%。随着5G商用的开始,我们首先要做5G的产业化,做网络基础设施的引进,国家要用7年的时间建造600万个基站。同时,研制5G的智能终端,包括5G手机等。让5G产业服务世界经济,尤其是工业制造业应用服务,制定方案开展应用的试点,推广“5G+工业互联网”。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指出,对于政府而言,要全力发展制造业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与核心地位,做好三个支撑工作。首先是环境引领支撑,要全力打造国际最好、有利于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政策环境。其次是平台支撑,要以区位资源等为基础,服从于国家战略的导向,围绕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而培育、打造、优化提升各种功能平台,形成有机连接、相互支撑的能力。第三是链条支撑,要跨区域进行链条对接,建立健全重要产业的配套体系,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整合和无缝对接,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同时,他还提到,要大力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有机结合,来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强调,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撑,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着“未富先老”的状况。一方面,制造业的比重下降得太快,人们还没有富裕的时候,制造业就开始有一定程度的萎缩了。另一方面,中國制造业过早下降与国内劳动力过早出现短缺、工资上涨太快,导致制造业成本提高,进而降低了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有密切关系。中国经济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是不能靠生产要素的积累和投入发展,必须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在下降,未来会有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可以转移出来。这将给国内制造业发展提供一个时间窗口,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去给制造业“升级换代”。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朱森第表示,中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最终要达到6个词“自度量、自决策、自诊断、自维护、自适应、自学习”,“现在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在这个过程当中,靠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转型”。如何有效地来推进制造的智能化呢?朱森第称,有五个词是关键:系统设计、制造工艺、网络环境、精益生产、智能装备。“这五个词的每个字母拼起来就是‘SMILE,我们抓住了这五个关键,我们就能笑迎智能”。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余晓晖认为,目前,中国“数字产业化”的比重大概占到7%左右,这个水准在全球是比较高的。但是,工业的数字化水平方面,中国的差距比较大,或者说中国的制造业水平比服务业水平差距大。提升质量以及更好地实现敏捷效应,是数字化转型在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当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就中国实践而言,我们已经看到了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在每个领域和行业不同的切入,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效果。近年来。中国的很多大中型企业正在基于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化升级。但中小企业远远没有完成信息化工作,这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比较高。所以,通过工业互联网帮助中小企业获得发展的关键资源,包括订单资源、金融资源,是目前在中国工业互联网实践中做得比较多的案例。

“这里还需要应用一些驱动产业变革的赋能技术,包括云计算、5G、人工智能技术等。另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的工艺、新材料、新能源的结合,会是未来很重要的发展领域。5G技术给制造业展示了非常多的想象空间和非常大的潜能,但目前仍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说5G的工业模组,到2020年有5G的工业模组和芯片才出来,所以产业化调整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努力。”余晓晖强调。

阿里云IOT智能制造总监郑旭认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而做好转型需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帮助工厂做数字化转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是要做轻量化的数字转型。“在工业互联网4.0时代,产生了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直接使用这些轻量化的应用,它降低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风险和成本。”二是要打通整个产业链。“因为,今天制造业内的竞争,已不再是企业内部的竞争,而是上游供应链、下游销售乃至整个产业链条上的竞争。”三是要推进数字化的应用。“传统信息化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整体的协作效率,让其产品更有竞争力,让产品的智能化程度更高。”

阿里巴巴通过阿里云对数千家中小企业的调研和交谈后发现,企业提到的最大两个痛点是:“订单难”和“融资难”。只是纯粹的代工制造业,已不适合于这个时代,因为很多高成本和代工的工厂都搬向了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企业要做的是品牌制造,品牌可以帮助企业溢价。另外,随着消费升级,国内的需求变得非常大,企业可以从线上、线下加宽销售渠道。从“融资难”的角度,阿里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了轻量化、低成本的应用,有一些应用仅需要几千元。过去,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是融资数据可能只是电费数据、注册资本以及政府的简单数据。但是今天,当有了一些应用后,背后透露出的一些机械设备提供的数据,这些可信的数据可以让融资成本大幅下降。

美的集团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张小懿表示,美的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主要是围绕用户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用户体验进行全价值链的改造。首先美的将所有业务实现在线化,用手机、PC等各个系统实现在线。其次,在渠道方面进行了扁平化的变革,并建立了营销的中台,复杂的过程交由美的来做,终端的零售商专注于销售和服务好客户。最后,通过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IOT技术等与用户建立联系和互动。同时,美的还推出了定制服务,更好地服务于用户。

“我们现在开发产品消费者的调研是非常关键的,还有仿真的应用、数字化技术验证,包括数字化工艺的采用,都使得新产品的推出和制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郝玉成给中小企业鼓劲说:“新的产业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把自己的企业变成一个靠创新驱动的科技型公司,一定会在各自领域里面找到创新的地方。”

猜你喜欢
把脉制造业美的
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好美的雾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社会把脉
把脉网络剧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