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睿智和清醒

2020-02-18 11:14黄东光
中关村 2020年2期
关键词:季老泰斗谎话

黄东光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出自国学泰斗季羨林的散文集《《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天津人民出版话语社2019年10月出版)。在这本饱含睿智的书里,季羡林以其丰富的阅历,平易朴实的释理,向我们讲述着生命的要义,怎样面对生活中的烦恼,怎样剔去心头的纷纷扰扰等等。深入浅出的讲解,旨在让我们在恬淡从容中,活出一个通透的人生。

大千世界,每天我们为工作、为生计忙碌,各种压力又大山般地压在心头,以至于许多人一遇一点挫折,就心浮气躁。更有甚者,看着同事、朋友或升职或加薪,总觉得上天对自己不公,从而怨天尤人。在季羡林看来,有此心态者,都是没有正确认识到人生意义的缘故。故而,在书中的第一章,季羡林就与我们重点探讨了人生的真谛。从人类发展、个体成长、心理健康的角度,他归结说:“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季羡林非常看重生命个体的不可替代性,他认为,“人生的最大价值,就在于面对使命敢于担当。”那么,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如何去担当?季羡林给出答案,那就是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从实践中、从书本中去学习。他通过自身求学、研学的经历,告诫我们要以书籍学习为主,因为“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

茫茫人海,许多人都在为理想和事业打拼,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这种想法固然很好,然而,季羡林却以更为理性的态度,提醒我们“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他进一步指出“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之所以这么说,决不是让我们放弃对美好生活和工作事业的追求,恰恰相反,他是在鞭策我们在充实自我,敢于担当使命的同时,也要调剂好自己的心态,去正确对待人生中的不完满。鉴于此,季羡林积极主张“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并以文武之道为例,建言学会“一张一弛”,他进一步解释道:“有张无弛不行,有弛无张也不行。张弛结合,斯乃正道。提倡糊涂一点,潇洒一点,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面对人生中的不完满,季羡林主张糊涂一点,潇洒一点。那么,他自己又是如何去践行这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呢?首先,面对自己的荣誉,季老一点也不“糊涂”。对外界送给他的“国学大师、学界(术)泰斗、国宝”三顶桂冠,他显示出异常的清醒。不仅坚辞不受,还在书中谦虚地表示,自己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借此对自身进行了严格的剖析,“我尽管有不少的私心杂念,但是总起来看,我考虑别人的利益还是多于一半的。”其次,他对于自己的品行,也以负责任的态度作了深刻自省:“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地超过谎话。因此我是一个好人。”坦诚无私的表白,将季羡林心目中的“糊涂”和“潇洒”观,诠释得分外透彻——那就是对待工作和事业丝毫马虎不得,对功名利禄则不妨看轻些看淡些,季老的人生境界由此可见一斑!

掩上书卷,回顾季老九十余载闪光的人生,他之所以能学贯中西,成长为令人敬仰的一代国学宗师,除了他的博学和天赋之外,对家国的奉献担当,对事业的孜孜以求,对个人荣辱的刻意淡泊,才是他能取得辉煌学术成就的根本所在。细细品味季羡林在《糊涂一点,潇洒一点》中所阐释的那些人生智慧,你就能找出相同的答案!

猜你喜欢
季老泰斗谎话
茶食泰斗老婆饼
“三绝”儒医,百岁泰斗——记百岁中医泰斗李克光
谎话连篇
季羡林:天意高难问
不平静,就不会幸福
露馅的谎话
谎 话
“兵学泰斗”——蒋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