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年集

2020-02-18 11:14张广荣
中关村 2020年2期
关键词:鞭炮声大集鞭炮

张广荣

时光的车轮才刚刚跨进腊月的门坎,浓浓的年味就扑面而来。超市、集市上人头攒动,挤挤挨挨,人们个个都卯足了精神争先恐后地购置年货。每次看到这热闹的景象,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童年赶年集的趣事。

在童年记忆中,每每“腊八”过后,农村的大集就渐渐有了热闹的年味,各种年货陆续上市,人也渐次增多了。那时没有超市,平常赶集只是买點生活急需品,要买年货就必须赶年集。虽然家家贫穷,但过年是展望新年的开始,所以平时省吃俭用的人们,在年集里都舍得花钱买丰盛的年货,都尽力把年过得红红火火,都期盼新年的日子红火富足。所以,赶年集简直就是“疯狂的大采购”!

赶年集是我们小孩最高兴的事,大人们对它也格外重视。往往赶年集那天,人们起得都特别早,孩子们也特别精神,匆匆吃过早饭,便冒着严寒,顶着冽风,从四面八方向集市汇聚。年集就像超强力的磁铁,把方圆几公里的人们都聚拢在一起,自由买卖,开心享受专属于年集的喜悦。我们公社驻地逢五、逢十是大集;逢二、逢七是小集。赶大集人多,集上的货物种类也多;赶小集人少,集上货物种类也少。因此,腊月二十的太早,三十的太晚,所以二十五的集年味最浓,那是货物琳琅,人群熙攘,各种说笑声、叫卖声、锣鼓声、鞭炮声此起彼伏,热闹极了。

我最喜欢赶年集,一来可以买花炮,二来可以看热闹。在童年,年集上的年货是相当的丰盛,总让我的眼睛应接不暇。像衣服鞋袜、零食玩具、鸡鱼肉蛋、蔬菜水果、烟花爆竹、上供的供品、上坟的祭品,要贴的过门钱、灶王爷等等都会让我流连忘返。大人们的脸上个个都挂着欣喜的笑容,在攒动的人流中采购着大包小包的年货,我们小孩则蹦蹦跳跳地跟在大人后面凑热闹。

年集上最热闹的当属炮市,也是我们小孩最向往的地方。炮市设在远离集市主要街道的一个偏僻空地上,鞭炮、二踢脚、泥墩子、转花、大花雷子应有尽有。各家摊前都挂了横幅,红红绿绿,“嘭,嘭,嘭,嘭”的鞭炮声不绝于耳,氤氲袅袅的蓝烟和浓浓的硫硝味弥漫着整个炮市。商贩们往往先是一个劲地高声吆喝,紧接着就一边举着长竹竿放鞭炮,一边哑着嗓子夸耀自家的鞭炮。不服气的另一家,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武器,竞相燃放。如果谁家的鞭炮清脆、响亮、连续、没有哑炮且纸屑均匀,那谁家的摊子前就会有顾客一窝蜂地抢着买。这时,我们也会迫不及待地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下手买上几挂。

我们这儿赶年集有个规矩:女孩买花,男孩恋炮,婆婆买鞋,老头购帽。我的父亲向来民主,从不偏袒哥哥或我,赶年集时他总是给哥哥买最响亮的纸花鞭炮,给我买最漂亮红绒花、红头绳,此外,再给我们每人买张大年画。记得年画上是个胖娃娃抱着一条大鲤鱼,父亲笑着说这是“丰衣足食,年年有余”。当时我并不懂父亲的心意,现在想来,这何尝不是父亲对新年满满的希冀和期盼啊!

离开故乡多年的我,真想返回故乡再赶赶年集,再寻觅儿时赶年集的浓浓亲情和故乡那浓浓的年味儿……

猜你喜欢
鞭炮声大集鞭炮
新时代的农村娃“赶大集”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没有鞭炮声的年
鞭炮声,一支传统的民乐
鞭炮
红鞭炮
新鞭炮
至于吗?
明星开心笑果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