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生活的美学之约
——对话清华工艺美术系课程教授林振中

2020-02-19 07:49符媛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讲堂美学美的

本刊记者 符媛

美往往非常抽象,再遒劲的笔力、再华美的语言也难以尽书美的形态,再曼妙的音符、再甜美的嗓声也难以呈现美的乐章。美又是具象的,仿佛触手可及,立体环绕在周身,一刹那让时间静止,让内心绵软。美有其局限性,而其最大的局限在于人。人是不是能接受美、成为美的载体,这是美是否能传播与承继下去的一个关键。

林振中,旅居海外多年,并有着台湾和大陆的多年工作、生活经历。他作为最早倡导生活美学的设计师,爱生活、懂设计、并乐于将对生活和设计的理解分享给更多在纷繁世界中迟疑忙碌的人们,让美这个柔性的竞争力惠及更多的人。他谈及设计但不拘于设计,他用心追寻人与人之间有温度、有深度、有宽度的大爱,他不谈情怀但是情怀尽显,他邀请我们共赴一场生活的美学之约。

就在近期,MAISON&OBJET 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简称M&O)在中国落地,清华生活大讲堂创始人林振中被聘任为“美奥学院”的副院长,同时担任美奥中国设计奖的生活美学顾问。他说,他希望能够和设计同仁一起凝聚一股助推力,推动中国的设计国际化,普及生活美学。生活中处处皆美,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美的体验要围绕和回归生活本身

《中装》:作为生活美学的提出者和倡导者,您曾说过“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体现在什么方面?

林振中:有的事物是有形的,有的事物是无形的。我们先谈有形的。很多设计师创作出的作品、拍出的照片是很漂亮的,直观就可以看到。正如我在演讲中所阐述的“五感六觉”,包括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感觉。有很多东西你觉得很美、很舒服、自己很喜欢,照片没有办法完全体现出来,但是你却有了这样的体验。比如听了一首歌、闻了一种味道、吃了一个食物,内心会感动,很可能是它刚好触动了你的内心,引起你的感动,这些也都属于美。

美从字形上看,就是“大”和“羊”的组合。古人以羊大为美,当然并不是只有大羊才是美的,每个时代对美的认识都不一样,都有不同的解读。秦朝崇尚大,所以统一中国后很多方面都表现出宏大的特征—大气度、大和谐、大美,包括秦始皇的墓陵、烧掉的阿房宫都气势恢宏。而不同的朝代,就是我讲的“各美其美”—你认为你的是美的,我也可以认为我的很美,我喜欢的东西你可以不喜欢,但是我尊重你的美。这些都是有形的。无形的是什么?你懂得美之后体现出来的气度、表现出的优雅、展现出的品位,这些也会令人折服。无论你是一个设计师,还是建筑师,散发出的魅力让人远远地就觉得与众不同、高雅脱俗。这些是看不见的。

那为什么说是种竞争力?从实际的工作中出发,了解看不见的美,可能会对你在社会上、职场上、工作上、人生上都有很大的帮助,让你在许多重要时刻脱颖而出,在关键的工作中把握机会。

《中装》:如何培养个人的美学素养、提高自己的美学素质?

林振中:中国人不是不懂得美。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美:夏商周的青铜器之美,汉朝的墓碑、画像石、画像砖之美,到了宋朝可以说是达到了中国美学的最高峰。

中国是个非常讲究美的国家,也有对美的充分自信。但是到了清末,国家衰弱,民生凋敝,中国人的自信心也大大降低,以至于一部分人总觉得外国的东西更好。但这其实是极其偏颇的认知。

我认为少儿的美学教育很重要。美应该是从娃娃开始抓起的,所以母亲的角色尤为重要。母亲懂得美,对她的另一半会有所鼓励和关怀,对小孩子会灌输关于美的教育。通过妈妈或者父母影响到小孩子,这是至关重要的。现在中国人在应试教育上花费了很多功夫,但在与考试不相关的爱好上不愿投入。也有些人倒是愿意培养小孩子的一些技能,但有不少是硬逼着小孩子做他们不感兴趣的事情。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最近我在推动少儿美学教育时关注到沙画的运用。沙画从使用上来说对山沟里的穷小孩和城里家境优渥的小孩不会产生差别。不像是画画,可能还会有来自法国或是美国的颜料的攀比。作沙画只要用想象力把所看到的表现出来即可。创作的过程是流动的过程,没有定格,没有颜色表现。每一次把沙子撒下去和抹掉图案的时候,都会给人不一样的美好体验,对灵感、表现的启发和激发是一个很好的美育过程。

居然之家生活美学大讲堂

作品应用—成都大师之家(组图)

英国知名设计师kelly Hoppen 曾经到北京798 担任一个活动的对话嘉宾。有人问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的专业教育?她想了想说,我只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妈妈牵着我的手上街,妈妈给我看美丽的花,看教堂的马赛克玻璃。我从小就对哪个颜色跟哪个颜色搭配起来更和谐美妙有了初步的感受。美的感知是从幼儿时期就慢慢形成的。所以美育也要从少年时开始。

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穿的衣服以灰、黑色为主,在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我们的着装颜色就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也体现出我们变得自信了。美学教育还要不断地提升。

《中装》:生活美学,听起来是美学,但实际上和哲学、心理学、艺术等等都息息相关,可以说是跨界学科融合进生活的一种学习。但同时您又说,生活美学的门槛没有那么高,似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生活美学的优等生。那么在您看来,我们若想领悟生活美学的真谛,是否有必要去接受那些所谓高雅、深奥的学科教育?

林振中:我常常在我的微信朋友圈作分享,比如我睁开眼睛之后捕捉下那些触动我心的时刻,把它们记录下来。即使很小的东西也会给我很多的思考。我每天都借助微信帮我记录生活,所以平时的一点一滴其实都是在积累美学体验的素材。你可以看到我的课件的内容也能够从我的微信里追踪到来源。

我的朋友在辽宁一所大学开设了生活美学博士班,我自己也开过关于生活美学的高研班。但我觉得要感受美,首先要把自己的心态放慢,不要太急。如果你没有发现身边的美,没有感受到身旁人、事物的和谐关系,学多少东西都是虚的,无法内化于心。和谐的关系是什么?是用另一番心境看别人,舍得自己的脾气去找对他人的认同。从人际关系上用从容的心、悠闲的感觉与人相处,才可以与美更接近。我们经常说,我最近太忙了、把什么都忘了,“忙”和“忘”都是什么—“心”“亡”。如果你总是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其实是麻醉了自己的心。如果自己都没有用心发现美、体会美,再好的老师来教也没有用。美学是属于哲学的一部分,但落实到生活里并没有那么高规格,它是接地气的。研究美学的未必是感受美的大师,但他可以讲出一套套关于美的理论。而恰恰相反,感受美也并不一定要在美学理论上有多么高的造诣。我本身是北京美学学会的会员,从我做讲座的现场效果来看,相比起讲授礼乐文化,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结合实际的内容。毕竟人是活的,美的体验还是要更多地围绕和回归生活本身。

《中装》:您是清华生活大讲堂的创始人,请问您创建这个讲堂的背景是什么?您说希望借助清华生活美学大讲堂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接触设计和美学,所以大讲堂面对的人群都是普通大众吗?讲堂的授课形式是什么样的?

第三届创新中国C+奖现场(组图)

林振中:当初最早在清华的生活美学高研班是需要学生到学校来上课的。而我认为美学需要普及,所以就申请了生活美学大讲堂,能够请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时间跟大家做分享,这样就不需要人人都交学费到学校才能接受到美学的课程。这就是生活美学大讲堂的由来。这几年来,不少企业都给予我很多支持,让我们的美学大讲堂得以邀请到不同领域的老师,让我们慢慢结交了更多的朋友。

生活美学大讲堂有大有小,地点也不局限。我比较喜欢小范围的分享。像居然之家举办的一次分享会中,现场观众可以躺在床上听,也可以趴着、一边喝茶一边听或者用任何自己舒服的姿势。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更容易进行交流和学习。

我们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到两次在不同的地方开设大讲堂。邀请的嘉宾既有故宫的院长,也有心理学、医学、少儿等等方面的专家,我们分享了不少跨界的知识。于是这些知识就积累起来了。

我特别喜欢色彩,我们在中央美术学院有一个色彩研究室。我还发起成立了一个色彩高研班提供给学生系统性的学习课程。除了讲色彩之外,也会请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讲,比如时装等等。我当然也希望它能更具普及性,让更多的普通大众接受到这方面的熏陶。

关注细节才是践行生活、关乎设计的美学

《中装》:您是如何在设计中倡导生活美学的?您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节奏?

林振中:我举个和设计相关的实例。我喜欢打高尔夫球,所以我的球包平时就放在汽车后备箱。但是如果我要去机场接朋友,他带了行李箱,那后备箱就放不下了。所以我还要先回家放一趟我的球包才行。地下车库都是固定车位,为什么却没有人考虑设计寄放物品柜呢?还有,家人带小孩出去吃了冰激淋,在车上用纸巾擦完之后要扔掉垃圾,但是如果丢垃圾时又把手弄脏了怎么办?我在设计的时候会考虑地下停车场垃圾桶附近有洗手槽,也会设置放置手推车的地方便于运输家用的东西,这些都是不易被想到但却非常贴合实际的生活细节。

现在很多设计师根本不去考虑生活的便捷问题,只是把大环境、电梯间、楼道设计得很漂亮。但是你有没有关心住户在里面的生活体验?有没有关心到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琐碎的需要?关注点点滴滴生活的细节才是践行生活、关乎设计的美学。

我平时有时候讲话、工作挺容易急的,但是也在慢慢调整。我们讲“宁愿赶不能急”。赶是动作、急是心理,心里一着急就乱了节奏。我会强迫自己把语速、把做一些事情的速度变得更舒缓,使传达更清晰、观察更仔细,但是同时要提高效率。这些需要慢慢锻炼,人生豁达的感觉也会愈加强烈。

我每天很早起来去公园健身、遛弯、打球,我太太起床比较晚,我就会顺手烤个面包。有一天我抹果酱、巧克力的时候心血来潮,发现用刮勺可以在面包上写字,就写出一个LOVE 摆在那里。她看到之后就很开心。这个小小的东西或许不起眼,但是对她来说就像是一个催化剂,像一碗热鸡汤一样暖心。

《中装》:您认为您提出的“生活美学”为什么可以得到这么多业界的关注和认同?它怎么去和设计相结合?

林振中:一切设计都是为了人,都围绕着人。前一阵子我接到了一个陵墓设计的项目。陵墓是为谁设计?是为去世的人,但更是为活着的亲朋好友,为了活人追思故人,那么本质上还是围绕着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目的,但其实是同一个心理。

我们要通过设计引领人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跟过去一定是有差异的。我们希望引领人们过得更好、更舒服,而不是更奢华。我经常出去看、去游玩、去想,就有很多的灵感启迪。

我会从很多角度进行联想,比如你突然很喜欢吃某种食物,就会想到这和你的身体有关系,这些都是从生活层面细微观察出来的。多听、多看,你会觉得人生特别有意思。

黄昏走到稻田里面看到夕阳落下来,多美啊。每天加班到晚上三更半夜的人错过了晚上的美景,早上困得起不来又错过了黎明,这些看不到的最好的东西其实都离我们非常近。生活美学就在生活里,不用刻意去打造。

从历史中创新,与美学相融合

《中装》:随着时代进步,文化也需要创新和融合。您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海外都生活多年。在您看来,跨文化的融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对于设计来说又有什么意义?设计的融合又该如何实现?

林振中:我在台湾长大,又到美国十多年,之后回到台湾,回到国内。2001 年来到北京,到现在我已经在北京住了19 年,北京是我的第二个家。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省份我都去过,拉萨也都去过十次了,但我还是发现我的知识量还是太少了。

我买来很多书看,无论关于吃的、喝的,还是历史、美学的我都看,就好像没时间把所有的好书全部都看完,就更如饥似渴地去看。我们往往也是懂得越多,就越自感谦卑。天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人在大自然里面应该是最谦卑的。

我宁愿看小说而不是看电影,因为通过小说我可以自己幻想里面的武功招势,但看了电影却往往发现里面和我想的不一样,这样就限制了想象力。

平安银行华山论剑美学讲座

出席40UNDER 40 中国设计杰出青年活动

第四届创新中国C+奖启动仪式

在北京设计周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华美学文化基金特别强调传统工艺创新设计。对于传统工艺来说,不是过去的老匠人不好,而是他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学习。我之前在开封看到一个绣工作品,我觉得颜色配得不对,但是绣工说,不可能,是师父传给我的书上的颜色。结果书翻开,书页已经泛黄了,颜色变了。工法不错不代表就可以固步自封,传统工艺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手工艺,我们的基金与中央美院联合举办的“创新与传承—中华之手,匠心之美”首场活动“汝瓷新生命,汝州新生活”,就是由很多老匠人出来讲汝瓷文化。汝瓷工艺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巅峰之作,汝瓷是民族审美精神的最好诠释。做故宫文创的老师,教大家学习汝瓷的制作过程,讲解釉面的特殊性,进而帮助大家了解如何打造出融合创新的东西。从历史中创新,并与美学结合创造出新项目,我想我们的传统工艺应该最后落实到这上面。

《中装》:您最近有哪些新讯息?请和我们分享下您目前的重心主要放在哪方面?

林振中:我想重心应该都离不开生活吧。创作是我喜欢做的老本行,但是我更喜欢去分享。

最近,法国M&O 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落地中国,是中法文化设计落地的一大新闻,中央电视台也特别报道了这一重要新闻,助力中国设计推向世界舞台,提升改变中国的生活方式。

我希望把法国的美学跟中国文化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中国最好、最精华的作品走出国门,展现在大家面前。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越来越强,成就越来越多,就要有更高、更大的平台去展现。我希望中国的设计师很有自信地走出去,最终整个设计师的水平得到提升。

我相信传承,我喜欢把我所知道的传递给年轻人,他们或许生活阅历没有我多,但是我愿意教授我所知道的,这对他们悟性的提高将大有裨益。我希望把中国的美传承下去,而不是说掖在怀里、放在口袋里。

猜你喜欢
大讲堂美学美的
瞎闹腾大讲堂
盘中的意式美学
打破平衡
外婆的美学
好美的雾
“别样”履职大讲堂
纯白美学
快乐大讲堂{2}打嗝怎么办?
快乐大讲堂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