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三维逻辑

2020-02-19 04:40胡振英
关键词:特色制度

胡振英

(西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习近平强调:“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1]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从山河破碎走向太平盛世,从固步自封走向改革开放,从贫困落后走向全面小康,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2]3今天,面对如何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现实拷问,习近平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自信地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3]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政治宣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时代表达。回首来时路,我们制度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是盲目自满,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孕育,在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成长,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生成。这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理论积淀和坚实的实践基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三维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历史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我国悠久的政治文化传统中生长起来,从近代以后中国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生长起来,从社会主义事业的艰苦创立和艰辛探索中生长起来,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也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选择到自觉再到自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蕴含着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探索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兴则国家兴。中国古代形成的一整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曾经成就了东方大国的辉煌,中国一度成为“天朝上国”,成为周边各国家学习和模仿的标杆。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武装入侵,积贫积弱的中国从此陷入濒临亡国灭种的边缘,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始走向衰落。面对近代中国日趋深重的民族危机,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孜孜不倦地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探索救亡图存的发展道路。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无不以失败而告终。事实证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改良主义、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拿来”的西方政治制度模式,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中国的出路在哪?中国人民该何去何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公有制、按劳分配等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构想,并成为他们复兴民族、造福人民的制度选择。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在领导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历程中,深刻总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制度的惨痛教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为新中国的制度建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夕,党领导人民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5],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勾画出新中国国家制度的清晰轮廓。新中国成立后,走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宪法的形式正式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时,“五四宪法”还确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确立为我国逐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障。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这不仅为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创和确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一系列新的政治、经济政策相继出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从理论上进一步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在有序推进。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随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又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科学论断。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党的十三大提出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并对政治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6]373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我国的各项民主政治制度也得到很大发展。尤其是1982年宪法的颁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根本保障。

党的十四大以来,随着党对改革的性质、方向与目标认识的逐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得以快速推进。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党的十五大首次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了新的概括。同时,各项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逐步确立。[7]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又赋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时代内涵,“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随着对制度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健全、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逐渐完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突破。201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八大,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制度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增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习近平指出:“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8]28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制度建设。为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开创了我国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全新局面。在总目标的统领下,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对各个领域的制度改革作了系统部署。其中,全会提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重大理论观点,为我国的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各方面的制度将更加成熟和完善。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又作出了“两个十五年”的战略安排,并对制度完善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制定了新规划。

从十九大确立的战略目标出发,为了满足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系统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集中概括了十三个方面的制度优势,科学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未来三十年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全会不仅准确把握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逻辑,还明确了新时代我国制度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党和人民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指明了方向。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全会还提出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这不但为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而且为我们进一步增强制度自信夯实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理论逻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2]2-3可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没有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没有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也没有照搬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样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建立到逐步完善再到成熟定型,之所以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是马克思制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硕果,是深刻总结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成果。这深厚的理论根基和文化根脉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理由所在。

(一)马克思制度理论的继承和超越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马克思指出:“现存的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9]在马克思看来,制度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社会固定形式。因此,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制度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马克思还指出,一个社会的各种制度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制度是整个社会制度结构的中轴,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制度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未做过系统的探讨和阐述。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们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中,找到一些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若干描述。[10]如生产资料全社会共同占有、社会生产有计划进行、实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等。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11]这深刻揭示了作为生产关系稳定化表现的制度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制度模式不能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所有制、分配方式、经济体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突破了单一的所有制制度,形成了包括分配方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对马克思制度理论的继承和超越。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2]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只有打破教条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获得连绵不绝的理论力量,才能使制度自信更为彻底和久远。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习近平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3]这深刻阐明了制度自信的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由于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强大基因,因此制度自信必然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先秦时期开始,我国有关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思想就出现在《诗经》《尚书》《春秋》等文献中。其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观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的正义追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理念等,这些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历久而弥新,不仅为古代中国创造璀璨的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比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强调以民为本的重要性,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安邦治国方略。正是传承和发展着“以民为本”的传统民本思想所延续的文化基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得以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才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文化是制度生命力的源泉。习近平曾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14]因此,我们要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思想或理念,让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相承接,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根植于文化自信之中,不断加深、不断厚植,从而进一步增强制度自信。

(三)苏联模式的反思和创新

习近平强调:“制度的设计和发展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别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15]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中国现阶段的历史将形成中国现阶段的制度,在一个长时期中,将产生一个对于我们是完全必要和完全合理同时又区别于俄国制度的特殊形态,即几个民主阶级联盟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形态和政权形态。”[16]简而言之,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新民主主义国家不能照搬“苏联式”的制度模式。它的国家政权形式只能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初期,鉴于特殊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以苏为师,照抄照搬了苏联单一的公有制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以及尚待完善的民主制度。这些搬来的“飞来峰”脱离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不仅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和社会活力的发挥。因此,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强调:“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17]由于受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并未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最终造成了十年文革灾难性的后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步确立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实现了对苏联模式的反思和创新。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能照搬其他国家模式,必须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和信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实践逻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在一定制度下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判断,实际上是对制度的检验。所以,制度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根本的是基于这一制度下的实践判断。[18]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不断改革创新,逐渐形成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华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9]35-36“中国之治”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是让人民高度认同和真心拥护的制度体系。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邓小平认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6]225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团结带领人民,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辟地的变化,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是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79亿元迅速跃升至2019年的990865亿元,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二是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在党的领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更加巩固,全民的法治意识也得到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三是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立党立国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党的理论创新实现新飞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四是民生事业实现新跨越。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改革中稳步发展,社会整体就业趋势稳中向好。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我国成为首个实现联合国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五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顺利开展,全国的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约8%提高到2019年的22.96%。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之治”背后所蕴含的制度优势,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时代宣言。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国之制”是“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科学的制度体系,不仅能够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够确保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时刻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实实在在地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温饱民生到幸福民生的历史性跨越。从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来看,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71元,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33元,名义增长179.7倍。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民生之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就业优先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逐步改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就业人数达77471万人,比1978年增长1.93倍。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关系到人民的幸福安康。为了让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我国基本建成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国的扶贫事业也取得长足进步,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19年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0.6%,对全球减贫贡献超过70%。[20]与此同时,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等也得到较快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发展的成果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能够持续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是能够保障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的制度,是能够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制度。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习近平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8]273因此,无论是面对肆虐横行的非典,还是抗击汶川大地震的灾害;无论是承办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还是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全国各族人民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凝聚成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最终取得胜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当前,面对新冠疫情蔓延的严重形势,习近平明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全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工作局面,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社会的人才、技术、物资、资金等向疫情重灾区湖北倾斜,防控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下,中华儿女缪力同心,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建国70多年来,我们所经受的风险挑战,有的是局部性的,有的是全局性的,有的更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甚至成为生死存亡的历史关节点。面对这些风险挑战,中国人民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仅经受住了考验,赢得了胜利,还创造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而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却陷入了发展困境,经济危机、恐怖主义、地区冲突等重大挑战此起彼伏。如此鲜明的对比再次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好。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道路上,不管遇到任何风险挑战,我们只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和增强制度自信,就能积极地应对世界变局,有效地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19]10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制度完善也永无止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断改革创新,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定能使这一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制度根基。

猜你喜欢
特色制度
特色种植促增收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
“特色小镇”看“浙”里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论让与担保制度在我国的立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