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自动化药房工作流程优化实践

2020-02-19 22:46张亚坤洪亮亮黄艺玲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调剂调配药房

张亚坤,洪亮亮,黄艺玲,费 燕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药学科,福建漳州 363000)

自动化药房是国际上在药店运营领域的一项成熟技术,现已在全球发达国家普遍应用,通过该技术实现了药品调配从人工化向自动化的转变,有助于药学服务从“药品供应型”向“药学技术服务型”转变,是门诊药房的发展方向。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是集医疗、战备、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本院自2014年开始筹建自动化药房,经多方考察论证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采用德国Rowa自动化药房系统。该系统由药房自动化设备结合门诊大厅刷卡取号机组成,药房自动化设备由两台Rowa Vmax160整盒自动发药机、两套手动入库系统、两台Prolog自动加药设备和一台迅捷智能存取系统并搭配相应的操作软件组成。自动化药房的启用优化了患者的取药流程,并减少了取药等候时间,但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流程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药师与自动化设备之间磨合程度不足,设备使用效率低,高峰期存在忙乱现象,患者取药等候时间长等。本院自动化药房通过1年多的工作流程优化实践,解决了药房进口自动化设备“水土不服”的现象,提高了药房各项工作效率,进一步缩短了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现将各项工作流程优化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国内各医院自动化药房的建设和优化提供参考。

1 存在的问题及流程优化措施

1.1 自动化设备使用效率低 Rowa Vmax160整盒自动发药机采用机械手取药方式,单次出药量取决于药品的包装长度,部分包装较长的药品如普伐他汀钠片[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单次仅能夹取1盒,慢性病患者的处方量通常为5盒,即使一份处方中仅有1种药,仍需夹取5次才能完成任务。高峰期自动发药机的出药速度跟不上处方的速度,大量处方等待出药,忙乱现象比较严重;若只是单纯将包装较长的药品改为人工调配[1-2],则自动化设备失去使用价值,且存在调剂差错的可能性。

改进措施:对用量大的药品进行处方数量分布统计,按照处方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数量进行多包装打包。如普伐他汀钠片按照5盒打包后,机械手仅需一次夹取就能完成入库或者出库任务,设备使用效率成倍提高,节省了药品入库及出药时间,药师空闲时候有事做,忙时不慌乱,患者等候时间大幅缩短。需要注意的是,药品打包的数量需综合考虑机械手的夹取重量上限,某些颗粒剂及液体剂型打包数量不宜过大,可采取常用量减半的方式进行打包。

1.2 自动化设备故障较频繁 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设备应用一段时间后,因灰尘导致药品坐标定位偏差[3]、机械手夹板胶体磨损、推杆弯折、设备报错、取出药品未及时确认等原因,导致夹取失败的问题时有发生,高峰期严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改进措施:制定自动化设备故障处理标准操作规程,并加强人员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操作设备,很大程度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设备故障。定期安排专人进行设备清洁、保养、检查,并更换设备易损耗材,通过日常检修保养,门诊药房信息化药师已经能够处理大部分设备软件故障及小零件的维修更换,故障处置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安排设备每周日凌晨进行全部药品隔层的扫描检查,提前排查有问题的隔层并及时处理,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1.3 打印机速度慢,高峰期难以满足需求 每台自动化设备后台各配备1台电脑,分别连接1台斑马热敏纸打印机和1台激光打印机,前者主要用于打印药品用法用量单,打印速度快,但因热敏打印特性无法长久保存,不能用于打印调配单;后者用于打印调配单,因调配单为A5纸型,打印速度慢,高峰期难以满足需求,会出现药师扎堆等待调配单的情况。

改进措施:每台电脑增配1台同型号激光打印机,两台激光打印机均启用打印机的打印机池设置,设置后两台打印机可同时打印不同的调配单,即使其中1台打印机有故障,另外1台打印机也能继续打印,解决了高峰期调配单的打印问题。

1.4 迅捷智能存取系统内药品存放位置不合理 迅捷智能存取系统内存放的主要为异形包装、针剂及液体制剂,共有3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10个隔层,共180个货位,一个单元一次最多可供12个货位取药,主要根据药品的药理作用及拼音设置货位。若同一张处方里2个以上药品分布在系统的不同隔层,取完一种药品需按下“结束”按钮等待滚动至下一货位;或药品分布在不同单元里,需在一个单元取完药品后,按下“结束”按钮再到另一单元取所需药品,并再次按下“结束”按钮,等待时间长且繁琐,会出现高峰期药师扎堆等待取药的情况。

改进措施:调取近3个月的处方信息,按照处方药品频次降序排列,梳理、分析频次高的药品处方关联性,将经常联用的药品放置在同一个隔层中,同时将使用频次高且不联用的药品放置于不同单元中,通过处方关联性优化药品存放位置,设备可同步滚动以供不同处方取药,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缩短了药师的取药时间及行走距离。

1.5 用药指导耗时长,患者体验差 药师调配药品时,斑马热敏纸打印机打印制式空白用法用量单,药师凭个人记忆和理解人工填写药品用法用量单,未能完全统一,且因时间关系,用法用量单上的交代事项仅限于饭前、饭后等简单事项[4],复杂用法由发药药师口头交代患者。药师与老年患者及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沟通费时、费力[5],且沟通时间过长,导致其他患者的等候时间延长。

改进措施:在医院药品字典库中建立药品用量转换以及用法字段,经多人复核无误后录入数据库,系统打印用法用量单时直接将医师开具的克、毫克等重量单位转换为粒、袋等患者容易理解的用量单位,同时打印特殊用药注意事项。经信息化优化的用法用量单省去了药师填写用法用量单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也减轻了发药药师的工作压力。后续用法用量单将增加用药指导视频二维码[6],提高患者使用特殊剂型药品的准确性,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1.6 人工调剂药品,难以避免差错 出于提高工作效率的考虑,自动化设备会将处方药品数量超过规定范围的出药任务转成人工调剂任务[7],因此自动化药房仍存在发生药品调剂差错的可能性。在引起调剂差错的各种原因中,包装相似以及名称听似药品导致的差错所占比例最大[8]。“四查十对”以及设置药品提醒标识等措施,无法完全确保窗口药师在嘈杂的环境以及日益增长的处方量下保证调剂准确性,一旦发生调剂差错,后果严重,窗口药师工作压力较大。

改进措施:医院自主开发条形码辅助核对系统,强制对包装相似以及名称听似药品进行扫码验证。药师通过扫码平台将商品码或药品电子监管码录入程序,程序自动与后台数据进行比对验证,全部验证无误后方能发药。后台自动记录错误的药品条形码并到数据库进行比对,返回药品名称信息,方便后续进行原因分析及工作改进。通过信息化辅助药师核对药品,将复杂的脑力劳动转变成简单的体力劳动,杜绝因调剂人员工作经验不足、疲劳、粗心大意等引起的药品调剂差错,且可减少一部分调剂数量差错。

1.7 叫号流程耗时长 传统工作模式下,药师需先查看调配单上的患者姓名,再到发药系统待发处方中找到患者姓名,点击叫号,如果有同名同姓的患者还要查看ID号,叫号流程耗时长。

改进措施:结合前期开发的条形码辅助核对系统配备的扫码平台,升级医院信息系统(HIS),在调配单上附加打印患者的ID号条形码,药师扫描处方上ID条形码后,系统自动定位该患者处方信息并启动叫号。与传统的叫号流程相比,新叫号系统每位患者可节约5 s时间,每天叫号流程可节约3 h以上的等待时间。

2 讨 论

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看似简单,但是调剂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医院的形象。自动化药房并非建成后就一劳永逸[9],如何在调剂人员不增加而调剂工作量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药学服务,对药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药学科需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联合信息工程师,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信息化和流程优化改造,才能解决自动化设备尤其是进口设备“水土不服”的问题,实现药师与自动化设备的有机配合。本院门诊药房通过实践门诊自动化药房各项工作流程优化措施,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提升了医院形象,同时也减轻了药师的工作强度和职业压力,药师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回归到药学服务中,有助于实现以“药品供应型”向“药学技术服务型”转变。

猜你喜欢
调剂调配药房
养猪饲料巧调配
要不要服从调剂?
大气调配师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张馨予调配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
药房托管动了谁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