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大学生需求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研究

2020-02-19 12:04杨阳
法制与社会 2020年2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关键词 激励机制 互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内蒙古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资助课题(2017-jc04)。

作者简介:杨阳,内蒙古科技大学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1.209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作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在互联网的参与下形成自已的文化、语言、价值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对象到了哪里,我们的教育也要该跟到哪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利用互联网构建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现状

需要是理解人的活动和人类历史的重要逻辑起点之一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把握了大学生的需求,使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让学生有获得感,被学生所接受。由此,本研究选取内蒙古自治区本科院系361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区分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对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状况进行问卷调查 ,发现如下特点:

(一)大学生有积极强烈的精神需求

研究发现大学生有积极强烈的精神需求,尤其是对知识文化的需求。对大学生众多需求进行了调查,如知识需求,社交需求,情感需求,就业需求,身心健康需求等等。在众多需求中,知识需求占85.56%,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占73.59%,就业需求占62.32%,物质生活需求占58.8%,身心健康需求占53.52%,交往友谊需求占51.06%。大学生知识需求和自我价值需求占前两位,由此可见,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精神方面,期望通过知识文化的学习去实现自我价值。

(二)大学生需求存在差异性、层次性和阶段性

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的需求存在差异性。

1.性别需求比较。男女生需求的类型,侧重点不同。男生需求更侧重于精神层面的,女生需求则更侧重于物质的。在问到: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更愿意做什么?选择继续增加物质财富的女生占56%,男生占41%,女生要多于男生。在问到大学的目的时,选择为了以后多赚钱的女生占62%,男生占50%;为了好就业的女生占78%,男生占58%。由此可见男生需求更多在于精神上的,女生则偏重于物质的。当问到在闲暇时更喜欢做什么时,男生在读书、体育锻炼、网上游戏、看电影要所花时间高于女生;女生在购物、社交聊天的时间要多于男生,并且随年级不断增长,增长速度高于男生。

2.专业需求比较。理工科学生更重视精神方面的需求。理工科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方面占88.83%,文科学生对知识需求方面占81.22%;物质生活需求方面,理工科学生占59.22%,文科学生占62.98%;对于就业需求差距更为突出,理工科学生占53%,文科学生占76.24%;恋爱情感谢需求、理想信念、交往友谊需求方面,理工科学生要高于文科学生。尊重需求方面,理工科学生占44.13%,文科学生占37.57%。由此可见,理工科和文科学生不同的需求取向,决定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方法应该有所差异。

(三)学生需求动态变化

研究发现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各种思潮的影响,学生的需求也呈现动态变化的特点。不同年级男女大学生的需求不同。男女生對知识的需求在大一时最为强烈占94%、93%,但在大四时,女生对知识的需求要高于男生,男生在大四时知识需求有所下降;适应需求方面,大一、大四表现突出。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表现出强烈的适应大学生活的需求。大四学生则理论课程减少,实践课程增多,接触社会机会较多,所以较多表现为对社会的适应;自我价值实现需求方面,大二时学生表现较为强烈,占70%左右;物质需求方面,男女生显示出不同的需求取向,男生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要高于女生;就业需求逐步上升,大四时最高;安全方面,女生普遍高于男生;理想信念上,女生普遍高于男生,均在大一时表现最强烈;尊重上,女生要高于男生,尤其大一时表现最强烈;娱乐上,女生要高于男生,普遍呈递减趋势;身心健康上,比较稳定,男生在闲暇时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要多于女生,女生大三时增长较大;恋爱情感上,男生要高于女生,男生大一、大二时表现强烈;交往友谊上,女生要高于男生,大一时普遍表现最强烈。由此可见,男女两性不同的人格特怔决定了不同的需求。在不同年级面临不同的学习任务的情况下,男女两性表现出不同的需求。

(四)部分学生对自己的需求缺少正确的认知

研究发现有些学生对自已的需求认识不清,缺少正确的需求认知。如问到你是否有非常明确的人生目标?9.17%的人非常明确,42.5%的人明确,45%的人模糊,1.39%的人非常模糊,1.94%的人没有。人生目标的模糊不确定是由于目标导向教育的缺失所导致的。问到:信念对您的激励作用大吗?34.72%学生认为非常大,50%的学生认为大,13.61%的人认为一般,1.11%的人认为无所谓。问到:你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选择为了以后多赚钱的占55.83%,选择学习知识的占73.89%,选择为了找对象的占11.11%,选择为了得到文凭的占61.94%,选择为了好就业的占70%,选择为了积累人脉的占52.78%,不知道自已为什么要上大学的学生占2.78%。由此可见,学生的需求受社会经济的影响比较大,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对自已的人生缺乏规划。学生人生目标的迷失、理想信念的缺失、正向需求的缺乏正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实施途径

(一)创建目标档案数据库,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导向性

首先,设置科学合理的目标。目标内容设置要全面,尊重学生多样化的需求,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既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也要注重学生其他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设置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标激励要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覆盖全体学生;目标设置要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增强目标实现的获得感;目标设定要具体,目标设定要依托于现实,既是具体任务,又是激励机制运行的方向。

其次,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创建大学生目标档案数据库,激发学生成长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网络载体,以年级、班级、社团等形式组织学生定立个人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制定长期目标、短期目标;短期目标进行分解为年目标、学期目标、月目标、周目标、甚至到日目标。短期目标是为长期目标所服务。定期进行网络评选,评出近期目标完成优秀者,给予网络奖励。并在网上对目标制定、评价、达成进行讨论,以保证目标切实有效的落实。有效的目标激励既可以赋予行为以意义,又能提高主客体的积极性。运用目标激励既可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加动力和获得感,又可以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实际的利益。

最后,借助新媒介,通过榜样示范进一步明确目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借助新媒介,深度挖掘典型人物,尤其对目标成达优秀的学生,利用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在网站、微信、QQ、微博等多种媒介上进行宣传推广,大力宣传其背后故事、先进事迹和奋斗经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精神动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二)建立信息化平臺,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针对性

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平台,整合各类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平台内容的选择要分层次,分类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特点,“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由于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平台内容选择要有针对性。如大一新生以适应需求、知识需求等为中心;大二学生以人际交往需求为中心;大三学生以自我实现需求、被尊重为中心;大四学生以就业需求为中心。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目标,对互联网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线上线下、网上网下紧密结合,优化资源配置。教学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防御;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引导学生在线学习、自由讨论,解答学生问题。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使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 信息化平台的建立要结合地域性,突出了民族文化特色。“民族的是世界的”,更容易焕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亲切感。包头市少数民族大学生较多,要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加少数民族文化部分有利于在思想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国家大势,自觉把实现个人理想同“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持续性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引进人才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步子要进一步迈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整体系统的工程,不仅仅只限于课堂思想政治教学中,还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持续进行。高校要做好人才的选拔、培训,健全激励制度,鼓励老师积极参与网络技术研究实践;班主任、辅导员要积极利用网络新技术新思维,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变化、心理需求,进行正面引导;其他专业教师要给学生正面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不能时期遇到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利用新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平台,与学生互动答疑讨论,推送教学资源,线上线下紧密结合,同时要掌握网络沟通艺术、善用网络语言,在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

(四)利用网络反馈评价,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时效性

心理学研究发现,及时激励的有效性比滞后激励高出6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时效性。及时反馈激励能够使教育对象感受到重视、认可和导向,不及时甚至拖延的反馈激励不仅起不到如此效果,反而可能增加教育对象对教育的反感和缺乏持续导向跟进。

首先,选择合适的网络载体。充分利用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根据网络载体不同特点和学生不同心理需求,正确选择、运用合适的网络载体,采用合适激励方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如比较正式的内容可以在官网上反馈;讨论性内容可以通过微信反馈;学习型的内容可以运用APP反馈。

其次,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反馈网络体系。建立多层级网络评价反馈平台,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及时回复、激励,各层级网络载体要相互补充,相互沟通;线上线下,网上网下评价反馈紧密配合,网络评价回应要与现实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相渗透、互相融合。

注释:

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46.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

王易,张莉.试论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冯刚,王栋梁.思想政治教育反馈激励机制的构建——基于游戏系统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7(8).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