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鲜食玉米种植技术简介

2020-02-20 08:47裴志超张金良袁志强岳瑾
科学种养 2020年1期
关键词:京科预冷糯玉米

裴志超 张金良 袁志强 岳瑾

鲜食玉米是指具有甜、糯品质和独特风味的一类专用鲜嫩玉米,在乳熟末期或蜡熟初期进行采收。与普通籽粒玉米相比,鲜食玉米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鲜食玉米根据食用特点划分为甜玉米和糯玉米。高品质甜玉米色泽光鲜靓丽,口感甜爽脆嫩,皮薄且无渣,可生食。糯玉米口感香粘软滑,风味俱佳,商品性好。甜加糯玉米既有甜玉米的清新甜脆,又有糯玉米的香粘软滑。

目前,北京市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3万余亩,主要分布在房山、大兴、顺义、密云、平谷等郊区,甜玉米和糯玉米的种植面积分别为1万余亩和2万余亩。近几年鲜食玉米在北京市场销售红火,发展潜力巨大。

一、播前准备

1. 土壤选择

鲜食玉米对土壤选择的要求相对宽泛,在北方的沙壤土、黏土、壤土等环境下均可正常生长。但是考虑到鲜食玉米较常规玉米植株偏弱小,为保证其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所以种植区域以地势平整、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良好的地块为宜。

2. 品种选择

目前市场上的鲜食玉米品种多而杂,应选择北京市或国家相同生态区审定通过的品种,同时注意其生育期长短及耐热性,以确定播种时间。春播可选用京科甜183、京科甜179、BM380、京科糯928、金糯628、京科糯2000等,夏播可选用京科甜183、京科甜533、绿色先锋、京科糯928、京科糯2000E等。

3. 隔离种植

糯玉米栽培必须与普通玉米隔离,甜玉米栽培必须与糯玉米和普通玉米隔离,以防止串粉而影响鲜食玉米的品质。隔离的方法包括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空间隔离要求种植间距在300米以上;时间隔离要求春播播期间隔15天以上,夏播播期间隔5天以上。

二、播种茬口

1. 早春“深V”精量播种

根据北京周邊气候特点,早春地膜覆盖播种的时间以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宜。可先进行足墒灌溉,选耕整地,之后使用玉米“深V”精量播种机播种,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封闭、覆膜等作业,具体要求如下:

①整地。旋耕2遍,深度在12~13厘米,使土地平整疏松,无明显土块。

②开沟。开“V”型深沟,沟深不小于15厘米,无回土;按大小行种植,大行间距90~100厘米,小行间距30~40厘米。

③施肥。每亩施入玉米专用复合肥30千克,施于沟侧,注意种肥隔离5厘米以上。

④播种。单粒点播,株距26厘米,播深不超过4厘米,无明显漏籽漏播。

⑤土壤封闭。沙土每亩用96%异丙甲草胺(金都尔)乳油50~60毫升,壤土每亩70~80毫升,黏土每亩100毫升,对水15~20千克进行播后苗前封闭作业,防治杂草。膜下与露地同时均匀喷施,勿重喷漏喷。

⑥覆膜。覆膜要求厚0.008毫米,宽1.4米,于窄行2个“深V”沟上覆盖,两侧覆土镇压完整,中间每隔10米覆土镇压1次。

2. 夏茬直播

夏茬直播要与早春地膜收割做到紧密连接,以此保证播种方式、播种密度与上茬玉米相同。在同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开始作业,为避免后期光温不足影响灌浆,南部平原地区播种最晚不得晚于7月23日,北部山区最晚不得晚于7月15日。

三、中期管理

1. 追肥

以氮肥为主,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各追施尿素1次,亩用量10~15千克。

2. 苗后除草

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时,每亩用30%苯唑草酮悬浮剂5毫升对水15~20千克全田喷施,防治苗后杂草。

3. 虫害防治

玉米吐丝期前后为蛀穗害虫的产卵高峰期,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对玉米螟、棉铃虫等主要害虫成虫进行诱捕,能有效降低玉米害虫数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玉米花丝上的着卵量,能够显著提高商品穗率。

在鲜食玉米吐丝期,每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对水15~20千克,喷施在花丝基部,对防治穗部害虫起着重要作用。

四、中后期管理

鲜食玉米容易出现分蘖,尤其是甜玉米分蘖较多,要及早去除,只保留主茎。尽早去除多余果穗,避免因分蘖和多余果穗竞争养分和水分。为避免果穗缺粒,影响商品性状,散粉时用棍棒轻轻晃动植株,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五、适期采收

鲜食玉米适采期短,应从授粉后(花丝变色)开始计算天数,一般授粉后20~25天为最佳采收期。采收时选择大小一致的果穗,穗长不低于18厘米。最好当天采收当天销售,避免积压。

六、加工贮藏

1. 快速预冷

玉米穗采收后在1~2小时内迅速预冷至0℃。鲜食玉米的快速冷却方法包括真空预冷和冷水预冷。真空预冷时要先将玉米穗加湿,以防失水;冷水预冷可采用喷淋的方式,水温保持在0~3℃,预冷后将玉米苞叶上的浮水甩干。

2. 贮藏

将预冷后的玉米穗剥去大部分苞叶,仅留一层内皮,装入内衬保鲜袋的箱内,每箱5~7.5千克,扎口码垛贮藏。码垛时要注意留出通风道,库温控制在0℃±0.5℃。此贮藏方法不宜超过20天。

(作者联系地址:裴志超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邮编:100029;张金良 袁志强 岳 瑾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邮编:100029)

猜你喜欢
京科预冷糯玉米
基于ANSYS的LNG接收站典型管道预冷分析
小型LNG气化站预冷方法对比分析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
京科968不同成熟期种子活力研究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甜玉米杂交种种子成熟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黑糯玉米果冻的加工工艺研究
黑糯玉米新品种‘华耘黑糯501’的选育
不同预冷方式对红提葡萄的预冷效果
黑糯玉米色素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