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业集群品牌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2-20 14:30赵曼
时代金融 2020年2期
关键词:产业集群品牌建设

赵曼

摘要:农业集群品牌的建設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当今的农产品竞争不仅仅是农产品产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农业集群品牌的竞争。本文对辽宁省农业集群品牌发展现状进行阐述,针对在集群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辽宁省农业集群品牌建设的建议。对于此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使农业生产经营者渐渐认识到集群品牌发展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而且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切实加大对于农业集群品牌的建设和保护,更好地促进辽宁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群  集群品牌  品牌建设

近年来,辽宁省围绕水果、蔬菜、畜牧、水产、粮油等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农业集群品牌建设,已经形成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东港草莓、大连樱桃、鞍山南果梨、北镇葡萄、营口海蜇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一、辽宁省农业集群品牌的发展现状

随着“品牌中国”、“品牌辽宁”深入人心,辽宁省高度重视农业集群品牌的建设,农业集群品牌的数量和品牌价值明显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2018年辽宁省共评选出百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32个、农产品品牌92个,盘锦大米以525.7亿元的品牌价值列居榜首,盘锦河蟹价值达到295.5亿元,东港草莓价值达到77.5亿元,绥中白梨价值达到51.6亿元。辽宁省很多农业集群品牌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有大幅度提升。盘锦大米已经进入了华南市场,大连樱桃已占据北京市场份额的1/3,营口海蜇已然成为全国最大的海蜇贸易集散地,全国海蜇加工出口所需半成品原料70%出自营口。辽宁省对外出口额实现50亿美元/年,位居全国第五。

二、辽宁省农业集群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辽宁省大力用工业理念规划农业品牌发展,力求农产品品牌发展能走上标准化生产和经营之路,已经培育出了盘锦大米、东港草莓、营口海蜇等一批成熟的农业集群品牌,但大多数的农产品品牌发展还处于小而散的状态,农业集群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缺乏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带动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中,大多数的管理人才和企业家都是由农民成长起来的,大多数企业实力弱,融资能力有限,生产设备陈旧,产品以初级加工为主,管理粗放,对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认识不足,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危机。集群企业难以形成组团出击、抱团联合、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

(二)农业集群品牌内部组织能力弱,难以形成内部良好的商业竞争环境

集群内部组织对区域公共品牌效应的认识不足,认为该集群品牌在其自有品牌的基础上仅发挥品牌的辅助功能。集群内大部分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只追求眼前利益,品牌共享意识不强,各自经营,各自盈利,常常出现争夺市场份额的恶性竞争,导致产业集群发展的协调效应不能有效发挥出来。

(三)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发展后劲不足

很多企业重利益,轻品质,科研投入和开发费用占比极低。企业仍然使用破旧简陋的机器设备进行产品的初加工,对于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智能化的生产、品牌化的产品不重视,生产的产品可替代性大,没有竞争优势,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弱,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四)关联产业的融合度较低,产业链过短且产品单一

当前我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在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的土地、资金、人才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很多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难以实施。关联产业融合度不高,融合水平较低。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且深加工不够,附加值偏低。一二三产业的多功能挖掘不够,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主要以观光、采摘为主,多样化、特色化不足。

(五)多渠道推广力度有待加强

现阶段辽宁省政府门户网站会有一些对特色农业集群品牌的宣传,但对所培植的农业品牌产品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农业品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能充分体现。在中央和地方电视台、电台、网络媒体等平台上以及客运站、火车站、高铁站、高速路口、旅游景点、各大商场的电子显示屏等人口聚集密度大的地方也难寻品牌农产品的宣传信息。有些集群品牌仍然以传统经营理念、实体经营销售为主,对“互联网+”和电商平台应用比较少。虽然,当地政府也加大了特色农产品的推广力度,不定期在本地举办一些农产品博览会、农产品厂商交流会等活动,但大部分企业自身对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工作不够配合,敷衍了事,认为参加农产品推广会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资金。

三、辽宁省农业集群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只有充分调动龙头企业建设集群品牌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抓龙头、树典型,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和政策补贴,培育壮大发展基础好、辐射带动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健康发展。同时,政府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加大放款力度,建立健全稳定的农村发展投入机制。

(二)增强农业集群品牌的集聚力

农业集群品牌的发展不是单打独斗,需要政府、协会、各企业、合作社、农户之间通力合作,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实现企业盈利、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打破传统的小企业、小农户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的小、散、弱的格局,聚力品牌集群力量。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业一策”,优化品种、提升品质、唱响品牌。

(三)引进人才,加强现代化和科技化

一个农业集群产业想要做大做强,是不可能脱离现代化、科技化而存在的。各集群企业要加大力度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的人才,给引进人才足够的科研启动资金和相关配套资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定期输送农业人才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修学习,从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能力。建立自动化、标准化的生产制度,生产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保持特色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品牌的生机和活力,发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品牌产品,提高农业集群品牌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产业集群品牌建设
注重党员“三三”品牌建设 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