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国有企业校园招聘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0-02-21 13:47白志宏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进校毕业生国有企业

□ 白志宏

目前,全球在人文、科技等领域的深度交流和全球一体化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既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机遇,也加剧了市场竞争,并逐渐演变为对人才的争夺。高校作为人才聚集地和企业吸纳人才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宏观政策变化、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新时代毕业生就业、择业观念的转变等因素都对企业的校园招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国有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本文通过对校园招聘的分析,希望可以为国有企业校园招聘的改进提供一些帮助。

一、校园招聘的意义

1.促进毕业生就业、择业

高校将企业引入校内进行招聘,既节省学生的时间成本,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就业信息。同时,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主场)应聘更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企业对毕业生的好感度。此外,高校通过对进校招聘企业(行业、签约等)的大数据分析,能为本校各专业、各层次毕业生制定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就业辅导实施计划,有利于毕业生的成功就业和择业。

2.提高企业社会影响力

校园招聘活动既能有效解决企业对于各类、各层次高素质人才的渴求,又为企业搭建了一个展示自身形象和拓展品牌影响力的平台,也为行业间、企业间的交流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3.双向选择直接深入

在校园招聘过程中,由于没有时间限制,毕业生能够更充分、详实地了解自己的意向企业和意向岗位等信息;同时,企业招聘人员在与毕业生平等的面对面交流过程中,也能更加真实地体察和了解到新时代毕业生对于就业和职业发展的规划,以及其心理和心态的变化。可见,校园招聘能够使企业与毕业生双方的选择更加理性,避免盲目选择情况的发生。

二、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

1.学校方面

就业率是体现高校对社会贡献的重要指标之一,这造成部分院校片面追求高就业率,从而忽视对进校企业的资质审核,使得进校企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给毕业生就业、择业造成困扰,也可能形成劣币驱除良币的情况,间接导致部分毕业生盲目就业和非理性就业。

2.毕业生方面

随着时代发展,如今毕业生的就业、择业观念已经与十几年前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都正在或即将影响企业的人才招揽计划。

据2017年“搜狐网”对90后毕业生就业趋向调查显示,新时代毕业生就业首选项依次是民企、全球化企业和自主创业,而以往受毕业生热追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吸引力呈快速下滑趋势。据某大型国企统计显示,2019年应届毕业生投递简历人数比2016年下降了近六成。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升,学历贬值趋势已经形成,但学生自身并不太认可,使得毕业生慢就业、缓就业的就业取向抬头。同时,伴随电子商务、云时代、智能制造等新业态、行业的兴起,使得更多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或在互联网、新媒体等行业就业。

3.企业方面

随着进校企业越来越多、投入越来越大、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校园招聘对人才的争夺正在变为红海区域,由此给国有企业校园招聘带来一些问题。

一是校园招聘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团队临时组建,成员不固定且多是临时抽调,专业性不强,造成团队成员间沟通、协调不畅,各自优势无法在招聘过程中得到有效发挥、形成优势互补,易形成临时成员参与度和工作热情较低的情况。

二是国有企业多是以业务发展需求制定招聘计划,常常忽视企业转型发展的需求,也常忽视对小专业或通用专业人才的必要、适时引进,例如法律、审计、财务和人力等专业人才。

三是由于国企内部论资排辈现象和激励体系缺乏灵活性等因素,加之国企多从事的是传统行业,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使得其对一流大学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引进面临严峻挑战。据某大型国有工程公司统计显示,2019年应届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等毕业生投递简历人数同比2016年下降七成以上。

三、改进建议

1.高校应进一步做好支持参谋工作

一是大专院校应根据本校专业设置、学历层次结构等,加强对进校企业资质的审核力度,可适当设立门槛,为毕业生把好第一道关卡。

二是大专院校应配合企业,及时将企业校宣、校招等信息发布在校内和院系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上,使毕业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筛选,选取有针对性的企业和岗位参加校宣和校招。

三是大专院校应根据本校历年各专业、各学历层级就业情况,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辅导毕业生就业、择业,同时能为本校各专业学科建设提供指引,为教育、教学工作更贴近社会需求提供改进计划,从而更好地体现大专院校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

2.毕业生就业、择业应理性选择

应届毕业生由于没有社会工作经验,应在本校就业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做好以下准备:一是事前准备(企业信息、岗位信息的收集)要做足,对自己理想的企业、岗位等要分级;二是对自己未来(3~5年)的职业发展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规划目标;三是调整心理预期、设定底线、脚踏实地,避免好高骛远,本着对自己和企业负责的态度,慎重签约。

3.企业应多措并举加大引才力度

鉴于近年来国企对于应届毕业生整体吸引力下降的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开展联合课题研究等,加强与重点院校和亟需紧缺专业毕业生之间的联系,促进双方深度了解,为企业提前锁定优质生源提供基础。

二是有条件的企业可通过产教融合、定向培养、提前到岗实习等方式,将实习表现、评价作为是否录用的主要依据。

三是加大宣传投入,特别是在网络和新媒体(微信公众号、抖音等)上的宣传,持续扩大公司影响力,探索试行云宣传、云招聘。

四是采取在区域内选取重点院校突破和早期介入的模式。如,某大型国有企业的下属公司A通过与某大学重点院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使得近年来该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应聘人数稳步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五是国有企业应以更加开放、进取、透明的工作方式,消除国企在学生中的“神秘感”,既给学生一种高大上的印象,又给学生一种接地气的感觉。

六是国有企业应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专职与兼职相协调的招聘队伍,校园招聘人员既要紧跟时代潮流,了解新时代毕业生心理和择业变化,又要具有良好的沟通和面试技巧,具备慧眼识才和辩才的能力,能将优秀人才招揽进企业。

四、结束语

从总体上看,校园招聘利大于弊,对于学校、企业和毕业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能促进校企合作,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还可以使毕业生减少时间投入,也在倒逼企业创新招聘的形式与模式,适应新时代毕业生的需求。但也需注意一点,人才招聘进入企业仅仅是企业使用与培养人才的开始,也是毕业生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企业要积极开展新员工培训、岗位培训,制定好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才能使人才真正留得下、用得好。

猜你喜欢
进校毕业生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浅谈“进校”应如何搞好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培训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最“叛逆”的毕业生
"五老"进校讲"双百"英模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