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文轩小说的孤独意识

2020-02-21 00:21覃良慧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曹文轩

摘 要:孤独作为自我意识的具体形态之一,也是曹文轩小说表现的一个重要主题。在曹文轩小说中,作者着力塑造了一些孤独少年的形象,并通过这些少年孤独时所选择的不同面对方式,表现孤独是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少年只有在孤独的历练中才能收获成长与蜕变。研究曹文轩小说的孤独意识,对理解曹文轩小说的教育意义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曹文轩 小说创作 孤独意识

曹文轩小说通过一些真实而哀伤瞬间的描写,表现了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经历的、也能够感动他人的一些东西,比如“生死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a其中,孤独作为自我意识的具体形态之一,也是曹文轩小说表现的一个重要主题。孤独意识在哲学上被认为是“一种深度的心理体验,其重要表征便是主体与对象相疏离而导致的一种刻骨铭心的精神空落感”b。而本文所研究的孤独意识更倾向于“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对于孤独的特别偏好,表现在创作中则是着力塑造孤独者形象和注意营造孤独的情调”c。孤独意识在曹文轩小说中的具体体现为生动刻画了一些孤独少年形象,形象叙述了少年面对孤独时的不同选择方式,表现了少年在孤独中收获的成长与蜕变。

一、曹文轩小说中的孤独少年

曹文轩小说大多数是以少年为描写对象,通过对某一个少年的一段特殊成长经历的叙述,表现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喜怒哀乐及他们在这一段悲喜经历中的成长与蜕变。然而,不管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还是在曹文轩的小说中,孤独总是与成长相伴相生的。“孤独者并不生活在万里之外的孤岛上,孤独者生活在我们的中间。”d少年有着跟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体验,不同的是少年的情感更为脆弱和敏感,特别是一些患有残疾的、年纪轻轻就面临生死考验的、父母亲在成长的关键期长期缺席的、梦想和想法不被理解和接受的少年更容易感受到孤独,而这些都可以在曹文轩小说中找到原型。

比如《青铜葵花》 中的哑巴青铜是孤独的,到了上学的年纪,却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接收他,他只能在放牛的时候,痴痴地望着学校的方向,听着从教室传来的琅琅读书声,抱住牛的头痛哭。“他似乎不太喜欢与大麦地的孩子们玩耍,也不特别在意大麦地的孩子们愿不愿意与他玩耍。他有河流,有芦苇,有牛,有数也数不清的、不知道名字的花草与虫鸟相伴。”e在大麦地人眼里,青铜每天好像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有点神秘,使人不可想象,他的世界與大麦地其他孩子的世界似乎不属于同一个世界,甚至他喜怒哀乐的表达方式在其他人眼里也是另类的。他伤心的时候常常独自一人钻到芦苇荡深处久久不出来,高兴的时候爬到风车顶上,朝着天空独自大笑,遇到特别高兴的,甚至还会脱光衣服,赤条条地满世界乱跑。因为残疾,青铜好像被这个世界拒之门外,学校不收,同龄人不与之相伴,同村人觉得他怪异独行,不可理解。“青铜很孤独。一只鸟独自拥有天空的孤独,一条鱼独自拥有大河的孤独,一匹马独自拥有草原的孤独。”f

除了残疾,还有死亡,同样让少年们感到孤独。《草房子》 里的桑桑是孤独的,他的脖子上长出一个肿块,桑乔带着他到处求医看病,都没有哪一家医院能够治愈。桑桑从桑乔越来越沉重的表情中预感到了什么,当他想到自己长大时,鼻子一酸,眼泪就下来了。桑桑还能够从母亲抑制不住的哭声、在路上观望他们探病归来的人群、同学们亲切而怜悯的呼唤声、纸月惊恐与哀伤的目光中意识到他的病给他所认识的人带来了紧张、恐慌和悲伤,他甚至还懵懵懂懂地想到了同龄孩子极少有机会想到的问题:死亡。温幼菊在药寮里问桑桑:“害怕吗?”“桑桑说不清楚他到底是害怕还是不害怕。他甚至有点渴望自己生病。但他又确实感觉到,事情似乎太严重了。他倒是有一种模模糊糊的孤独感。”g

少年的成长是需要父母亲的爱抚与陪伴的,如若父母亲在少年重要的成长期缺席,那么孤独就降临在少年的世界里。比如中篇小说《天黑了,该回家了》 中的小女孩是孤独的,她得不到一个亲人的爱抚和温暖。在小女孩七岁那年,妈妈跟着一个男人走了,爸爸在家庭破裂之后变得敏感而多疑,只因喝醉酒的朋友说小女孩跟他长得一点都不像而开始变得冷淡,有时甚至还遏制不住地对她表示厌恶。在爸爸生日那天,小女孩特意去河边采了一束金红色的野花插在花瓶里,但是面对小女孩的真情与渴望,爸爸的眼睛只闪现出一刹那的温暖亮光,之后迅速熄灭归于黯淡。即便是小女孩的数学只考得四十六分,爸爸也只是漫不经心地接过成绩单,眉头皱了一下,随即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而此时的小女孩多么渴望爸爸能够狠狠地揍她一顿,甚至羡慕因为成绩不合格而被爸爸暴打的男孩。小女孩经常孤独地坐在那栋青灰色住宅大楼前荒凉沉寂的废墟上,只有一朵从瓦砾中弯弯曲曲长出来的淡蓝色的小花陪伴着她。

同样因为亲人的缺席而感到孤独的还有《青铜葵花》中的葵花。在还没有到青铜家生活前,七岁的葵花是孤独的。在她母亲因病去世之后,她随着父亲来到了大麦地的干校,因为父母都是孤儿,所以葵花没有一个亲戚,父亲到哪都将她带在身边。但是在干校的生活是辛苦的,父亲不能总陪在她身边,必须早出晚归地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所以葵花几乎天天一个人跑到大河边,遥望着河那边的村庄,那是一个欢乐的、没有孤独与寂寞的世界。而更令人感到无助的是,父亲从葵花田回来的路上不幸落水去世了,都忙于干活无暇照顾葵花的干校人只能把葵花带到大麦地村,由村里人来领养。“葵花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而却看不见另外任何一只鸟的孤独。”h

除了爱抚与陪伴,理解也是少年情感需求的一部分,理解少年古灵精怪的想法,保护少年色彩斑斓的梦想,才能满足少年的情感需要,而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孤独就应运而生了。例如《根鸟》 中的根鸟就是一个在追梦途中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独少年形象。根鸟在一次打猎中看到了一只白鹰腿上的布条,那是一个掉到峡谷里的名叫紫烟的人的求救信号。根鸟为了找到经常出现在梦境中的紫烟,在父亲的支持下收拾行囊离开菊坡往西找一个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这成为根鸟孤独之旅的开始。在根鸟走出山区之后,他的脚下是一望无际的荒漠,他虽然感到世界的阔荡与远大甚至还感到恐惧,但是心中没有太深的荒凉与孤独。直到,根鸟在荒漠中遇到嘲笑和挖苦他远行目的的驼队,他在驼队离开之后不得不一个人面对死亡一般没有一丝声响的偌大沙漠;他跟板金来到青塔,为避免他人嘲笑只能隐藏远行目的;他辛苦挣来买马的钱被嘲笑根鸟是游侠的黄毛偷去;他发现在旅途中唯一一个为自己的故事打动的长脚却是骗自己到鬼谷背矿的头儿;他因刻骨铭心地想念父亲和家乡,从西边归来却只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这时候根鸟才真正地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孤独。这世上唯一理解并支持他的父亲的离世使根鸟一度忘记了前行的方向,他走进自家的柿子林,小心翼翼采摘着成熟的和将要成熟的柿子,“他给菊坡人的印象是:从此,根鸟将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菊坡的一个猎人,一个农人,他不会再离开这个地方了,他将在这里长成青年,然后成家、生孩子,直至像他父亲一样在这里终了。”i

二、面对孤独的选择

曹文轩小说中的少年是孤独的,孤独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历练,他们需要在孤独境地下选择不同的面对方式,以此来缓解因某些情感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孤独感。曹文轩小说中的少年在孤独时所选择的面对方式是多样性的,有积极面对的,比如《草房子》 中的桑桑和陆鹤,也有消极面对的,比如《天黑了,该回家了》 中的小女孩和《根鸟》 中的根鸟。但不管是哪一种选择,这些都只是他们在孤独中选择面对的其中一种方式,都只是他们成长道路当中的一小部分,最终他们都在孤独的历练中得到成长与蜕变。

孤独容易使少年变得孤僻和无助,在这种情况下少年们容易选择与周遭事物划清界限,甚至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敌意,以此对抗使之陷入孤独境地的人事。比如《天黑了,该回家了》 中的小女孩,深陷孤独的境地,选择以冷酷乖张的面貌对待爸爸请来料理家务的老保姆,对老保姆充满了厌恶和鄙夷,甚至百般刁难。她常常会毫无缘故地发脾气,不高兴的时候把筷子往桌上一扔皱着眉头就走了,或者在刚刚扫干净的地面上随意扔纸屑果皮,在老奶奶拉开窗帘的时候大吼大叫,变得烦躁愤怒。同样的,以报复的方式来面对孤独困境的还有《草房子》 中的陆鹤,他原本就在意自己的秃头而显得不快活,游离于众人之外,但就在这敏感的时刻,调皮的桑桑跟其他的同学把陆鹤的帽子从头上摘了下来,并戴在学校旗杆顶那个圆溜溜的木疙瘩上,引得围观的众人大笑。此番恶作剧促使陆鹤原本刻意掩盖的生理缺陷暴露在众人面前,使他备受轻慢与侮辱,也使他与周围人的敌意越来越深。最终陆鹤在片区的会操表演中“捣蛋”,使油麻地小学在比赛中失去荣誉,他以此来报复那些使他处于孤独境地的人们。

然而,报复只能满足一时的心理快感,并不能缓解自己的孤独,只有认清当下自己与他人、集体相疏离的处境,才能真正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草房子》 中的陆鹤在报复那些轻慢与侮辱他的人们之后才明白,报复带来的并不是问题的解决,只有大家对他的冷淡与疏远,即便是他刻意地讨好也没有人注意,被狗咬伤了腿也没有人在意,在新学年重新编组的时候更是没有人愿意跟他一组。陆鹤知道因为自己的恶作剧使油麻地小学在比赛中失去了荣誉,他的表现已经使集体蒙受“耻辱”,使自己被排挤在集体之外;陆鹤也明白只有积极融入集体,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够被集体重新接纳。所以陆鹤只有积极面对,接受自己已经疏离于集体而感到孤独的现实,抓住学校文艺汇演急需一个秃头演员的机会,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他用出人意料的速度将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并只用一个上午就承担起了角色,在演出当天把人物演得一丝不苟,赢得油麻地小学师生的认可和接纳。

少年的情感是脆弱的,但是面对孤独,他们同样也可以平静、勇敢地接纳。比如《草房子》 里的桑桑,他在生病后想着自己将离开人世的那一天,并没有感到害怕,相反他对谁都比以往任何时候善良,在心里为自己帮助他人而感动,愿意为任何人做任何事情。桑桑告诉柳柳,他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个地方只能他一个人去,他也带不走鸽子,柳柳长大后也不能去看他。为了实现带柳柳进城的承诺,桑桑发着烧,浑身发冷,四肢无力,但依旧坚持牵着柳柳的手慢慢地走在大街上,用父亲和其他人给他买东西吃的钱全部拿出来给柳柳买各式各样的食品,最后还吃力地將柳柳背在背上登上一百多级台阶到城墙上看风景。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桑桑是孤独的。他身边的人都充满了忧伤,而他只默默在心里想着离开之前需要做的事,并竭尽所能把未尽之事做完。桑桑直面死亡,直面孤独,在这过程中他学会了平静与勇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刚强。

当然在成长途中并不是所有的少年都能够选择坚强面对,也会有一些少年因为一时承受不住孤独的侵扰而选择自我放弃,《根鸟》 中的根鸟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根鸟在米溪度过了一段幸福和舒适的时光,他住在米溪一带的富户杜家,备受杜府上下的重视和喜爱,深讨杜家小姐秋蔓的喜欢,得到杜家米店工人的认可和拥护。根鸟沉浸在一派从未有过的温暖与家的感觉里,有好几次都不再提起离开米溪的事。等到他痛下决心离开米溪重新上路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愿意去忍受荒漠上的寂寞与孤独,而是从内心拒绝和厌恶这一种孤独感,变得懒惰和脆弱。直到根鸟来到懂得享受和充满欲望的小城莺店,他已经没有再往前走的欲望和冲动,他沉湎于看戏,沉溺于赌博,乐衷于喝酒,被金枝所迷倒,被欲望所诱惑,流连于莺店,穷困潦倒,最终自我放弃。

三、孤独在成长中的意义

曹文轩除了在小说中塑造生动鲜明的孤独少年形象,叙述少年孤独时的不同选择方式,还体现少年们在孤独中所收获的成长与蜕变。

《天黑了,该回家了》 中的小女孩在孤独中学会了接纳和感激,真心对待照顾她的乡下老奶奶。她听从老奶奶的建议,在爸爸生日的时候为爸爸采了一束金红色的野花作为生日礼物,虽然最后也没有得到爸爸的热情接收,但却是她从一个人的世界走出来的第一步。随后小女孩似乎完全忘记了这个在身边带给她温暖的老奶奶只是一个萍水相逢的异乡人,她在老奶奶为她缝缀纽扣、在门口迎她晚归、下雨天接她回家的时候,是真心地感到高兴,天真可爱的笑容又显现在眼里、眉间和嘴角,而离别真正到来的时候,她已经懂事了,即便是舍不得老奶奶,自己将会在老奶奶离开之后孤独一人,但她知道自己不能留下老奶奶了,于是不断催促老奶奶尽快回家照顾全身瘫痪的老爷爷。除了《天黑了,该回家了》 中的小女孩,还有《草房子》中的陆鹤,他同样在孤独中学会勇敢地走出自己的世界,主动拥抱他人,学会真心实意地付出,积极主动地接纳他人,以真心换真心,在孤独中收获成长。

《草房子》 中的桑桑在孤独中学会了平静、勇敢、刚强,当桑桑意识到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人世的时候,他并没有感到害怕,他经常去温幼菊的小屋默默听着温幼菊唱的那一首无词歌,想着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那一天的来临,竟然觉得一点都不可怕。他变得很文静,不再调皮捣蛋,愿意帮助每一个人做事,感激每一个帮助过他的人,对谁都比以往任何时候善良。即便身体明显变坏,瘦成了骨架,但桑桑依旧坚持上学,背着纸月送给他的书包,想着纸月的话——这个书包很结实,可以用“很多年很多年”,在心里暗暗争取着,不辜负纸月的希望。桑桑还记得自己的承诺,一个人拖着病躯,带着柳柳进城,背着柳柳登城墙。在死亡面前依旧能够保持超出年龄的平静、勇敢、刚强,这就是桑桑在孤独中收获到的成长。

《根鸟》 中的主人公根鸟在孤独中学会了抵制诱惑,坚持追梦。流连于莺店的根鸟过得浑浑噩噩,直到再次遇到了板金,这个苍老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却为了梦而坚持远行找梦的老人,他不认为根鸟的停留是因为喜欢上了金枝,而是因为根鸟害怕孤独。板金的直白让根鸟无言以对,而一句“你长途跋涉,你死里逃生,你一把火将你的家烧成灰烬,难道就是为了到莺店这个地方结束你自己吗”j更是震撼着根鸟,使他在夜里又一次梦见了久违的大峡谷,在板金走之后他重新收拾行囊上路。即便在板金离世之后,他也能够坚定地走过崇山峻岭,去寻找梦中的大峡谷,而不再受享受和充满欲望的莺店所诱惑而沉迷其中、徘徊不前,学会面对孤独,抵制诱惑。

这些少年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孤独,但都能够在孤独中完善自我,实现成长与蜕变。正如曹文轩所说的:“孤独便是人生厄运的一种,而孤独又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孤独人生就失去了深度和质量。孤独可以给人以空间,让人更好地思索这个世界以及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深刻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不断完善自我,最终在孤独中完善美丽人格。”k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深刻的孤独,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因素。我们需要成长,就需要独自面对孤独,需要学会与孤独结伴而行。曹文轩小说中的孤独少年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孤独,也在孤独的时候选择了或积极或消极的面对方式,但最终他们都在孤独的历练中选择自己独立面对,学会审视自己内心世界。“ 孤独是一种双重性质的药物,懦弱者被它毒死,勇敢者把它當成成功的催化剂。”l 曹文轩小说中的孤独少年都是勇敢者,他们在孤独中学会了坚持、感恩、勇敢、顽强,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力量缓解了个体与世界的紧张关系,甚至是实现了个体与世界的和解。

ag曹文轩:《草房子》,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第286页,第263页。

b 田晓明:《孤独:人类自我意识的暗点——孤独意识的哲学理解及其成因、功能分析》,《江海学刊》2005年第4期。

c 任葆华:《论沈从文小说中的孤独意识》,《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3期。

d 张国旺:《孤独个体的共同生活:自然社会的“自然”与“社会”》,《社会》2016年第6期。

efh曹文轩:《青铜葵花》,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5年版,第45页,第25页,第2页。

ij曹文轩:《根鸟》,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第188页。

k 陆舒程:《在孤独中完善美丽人格——访〈孤独之旅〉作者曹文轩》,《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30期。

l 刘正军:《〈孤独之旅〉的另一种解读》,《文学教育》2008年第1 期。

作 者: 覃良慧,硕士,毕业于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现就任于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曹文轩
两袖清风
父亲买鸽子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曹文轩的理论研究作品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曹文轩的影视作品
曹文轩的人物评价
曹文轩儿童文学奖暨曹文轩产品运营计划发布会召开
曹文轩:那是孩子,初看世界的模样
曹文轩:中国的安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