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对策分析

2020-02-22 20:52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工作

张 瑞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4)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关系到党对高校的领导,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问题。因此,要做好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剖析当前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举措。

一、新时代我国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一)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形势严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凸显。复杂的经济社会转型加剧了社会阶层的严重分化,不同的社会阶层代表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关系和不同的利益诉求,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导致了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进而产生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正朝着多元、多样、多变的态势发展。与此同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接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面临各类敌对势力遏制、蛊惑、煽动、分化、渗透的挑战日益严峻,日本及欧美等国不断炮制新词歪曲抹黑中国,大肆炒作宣扬“中国威胁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通过使用军事威胁、经济制裁、政治问题法律化等手段持续干扰台湾问题、挑起中美贸易战、助推香港暴力事件,诸如此类行径将其奉行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丑陋嘴脸暴露无遗。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阶段,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各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导致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遭遇了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冲击,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也日益凸显,给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各种错误思潮侵袭,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内容复杂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文化的渗透,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形式向青年一代肆意推销和兜售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致使西方消极、颓废、有害甚至反动的思想观点大量涌入,致使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在我国蔓延。例如,凭借历史虚无主义企图对我国的历史、民族、文化进行否定、抹黑,导致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泛娱乐主义、消费主义等各种错误社会思潮泛滥;企图利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宪法民主等推销其自由、人权观念和民主优越论;利用影视作品宣扬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洗脑论”“非学术论”“说教论”,中国共产党“非马论”等杂音噪音甚嚣尘上。这些错误思潮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各种错误思潮的涌现和侵袭非常直观地表明了西方敌对势力试图从意识形态领域入手,通过和平演变的手段摧毁我们意志的政治图谋和险恶用心。这些错误思潮在高职院校“抢滩登陆”,与高职院校倡导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极大地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我国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三)“00后”个性特点鲜明,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对象特殊

“00后”已经走进大学校园,成为高职院校的主流群体。这群“千禧一代” 是在改革开放和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有不同于以往大学生、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点,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呈现出显著的时代性差异。一方面,优渥的物质条件和包容的精神氛围给予了“00后”宽松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个性化的价值取向、独立化的行为能力、网络化的日常生活和自主化的学习形式,他们拥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突出的个性化需求,进而使其价值取向更加务实,功利行为较为明显,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另一方面,“00后”年龄较小,社会经验较少,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判断是非能力较弱,不能有效分辨真伪,对国内国际形势了解不全面不彻底,容易受错误思潮的毒害,尤其是其政治认识不全面、政治参与经验不足、政治概念认知模糊、政治现象理解不深刻、政治敏锐性不强,政治追求存在现实性和功利化的倾向,有些“00后”甚至存在不问政治和不懂政治的现象,更关心的是娱乐、自由、个性等话题。

“00 后”大学生个性特点鲜明,但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情感心理尚未成熟,在日益复杂变化的环境中面临的诸多诱惑和挑战,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对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移动互联网成为舆论斗争主战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转换

2018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的网民达到8.0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7.7%,其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4.8%;手机网民规模为7.88亿人,占比达98.3%;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6.6亿人,其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到6.31亿人,占手机网民的80.1%;微信朋友圈、QQ空间的使用率分别为86.9%、64.7%,随着短视频等技术的发展,微博在粉丝互动和内容分发等方面的价值进一步凸显,用户使用率达42.1%。由此可见,新媒体的互动性、便捷性、虚拟隐蔽性、多元化、个性化、传播快等特征使新媒体深受当代大学生的青睐,同时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价值判断、行为方式、语言特点、思维方式等的形成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高效、快捷、多样的积极影响,为掌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动权提供了新机遇。但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新媒体使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成为虚假谣言、错误思潮、反对言论的集散地,使大学生在庞大而复杂的信息洪流中逐渐迷失自我,进而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选择产生迷茫、困惑甚至无所适从,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社会意识淡薄、理想信念动摇、政治观念淡化等问题。

二、新时代我国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采取的对策

(一)完善顶层设计,推进意识形态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各级组织。高职院校党委需清醒地认识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内外部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和面临的严峻挑战,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制度的视角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用制度推动问题的解决。着力完善顶层设计,探索和构建工作制度健全、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分解明晰、考核督查到位、结果运用规范的长效工作机制,推进意识形态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其他校级领导任副组长,全校各部门负责人、党总支书记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组,形成 “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全校上下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强化“一岗双责”,实现“主体责任、部门责任、岗位责任和监督责任”等四个落实到位,按照“责任分解、责任落实、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四位一体的思路,形成抓意识形态工作的合力,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成立学校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研判工作组,实行校内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研判报告制度,定时对师生思想意识动态进行实时摸底,对特殊人群,尤其是有宗教信仰的学生进行跟踪调研。同时,高职院校校党委应适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和听取阶段性意识形态工作汇报情况,深入了解师生需求和思想动态,尤其是在重大敏感时间节点或遇到重大舆情热点问题时,要召集相关部门对学校意识形态形势和苗头性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做出针对性处置。

(二)强化价值引领,营造强大的主流思想舆论

为有效抵御和防范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高职院校要将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教育主题,特别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做大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通过持续开展理论、舆论工作,实现“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的化学反应。

一方面,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深入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持续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实践,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牢牢把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掌握新媒体形势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规律, 推进校园传统媒体与“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大宣传格局,通过微电影、微宣讲、微视频、社会实践等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校园故事,传播校园声音,提升校园舆论的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三)实行多措并举,打造政治过硬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是学生,关键在教师。面临“00后”高职学生的鲜明特点,需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主导作用,打造政治过硬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意识形态素养。

第一,高职院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打造一支高擎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的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使之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重要课程。第二,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特性和工作内容决定了辅导员工作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因此需要不断加强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其意识形态研判能力、社会思潮的管控引导能力、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传播能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的能力以及统筹意识形态工作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能力。第三,高职院校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过硬、能力过硬的党务工作队伍,按照党政同责要求,不断加强学校、学院党政班子建设,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的领导力和组织力,通过抓“关键少数”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党建工作中,进而辐射到全体师生员工中。

(四)坚持规范管控,构建意识形态教育的牢固阵地

如何利用好“网络新媒体”这把双刃剑是高职院校亟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在“互联网 +职业教育”时代背景下,要坚决把互联网作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念好“守”字诀,切实打好网上斗争主动仗、进攻仗。

首先,高职院校应挖掘网络新媒体在育人方面的正能量,积极唱响网络新媒体的主旋律,切实研究网络新媒体呈现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搭建新的教育教学平台和学生活动平台,创新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及内容,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效力。其次,面对网络新媒体的诸多挑战,高职院校应坚持规范管控。一方面,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如《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管理办法》,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机制,对新媒体平台的管理运行实现责任到人、队伍健全、运行规范;完善网络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网络舆情监控管理办法》《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办法》,购置舆情监控软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和研判,将网络舆情安全风险防控前移。另一方面,提升师生网络安全媒介素养,出台《文明上网行为守则》,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媒体道德与法制教育,使之自觉遵守诸如使用文明网络用语、不浏览非法网站等网络道德规范,营造清朗的校园网络空间。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工作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不工作,爽飞了?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选工作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