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在大学生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2020-02-22 21:17刘昱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0年11期
关键词:贝多芬弹奏乐曲

□刘昱

心智觉知源于佛教心理学,“是从巴利文(Pali, 最初记录佛陀教义的文字) ‘sati’翻译成的英文词汇,意思是觉知(awareness)、注意(attention) 和记住 (remembering)”。“心智觉知被西方心理治疗界采用以后,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它不仅包括觉知、注意和记住这三个精神品质,还包含了不评价(nonjudgmental)和接纳(acceptance)”。拥有觉知不仅意味着对整个环境有清晰的感受,也意味着能清醒地意识到在这种环境下自身此刻的状态,以及如何调整与之相应。在这种状态下,不仅意识层次更高,自身与周围状态更统合,同时也更容易出现智慧与掌控力。之所以将正念觉知等心理疗法运用于钢琴教学之中,不仅是对中国古人操琴的一种创造性运用,也是将钢琴学习纳入生活、审美、心理成长的整体范畴之中。古人将“琴、棋、书、画”中的“琴”作为修身养性的最佳手段,不仅因为音乐本就具有和谐的特质,对人的身心有极大的影响,也因为习琴与为人有相通之处,内心状态极易在演奏中体现。因而,在音乐与练习的过程中更容易达到天人合一、人琴两修的最高境界,借孔子所言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进而达到古人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在操琴的过程中,真正让内心平静下来的不仅仅是古琴与音乐,更是古人对自身状态的觉知。其中“天”指的就是外界客观环境,“人”指的是主体自身,“合一”则是人与万物的和谐、统合。其实不论钢琴还是古琴,琴永远是器,觉知才是根本。或者说,当人真正进入觉知的状态,做任何事均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不役于物,因为他掌控了自身,清晰自身的状态,并能采取相应的感受与之对应。拥有这种清晰的自我意识与掌控能力不仅对音乐学习非常有意义,对大学生的成长亦有相当价值。

钢琴虽源自西方,却是目前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普及性乐器之一。大学生学琴有诸多优点,比如他们的逻辑思维与理论基础更容易形成,能更快地识谱、理解节奏等基础知识。但在手指活动能力与练习心态方面,却有着与孩子不同的特点:习琴的过程中,大多数成年的学生相比于孩子更难静心,在面对难点时也更容易情绪波动与逃避,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带入多年积累的习气,或者说习惯性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会在演奏中得到呈现。而真正影响他们成长的也正是这些习惯性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如果能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很好破除并建立新的模式,无疑会让孩子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一、觉知的第一层次:对自身状态的觉知

审美教育究其根性是感受力的培养,如果缺乏感知能力,美育将不复存在。只有对生活、对艺术中的美有极强的感受力,才能谈得上美的创造。在钢琴教学中,觉知首先是对自身状态和情感的感知。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对放松没有体会,如何在钢琴弹奏中实现断奏;如果学生不能敏感地感知手的紧张,也就无法调整自身状态。因而在整个弹奏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要保持对自身状态的敏锐度,缺少了这种敏锐度,学习将很难进行,或者说效率非常低。此外,许多艺术家都知道生活与艺术区分开的道理,作为学生则不然,他们很容易将生活中的情绪带入课堂中,对自己在弹奏过程中的状态常不自知,或者较难成熟到将课上课下截然分开。但是如果保持了觉知,清晰自己此刻的状态,如何更为成熟地面对课堂与学习,将是他们成长的重要一环。

作为教师,清晰自身的状态与学生的状态,会让你看到更多音乐之外的东西,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如果老师在音乐教学中仅仅关注学生的演奏与音乐,而不关注学生此刻的状态,以及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状态,就有点类似于西医中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对学生的演奏产生有意义的教学指导。每个学生旧有的思维模式或不良的心智模式不仅对演奏产生阻碍,更对一生的发展产生破坏力。彼得·圣吉曾说:“旧的心智模式如果不去掉,所有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都会碰到‘心智模式’这块隐藏在暗处的‘顽石’。”教会学生觉知,首先得教师有觉知,通过自身的觉知力去影响学生。比如有学生面对难点开始出现不耐烦,固有的对自己怀疑的模式出现,此时他的注意力已经不在乐曲和自身上,明显被习惯性的情绪模式带走。而这个习惯性模式其实是他在多年的成长过程中,在家长的苛责与打压下固化成自我的评价系统。如果教师对此有所觉知,就一定不会指责他的音乐弹得不好,而是看到他自我怀疑与不自信形成背后的原因,听到琴声背后内心的对话,才有可能采取相应的方式与之对话。在讲解乐曲的难点之前,首先需要让学生觉知到的是内心对自己的不够耐心与低自尊的状态,恰恰是这种状态影响了演奏的正常进行。因此,对自己的觉知与掌控在钢琴学习与弹奏中显得格外重要,保持这份觉知,破除旧有模式,不受其影响,看见即是疗愈的开始。

二、觉知的第二层次:对乐曲的觉知

乐曲其实是演奏者的客体,对客体的觉知与把握是习琴中的重要一环,除了了解自身的状态,乐曲传递的是什么情感,对于学琴亦是相当重要。很多同学在习琴的过程中,拿着乐谱不进行分析就直接上手,不去理解作者的情感与创作动机,弹出来的作品味同嚼蜡或千篇一律。有些同学则把自我的表现欲与乐曲的表现力混为一谈,缺乏对乐曲的觉知。

比如一位性格相对急躁,很难静心去练基本功的同学,弹奏时容易自由散漫,追求速度,缺乏应有的基本功却追求演奏家的外在自由与表现力。过于表现不仅让他无法冷静理智地面对基本功练习,也无法进入乐曲与作曲家的情感世界,因自我感觉良好,甚至难以听取他人的意见。或者说他的过度浪漫与散漫个性如果缺乏觉知控制,将影响他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在练习曲环节,我请他自己在练习曲中找一首有感觉且能胜任的乐曲(尊重个性)。他一眼看中了快速手指跑动的58条,说明速度仍是他的追求,让他慢下来、不过于表现显然是他难以接受的。我请他用三分钟考虑自己想要的速度,并自行练习(目标管理与自我管理)。他忙不迭地开始合手,接着就遇到很多问题(问题呈现)。而恰恰遇到问题后才让他慢下来觉知乐曲,并听取老师的意见。这时,我才开始与他分析乐句与隐伏旋律,再讲弹奏的技巧(手腕的落提、突出重音)与训练的步骤(高抬指慢练、突出旋律、加入手腕加速),他慢慢找到了练习的感觉与方法(建立新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也理解了基本功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保护了他的自尊心。

三、觉知的第三层次:与作曲家、作品的共鸣

古人说:“唯乐不可以伪。”你无法表达出你没有体会到的东西。在能清晰地觉知自身状态与乐曲情感之后,作为演奏者其实最为重要的是将自身的状态与乐曲的状态对应起来:借你之手表达作曲者之情。而表达的前提就是觉知作曲者与作品的情感与内涵,在音乐之外、在自己的人生中体悟音乐的情感,用演奏去跨越人与人之间的障碍,达到情感的互通。在演奏中你需要时刻保持自己与作曲家、作品在同一频率,这就是觉知的第三层次。

比如,某同学弹奏贝多芬的《第八“悲怆”奏鸣曲》,很难表达出创作者从痛苦到奋进的决然。就演奏技术而言,手指能力可以胜任;就思维层面而言,她也了解贝多芬的故事以及奏鸣曲的创作背景。但在情感层面,因她的自我怀疑而人为制造了演奏的障碍,无法真正进入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与贝多芬及“悲怆”同频。老师与她分析、请她听贝多芬音乐中的呐喊、痛苦、沉沦、奋进;请她来扮演当时的贝多芬,并倾听很多演奏家的演奏分辨谁更像此刻的贝多芬;请她不断地进入到音乐中来感悟贝多芬一生的艰难,除了奋斗还有其他选择吗?她内心的斗志被唤醒,自我怀疑减少,对音乐的觉知与感受推动了乐曲情感的表达,在音乐的世界里成为贝多芬,或与之共情,达到了用乐补心、以乐修身的目的。

觉知在我们的意识中犹如一位“观察者”。这位观察者不执着、不评判,对自己和外境保持适中的超然、客观认识与觉察。觉知自身,是通过演奏更客观地了解自身的习惯性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做到以乐观心;觉知音乐与情感,通过音乐与音乐家的魅力与作品的情感影响自身,做到以乐修心,在音乐中推动人格完善。同时,觉知也让教师对教学、对学生、对自己有更多了解,也更容易处在当下,产生更多灵感,使教学产生更大的效果。

猜你喜欢
贝多芬弹奏乐曲
亦远亦近贝多芬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一本可以用钢琴弹奏的中国民歌——鲍蕙荞序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悲伤的乐曲
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