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总目录

2020-02-22 22:15
社会主义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云南攻坚高质量

导 言

开创边疆治理新局面 □李 平/1—1

打一场人民“战疫” □李 平/2—1

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李 平/3—1

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陈 豪/4—1

确保大项目建设见成效 □李 平/5—1

向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李 平/6—1

心有所信 方能行远 □李 平/7—1

伟大思想指导伟大实践 □李 平/8—1

立足新坐标 激发新动能 □李 平/9—1

学习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 □李 平/10—1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李 平/11—1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李 平/12—1

重要文稿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1—4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

境界 □习近平/2—4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

上的讲话 □习近平/3—4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4—4

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习近平/7—4

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8—4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9—4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11—4

重要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

展的意见 □/1—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

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1—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

全面小康的意见 □/2—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4—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

制的意见 □/5—4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公报□/8—7

特别策划

如何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何祖坤/1—13

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边疆治理效能” □张瑞才/1—16

加快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 □李 诚/1—18

优化边疆治理体系 提升边疆治理效能 □谢和均/1—20

构建云南边境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陈明珍/1—22

推进边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治理 □李 达/1—23

昆明市积极探索社会治理的制度和机制 □丁武超/1—25

不断提升昆明城市综合治理水平 □沈惠文 管红宝/1—27

推动云南边疆社会治理现代化 □贺庆红/1—29

中国共产党战无不胜 □云理轩/2—12

中华民族“大考”必胜 □云理轩/2—16

让制度优势在“大考”中彰显 □云理轩/2—17

凝聚气壮山河的中国力量 □云理轩/2—19

打通抗疫宣传“最后一公里” □云理轩/2—20

党员干部危难时刻要豁得出去 □云理轩/2—21

在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同时巩固脱贫成果 □郑宝华/3—10

巩固产业扶贫成果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李学林 董晓波/3—13

“六个抓好”聚焦“三农”工作重点任务 □慕明军/3—15

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金融支持□云南省临沧市政府金融办党组/3—17

打造馨香世界的一流花卉产业 □李永松 孙 燕/3—19

汇聚“七力”彻底解决深度贫困问题 □杨忠艳/3—21

坚决打赢云南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 □吴 璟/3—23

健全基层治理体系 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梁 园/3—25

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方案 □云理轩/4—11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再动员再部署 □云理轩/4—14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张体伟/4—16

维西县运用“七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谭 鑫/4—18

“四个不摘”收官“五个抓手”起步 □李长平/4—19

在基层一线锻造脱贫攻坚铁军 □吉向阳/4—21

深化东西部帮扶协作 携手决战脱贫攻坚 □吴 玲/4—22

“八个协同”推动脱贫与振兴有效衔接 □杨俊伍/4—24

稳固提升脱贫成效 坚决打赢收官之战 □郑欣峰/4—26

坚定信心补齐短板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梅长青/4—28

统筹实施基建投资 拉动经济平稳发展 □韩 博/5—7

加快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赵敏鉴/5—9

全力构建云南水网“主动脉” □黄光国 陈 辉/5—11

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战场□赵晓彪 施小梅/5—14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旅游发展 □马建宇/5—15

抓好九湖保护治理系统工程建设 □李玟兵/5—17

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补齐经济发展短板 □云理轩/5—18

“双十”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杨俊伍 乔召旗/5—20

云南实施整族脱贫方略的实践探索□云南省社科专家脱贫攻坚调研组/6—16

宁蒗县挂牌督战亟需解决的问题□云南省社科专家脱贫攻坚调研组/6—18

云南石漠化片区脱贫攻坚的实践路径□云南省社科专家脱贫攻坚调研组/6—20

通过实施教育扶贫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云南省社科专家脱贫攻坚调研组/6—23

云南沿边地区脱贫攻坚的实践经验□云南省社科专家脱贫攻坚调研组/6—25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关键在人 □王正林/6—27

探索建立六项机制 稳定脱贫后续发展□聂金辉 王 远/6—28

落实既定目标任务 推进高质量发展 □杨福军/6—30

加快“直过民族”整族脱贫攻坚步伐 □马喜梅/6—32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推进全面从严治校 □杨铭书/7—21

发挥好高校思政课关键课程不可替代作用 □李永勤/7—23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 □马志宇/7—25

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张光雄/7—27

坚定不移加强党校思政课建设 □黄 晨/7—29

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道德建设 □邓成甫 任仕暄/7—31

守正创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岑云英/7—32

发挥思政课教学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刘 薇/7—33

坚持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导向 □高 翠/7—34

高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杨正权/8—9

用伟大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李加坤/8—11

集中彰显时代、理论、实践、世界意义 □黄小军/8—13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字振华/8—15

深刻把握理论创新的五大重要导向 □刘雪璟/8—18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开创云南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赵修春/9—8

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业 加快云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洪正华/9—11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董保同/9—13

聚焦重点 健全机制 推动云南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赵晓静/9—15

加快建设云南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共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经济处/9—17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张体伟 李永松/9—19

弘扬“西畴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蒋 俊/10—4

以过硬本领践行“西畴精神” □陈晓辉/10—7

新时代“西畴精神”解读 □左安嵩/10—9

立足学校思政课讲好西畴故事 □任祖云/10—11

弘扬“西畴精神”赓续云南减贫事业 □吴 玲/10—13

把“西畴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王超品/10—16

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影响世界 □陈 理/11—8

理论与实践的转化深化是大众化的根本 □颜晓峰/11—10

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讲好 □欧阳英/11—11

新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陈培永/11—1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与大众化 □郝立新/11—15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 □杨正权/11—17

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理论学习宣传创新 □张瑞才/11—19

学习宣传研究新思想要走深走实 □欧黎明/11—20

以艾思奇为榜样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孟亚凡/11—22

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抓发展谋未来的始终 □黄小军/12—4

让五中全会精神落地生根 □张小良/12—7

深刻理解五中全会《建议》的“六个新” □欧黎明/12—9

五中全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 □阮金纯/12—11

五中全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王海云/12—14

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 □吴 莹/12—16

按照五中全会决策部署 编制县域“十四五”规划□常于忠/12—18

云南要努力成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王传发/12—19

提升“引领”性 实现文化强国 □张 悦/12—21

书写新时代昆明文化建设新篇章 □马 兰/12—22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把理论学习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 □朱 勇/1—30

在干事创业中践行初心和使命 □赵 薇/1—32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承前启后推动昆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王砚蒙 田东山/2—36

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重要论述 □刘 俊/2—38

良法是发挥善治职能的前提 □王方渝/2—40

牢记育人育才初心 勇担立德树人使命 □刘永钦/2—42

利用生物多样性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李 元/2—43

强化“四重效应”建设“首善之区”□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文明办/2—45

民族团结进步旗帜在彩云之南高高飘扬 □云理轩/3—34

让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成为云南的标配 □云理轩/3—35

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云理轩/3—38

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3—40

推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绿色发展 □李正亭/3—41

发挥招商引资在议程创新示范中的作用 □陆永波/3—43

怎样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 □赵 林/3—45

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查 富/3—46

不断夯实党在边疆执政的组织基础□中共云南省临沧市委组织部/4—40

正视稳增长严峻形势 完成好发展目标任务□瓦庆超/4—41

在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杨光旭/4—43

持续推进边疆农垦事业改革发展□云南省临沧市农垦局党组/4—45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创新发展 □李 诚/5—28

乘势而上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朱宏春/5—30

唱响民族团结进步共同发展主旋律 □白兆林/5—31

建设沿边对外开放的前沿节点□中共云南省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工作委员会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5—32

围绕总目标聚力乡村“五个振兴” □李淑娟 李锦瑜/5—33

凝心聚力推动大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陈 坚/6—4

奋力建设云南高质量可持续财政 □张岩松/6—7

全力攻克最后堡垒 彻底挖掉“贫困大山” □纳云德/6—9

深化保山市情认识 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赵德光/6—11

综合整治人居环境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张小良/6—12

元江干热河谷农业提质增效的思考 □封志荣/6—14

用新思想指引打造“精彩”临沧 □杨浩东/7—6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最美丽省份建设 □张纪华/7—8

推动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升级 □赵瑞君/7—9

厚植生态文明理念 做好绿色发展文章 □张昌山/7—11

以大开放促进云南大发展 □杨绍成/7—13

以“五个新巍山”建设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常于忠/7—15

着力完善新型社区主体功能 □李长平/7—17

坚持基层党建与治理联建双推 □杜清祥/7—19

让苍山洱海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杨加方/7—20

推动社区矫正法在云南全面贯彻落实 □商小云/8—20

保护治理守护好阳宗海一泓碧水 □郝国栋/8—2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奏响民族团结进步的云南乐章□魏 宏/8—24

持续发挥政策效应 确保市场主体地位 □夏安玲/8—26

新理念代替老理念 改革路拓宽发展路 □万国萍/8—29

紧扣职能做实妇联工作 □唐永春/8—30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云理轩/9—29

迈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坚实之路 □张剑萍/9—32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普及社科知识 □王 毅/9—34

以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云南“六稳六保”□罗光洁 王 焱/9—36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 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陈昌砚/9—38

倾力打造山地特色美丽县城 □罗 舜/9—40

让巍山乡村振兴搭上大理新区建设“快车” □李 欣/9—41

“四个突出特点”是云南高质量发展的决策依据□杨正权/10—29

发挥辐射中心建设的区位优势 □董礼书/10—32

推动县域和边合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蒋世良/10—34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攻坚克难奋勇向前 □云理轩/10—3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宗旨□任仕暄 李 雪/10—39

“美丽”正成为云南一张新的靓丽名片 □李正亭/10—41

牢记总书记嘱托 推动高质量发展 □韩开柱/11—30

营造良好的边疆治理国际人文交流环境 □黄 颖/11—32

在发展生态特色产业上下功夫 □宋正垠/11—34

正确认识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李 昶/11—35

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 □穆 星/11—38

找准临沧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着力点 □何强宇/11—40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张宪伟/12—24

新时代党管农村工作的根本遵循 □李长平/12—26

围绕“三聚焦”决战脱贫攻坚 □孟定双/12—27

构建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李曦淼 杨永琴/12—29

突出抓好“两个重点”建设滇西博南重镇 □姚树荣/12—31

深化志愿服务工作 助推文明城市创建□杨 诚 高菱翼/12—33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让思政课在回答时代之问中“火起来” □李育全/1—46

七条举措推动核桃精深加工产业发展 □王利伟/1—48

加快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利用 □何强宇/1—49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提升普法工作效能 □陈迤权/1—50

发挥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保障作用 □刘德仕/1—52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学贵有常 又贵日新 □何祖坤/9—21

研究构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体系 □陆选荣/9—24

做新时代坚定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 □刘稳权/9—26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助推昆明经济社会发展□黄 晨/9—28

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 □周 云/10—18

坚持新发展理念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马金书/10—19

科学构建铸魂育人机制的实践探索 □徐显敏/10—21

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 □李长平/10—23

守住民族“根”和“魂”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王宣文/10—25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杨 晶/10—27

永葆党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云理轩/11—24

依靠学习 走向未来 □白亚鹏/11—26

学以致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徐惠琼/11—28

理论辅导

推进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韩保江/2—22

加快构建云南对外开放新格局 □陈利君 宣 宜/2—25

绘制2020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 □陈 辞/2—27

走好具有云南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郭树华 裴 璇 俞佳立/2—29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点 □李鹏飞/2—31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黄云平 杨 丹/2—33

创新和开放双轮驱动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夏安玲/2—34

从五个维度看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 □陈培永/3—26

做好中国制度和治理的研究和传播工作 □苏长和/3—28

推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刘沧山/3—31

正确理解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尹丽静/3—33

深刻把握丰富内涵 准确领会精神实质 □云理轩/4—30

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云理轩/4—33

坚定不移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云理轩/4—35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统领性制度 □张光雄/4—38

把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科学方法 □云理轩/5—22

把脱贫攻坚经验运用于乡村振兴 □王国忠/5—24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深化中缅“胞波”情谊□丁 工/5—25

全面落实机关综合部门从严治党责任 □王振华/5—27

坚定不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杨基燕/6—34

制度自信的历史和理论及实践逻辑 □王 浩/6—36

在疫情防控中借势用力做好思政工作 □李世碧/6—38

从两大奇迹深刻认识“中国制度”显著优势 □欧黎明/7—35

用最严密的法治体系保护生态环境 □魏 宏/7—37

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中共云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8—31

一体推进“三不”机制的着力点 □何天华/8—33

提质增效加强社科期刊思想阵地建设□蒋 敏 沈 艳 李建宏/8—35

筑牢思想舆论阵地 凝聚改革发展动力 □张 军/8—37

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王晓卫 王大林/8—39

不断推进宣传工作制度建设 □李汶娟/9—43

打牢治理相对贫困的思想基础 □杨永琴 李曦淼/9—45

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包兴荣/10—43

理解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缪 雨/10—45

提高基层党建质量的哲学向度 □刘轶飚/10—47

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内在逻辑□中共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信息处/12—34

把握核心要义 做到知行合一 □缪应纯/12—37

新时代社会治理理论的四个维度 □李 达/12—39

专题调研

开展“六大一微”活动 锻造过硬宣传铁军□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调研组/1—34

推动工会工作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一)□云南省总工会课题组/1—36

民营企业党建怎样与生产经营相互促进□中共云南省永胜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1—38

扎实推进党校科研管理改革创新 □白亚鹏/1—40

提升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能力□詹筱媛 郑欣峰/1—42

彝族仪式感对培育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杨建林/1—44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调研组/2—46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郑继承/2—48

“宾弄赛嗨”的帮扶功能及范围拓展 □张新立/2—50

驻县定点扶贫工作怎样发挥最优效能 □魏高明/2—51

基层社区青年就业形势及应对措施 □和喻玲/2—54

推动临沧交通运输事业跨越式发展 □欧再国/2—56

提升云南人民文化权益获得感幸福感 □张睿莲/3—48

“12345”方法步骤推进永德脱贫攻坚□中共云南省永德县委/3—50

如何推进县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共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委宣传部调研组/3—51

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中共云南省澄江市委宣传部/3—53

加强市县政协“两支队伍”建设 □董礼书/4—46

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提升人大工作水平 □马伟军/4—48

德昂族跨越发展的制度保证 □张国平/4—49

用科技引领和支撑云茶产业快速发展 □何青元/5—39

探索职业院校“双高计划”建设机制 □曾昌锦/5—42

“五聚焦”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尤 雅/5—44

加快推进自贸区昆明片区高质量发展□中共云南省昆明市委党校课题组/6—39

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要在三个维度上下功夫□王方渝/6—42

用科学治水方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洪立云/6—43

做好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工作 □王永华 张 英/6—44

注重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研究 □高 涛/6—45

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跨境旅游发展中心 □明庆忠/7—38

丽江文化旅游产业基础与拓展空间 □杨宝琼/7—40

以“四个先行”推动口岸开放“五通” □周永智/7—42

守住食品安全的层层防线 □冯朝睿/7—43

深入推进玉溪市美丽乡村建设 □房千淇/7—44

以强化监督压实管党治党责任 □王嘉玲/8—4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绘就抚仙湖山水田园画卷□陈 斌/8—43

滇池治理须再接再厉不松劲 □张乃明/8—45

在马克思主义城市哲学中寻找答案 □马 超/8—47

选准思政课改革创新着力点 □王 浩/8—49

加快构建云南现代化经济体系 □申 珅/8—51

学习践行“枫桥经验”构建网格治理体系 □张小良/9—46

校地携手共谋生态产业化良策 □刘永钦/9—48

课内课外齐发力“三全育人”谱新篇 □孟 义/9—50

把握好中心组理论学习运用规律 □魏丽萍/9—51

走好具有云南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云理轩/10—48

聚焦五大振兴 筑梦小康大理□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调研组/10—50

积极探索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 □武咏健/10—53

凝心聚力推进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建设 □谷吉华/10—55

深度贫困地区巩固脱贫成果的对策措施□中共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委政策研究室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11—46

发挥统战工作优势 探索社会治理途径□中共云南省临沧市委统战部/11—49

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时代答卷” □陈丽芬/11—51

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张春晓/11—52

厚植文明沃土 劲吹文明新风 □李 梅/12—41

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郝国栋/12—4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晋宁实践 □储照芳/12—45

发挥学术期刊思想引领和舆论阵地作用 □徐绍华/12—48

以体系建设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创新活力 □马雄飞/12—50

发起脱贫攻坚总攻战

构建防止返贫和分类稳定预警帮扶机制 □郑欣峰/5—35

落实“清零”措施 打赢脱贫收官战 □任峻宏/5—36

踏实走稳农民持续增收之路 □罗景学/5—38

直播“带货”要带出发展新思路 □李鹏飞/7—46

云南咖啡在特色产业链中的作用探析 □张丽英/7—48

一鼓作气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焦 林/11—42

积极探索生态产业扶贫长效机制 □肖 迎/11—44

发现·求证·争鸣

学习医学伦理 涵养仁术善心 □张健皎/2—58

金沙江上金龙桥 □李世明/2—59

银江奇观传说 □张海燕/2—60

《儒林外史》与永胜方言 □周荣新/5—51

拜谒巍山西边大寺 □陈 泽/5—53

构建中国—南亚东南亚防灾减灾体系 □聂选华/6—47

推动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 □吕琼梅/6—48

民族类高校党工学联动机制探析 □李英震/6—50

大同思想与郑和文化 □刘仁杰/9—53

为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提供精神动力 □黄东岳/12—52

视点·读书·美篇

一部从政治伦理视角研究执政理论的党建专著□任新民/1—53

读书的“四个层次” □彭 斌/1—54

银杏村的银枝金叶(外一篇) □周荣新/1—56

流淌的红色基因 □罗炳辉/1—57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郭大烈/3—54

程海湖畔凤凰花 □李梦游/3—55

研究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力作 □左安嵩/4—51

诗意依拉草原 □洪耀辉/4—53

望春 □双春天/4—54

学习身边时代楷模 激励师生学农爱农 □李永能/5—54

大理的云 □彭 斌/5—55

茶香四溢无量山 □左中美/5—56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建立40年成绩斐然 □黄小军/6—51

为何如此倾力 只因爱得深沉(上) □杨晓敏/6—54

云师大思政教育的继承和创新 □柳榜华/6—56

大力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普及与传播 □赵 娟/7—49

为何如此倾力 只因爱得深沉(中) □杨晓敏/7—51

从云南党史和革命史中汲取精神营养 □王思慧/7—52

为何如此倾力 只因爱得深沉(下) □杨晓敏/8—59

大同思想与郑和文化 □刘仁杰/9—53

工作研究

县级融媒体建设应树立用户思维 □尹永全/1—58

探索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可行路径 □苏海莎/1—60

加强舆论监督 守望公平正义 □易 晖/3—56

守正创新做合格党刊编辑 □张 霞/3—58

如何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杨立光/4—55

加强思想淬炼 掌握“看家本领” □谭一城/4—56

加强乡(镇)党校建设的思考 □纳惠敏/4—57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宣传策划工作 □陈 文/5—46

把握好党校办公室工作的一般规律 □王朝卿/5—47

切实提升舆情信息工作水平 □朱 虹 李燕梅/5—48

强化基层党支部组织力 □陈升党/5—49

重视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 □唐艺嘉/5—50

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的作用 □龚成杰/6—57

高校国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王 坦/6—58

党建与创文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进□中共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办公室/7—54

如何让“互联网+党建”取得“1+1〉2”的效果□谢 炜/7—56

提升素质打造全能型新闻人才 □刘同毅/7—57

创新优化基层人民银行人力资源配置 □尧蔚然/7—58

在践行“四力”中讲好典型人物故事 □左 超/8—52

科学处理应急管理“防”和“救”的关系 □陈宏伟/8—54

建好用好县级融媒体现场云直播平台 □尹永全/8—56

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实践探索 □杨家晔/8—58

努力增强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本领 □李丽梅/9—55

探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培训新路径 □孙绍祥/9—56

守正创新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 □唐 炜/9—58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亟需加强人才培养 □朱东然/9—59

改革和完善制度体系 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中共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委组织部/10—57

做好边疆民族地区舆情信息工作 □唐 伟/10—59

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战略导向性 □龙 怒/11—54

加快云南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施东琦 于 莎 金罗艺/11—55

“文明单位”要带头实施“7个专项行动” □杨惠瑗/11—57

提升“四力”增强本领 □谭雅竹/11—58

把《条例》贯彻到新闻舆论工作全过程 □姚 宏/12—54

发挥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带动示范作用 □赵 洁/12—56

坚持以文化人 培养时代新人 □尚兴丽/12—57

思想新语

在风险挑战中化危为机 □云理轩/3—59

农时贵如金 耕地不能歇 □于文静/3—60

一鼓作气攻克最后堡垒 □黄小军/4—58

把工作做成有生命的 □彭 斌/4—59

敲准宣传工作“鼓点” □郭晓斌/4—60

边疆民族一跃跨千年 □刘林华/5—57

保持昂扬的攻坚锐气 □罗 臻 朱兴洞 刘 军/5—58

以百姓之心为心 □袁进宝/5—59

享受平凡的阳光灿烂 □李建奇/5—60

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事 □高清华/6—59

提升党在农村基层组织力 □陈 宇/6—60

全面小康要盯着“长板”补“短板” □苏晓洲 刘良恒/7—59

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 □杨文忠/7—60

以工匠精神推动职业学校基层党建工作 □张 鸿/8—60

宣传干部之“说” □彭 斌/9—60

誉不虚出 祸不索人 □何天华/11—60

青年干部应努力养成好习惯 □阿泽新/12—58

解放思想须破题 □袁进宝/12—59

乡村振兴要“有才” □杨文忠 王俊程/12—60

猜你喜欢
云南攻坚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云南邀您来“吸氧”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