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读本的意义探究

2020-02-24 19:45萍,王
昭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读本读物心理学

杨 萍,王 梦

(1.昭通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昭通65700;2.昭通市幼儿园,云南 昭通65700)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实现“中国梦”是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共同追逐的目标。中国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的传统中,每一个老百姓,每一个家庭的美好生活往往都与孩子是否健康快乐的成长成才密不可分。幼儿能否得到良好的教育,如何教育好幼儿是每一个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以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的积极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涉足这一领域试图创新和突破现有的心理学研究模式。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类自身存在的潜能和一些有积极价值的品质。它并不绝对的否定病理学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吸收了传统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去研究人的潜力与创造力,这一理念正强调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用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助于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的成长过程,对于幼儿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

在CNKI中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从1982至今,共计检索出1192篇文献。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文献关注度逐增加,且上升趋势以2010年为转折点,大部分文献是在2010年以后发表。这些研究大部分关注的幼儿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衡量标准和目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突出问题和举措以及关于特殊群体的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研究直接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词查找现有的书籍读本,主要收集到了6本资料:郑雪2006年编写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书籍的编写从专业的角度介绍了幼儿心理问题的干预方法以及各种理论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方法;刘文2008年编写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该书主要凸显出的观点是“防范于未然”以及强调了家长与教师在幼儿抚养中的重要作用;徐德荣,徐蓝虹,邵静芬2008年编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互动40课》从教育教学实践的角度,提供了40个现成直接上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范例;张大均、刘衍玲2012年编写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从树立观念、发展智能、培养习性三个方面展开编写的。许思安2013年编写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务》,饶淑园2013年编著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都是针对当前幼儿的常见现象或问题提出相应有效的干预举措。

综合分析发现,现有的研究大部分是从四个方面展开的:第一,界定幼儿心理健康;第二,研究幼儿心理的突出问题;第三,探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第四,幼儿心理的研究文献分析研究。收集到的书籍大多是从专业角度探讨幼儿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并且针对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介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大多是传统心理学的一种消极取向的研究成果。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相对于铺天盖地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有关研究来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是一片正在被开垦的处女地,图书市场相关参考资料非常少,尤其是直接针对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家长或者理论知识较少的幼儿教师的参考书籍更是非常稀缺。

二、研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读本的意义

(一)我国幼儿教育发展呼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2015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进行修改,其中就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八条:“国家制定学前教育标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构建覆盖城乡,特别是农村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为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把健康放在了教育内容的第一位,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1]我国的幼儿教育由于国家政策的引领,正经历着量的需求增大的同时亟待着质的改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正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科普性读物意在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关心有关问题的读者普及科学知识,可教给实用的方式技巧,开阔眼界,培养兴趣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读本作为科普性读物可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的发展。

(二)幼儿自身的发展需要抚养者或教育者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

个体进入到幼儿期后,幼儿的活动不再局限于家庭,他们开始接触社会,在不断地接受新环境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去适应各种矛盾冲突情境。幼儿身心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幼儿不断成长,同时也容易带来身心发展的失衡。幼儿期作为个体身心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幼儿需要获得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自己的先天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幼儿期是人生的开端,幼儿在初步社会化的过程中,其认知、情绪、个性、行为等方面能否获得正确的引导,各种积极的品质能否顺利地培养起来与其今后的发展关系极为密切。幼儿自身的发展需要其抚养着、教育者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且掌握科学的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方法。因此,与之相适应的科普性读物的研发在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的工作中是非常有必要和意义的。

(三)优质的家庭教育需要多渠道的科学教育信息

每个有责任心的家长都高度关注如何使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的问题。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并不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也引发了诸如经常打骂孩子、管教不一、娇惯孩子等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大部分幼儿家庭教育都是经验式的或者处于盲从状态。随着时代的更替发展,社会物质、文化的提高,“全面二孩”时代的到来,80后、90后的新时代的家长们的育儿观也在发生着改变,一方面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优质的幼儿园教育,另一方面自己也在不断学习,试图通过自己的教育使得孩子健康的成长。对自己孩子身心健康的关注会促使他们去寻找相关的指导,现在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大多是专业学科研究成果,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阅读起来存在一定的障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科普性的读物无疑会成为这些家长们获得维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最佳渠道。

(四)幼儿教育的师资现状需要浅显易懂的读物帮助提高专业水平

我国幼儿教育师资的培养仍然遵循着综合性教育的观念,因此大部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培养深度是不够的,许多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幼儿阶段,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重要他人”之一,幼儿教师对幼儿身心健康的作用不言而喻,幼儿园和教师现存的一些不当的行为无形中会给幼儿心理健康埋下祸根。幼儿教师持有积极的健康观念,具备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的能力是现代教育对幼儿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但是对于一些理论水平不高的幼儿教师来说,他们更需要一些浅显易懂的读物帮助他们获得有关幼儿心理健康的知识和具备操作性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指导维护幼儿心理健康。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读本的意义

传统的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研究报告或者书籍读物大部分是从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塑造与矫治的视角出发进行研究或者编写书籍,是一种病理性的消极心理学研究取向,易导致忽视幼儿自身存在的一些积极价值。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读本,将幼儿成长过程中在认知、情绪、个性、行为等方面的积极品质展现给我们的家长、幼儿教师以及其他关心幼儿发展的读者,并将实现这些积极品质的方式方法介绍给大家。读本中强调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给他们创造积极的精神,提供积极的机会,肯定积极的价值,使幼儿在感受积极的过程中,塑造起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并最终获得一种积极的成长力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可创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科普性读物意在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关心有关问题的读者普及科学知识,教给实用的方式技巧,开阔眼界,培养兴趣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读本的实践意义主要突显在以下三点:第一,可以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实现从病态、消极的心理学取向转向积极阳光的价值取向。第二、可以拓宽我国幼儿素质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为关心幼儿教育的读者展现幼儿积极的心理品质,并给家长、教师提供有关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方面知识和可操作性强的方式方法。第三,读本将具有可读性强、指导性强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以很好地推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并且使读者具有获得感。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本身作为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实现幼儿心理素质教育必须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不断地探究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因此研究构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读本可为我国幼儿的素质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参考,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读本读物心理学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中国城市运营 地产首脑读物 房地产导刊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