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视角下民参军企业成长路径研究

2020-02-24 16:31姜宝山孟迪
科学与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扎根理论资源整合

姜宝山 孟迪

摘要:军民融合发展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的必由之路。本文选取3家案例企业,构建出资源整合视角下民参军企业成长路径模型。主要采用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方法,使用ATLAS.ti8作为辅助工具,对模型进行初步构建。归纳出企业创立、市场进入、业务扩展、产品引领、企业成长五个核心范畴。通过分析认为,民参军成长路径具有共性,都表现为由低成本制造到高端产品定义,但不同的民参军企业快速成长的阶段不同,资源整合能力为成长性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提出民参军企业成长的要素和路径。

关键词:资源整合;民参军;成长路径;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F426.48;E25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20.01.01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基金项目:沈阳市科协国家思想库(2018skxzd)

0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后,国际军事竞争愈加激烈,国家国防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挑战。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将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政策和体系就开始逐渐完善,为我国军事工业和国家发展指明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军民深度融合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军工技术和高端装备的发展,是兼顾国防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京东、顺丰的无人机就在后勤领域的国防项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使得国防成本大大降低。据《2018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2018年有237家国内民营企业进入榜单,较2017年有了15.6%的增幅,成长势头显著。截至2017年3月,在国防科工局批准的2000多家拥有许可证的单位中,民口单位所占比重超过2/3,在无人机、VR和机器人等领域的研制配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越来越多的民口企业可以生产技术过硬的产品,许多企业在电子、信息、新能源、先进材料等重要领域的技术和研发超越了军工企业。因此,民参军企业的良性成长能够促进产业演化和经济增长,在经济与国防的良性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

实践和理论上的研究不足限制了我国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民参军企业的发展问题受到了空前未有的关注。在民营企业资源相对稀缺的特点下,不少民参军企业表现出了不同于其他企业和传统管理理论的行为特征。因此,探讨民参军企业内在成长规律,总结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为民参军企业的成长路径的选择提供必要的指导,已成为近年来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选取3家民参军企业作为案例,基于资源整合视角,运用扎根理论,通过访谈、资料编码对我国民参军企业的成长路径进行研究。这一过程可以使我国民参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思路,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1文献回顾

资源基础理论指出无论是有形资源还是无形资源,任何企业都是组织中的资源在积累过程中生成的产物。在企业内部结构中,当其掌握一些关键的资源时,可以将企业异质性资源转化为企业的核心能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宋洋[1]基于高新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资源基础影响着研发投入。罗逾兰等[2]通过对科技企业进行研究,认为企业根据自身资源、能力和关系组建或嵌入联盟网络获取外部资源,进而影响企业发展路径的选择。以企业外部为研究视角,茹璟[3]的研究也表示企业仅仅有内部获取资源的能力是不够的。随着对该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具备竞争优势企业的核心资源需要具有异质性,无法被竞争对手复制。这种资源包括内部和外部[4]。

现有研究成果对资源整合能力概念的界定主要从知识吸收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和动态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基于知识吸收能力角度,苏敬勤等[5]认为创业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着资源行动与外部资源情境的匹配问题,随着资源情境的变化,组织资源行动也会进行改变,通过对企业的案例分析指出知识的整合能力在企业内部表现为资源整合、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三个方面的知識学习,而在企业外部则集中表现在外部资源的获取能力方面。基于资源获取能力角度,易朝辉[6]认为,为了持续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创立者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的可利用资源,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赢得竞争优势。基于动态能力角度,张均强[7]在对百度公司成长的案例研究中发现,企业的动态能力具有多样性,在成长期互联网企业需要经过“自主探索(探索期)→独立认知(发展期)→合作摸索(震荡期)→当下认可(成熟期)→探索释放(平衡期)”这一动态资源整合过程,进而使企业具备充分且高效的使用资源能力。

“民参军”指的是民口企业或民营资本进入军工行业。纵观历史长河,从农耕时代的“执犁铸剑”“藏兵于民”“耕战合一”,到信息时代各国的“以军带民”“以民掩军”“军民两用”,各个国家政权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将民口发展投入国防建设以降低财政负担[8]。在随后的研究中,潘悦等[9]认为当前我国军工行业发展过程中,军民融合合力尚未形成、“民参军”壁垒较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军工统计与军工发展诉求不匹配等问题成为牵制民参军企业成长的关键问题。黄朝峰等[10]通过对湖南省长株潭等地的民参军生产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指出民口企业在新领域、新产品上有一定优势,企业需要结合自身优势,规避不足,主动接近需求,用技术创新为切入点进入军工科研生产。刘敏和常豪杰[11]对16家上市企业2008—2013年财务数据进行调查,对国有军工企业和“民参军”企业经营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民参军”企业在经营效率上比军工企业有明显优势,并指出军工企业存在增长缓慢的问题。湛泳和赵纯凯[12]基于2007—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资本市场、军民融合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概念模型,运用GMM估计法,分析了中军民融合的长期信贷市场,研究指出对“军转民”与“民参军”企业,股票市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债券市场制约了军民融合市场。田富强[13]认为军民知识产权深度融合的激励与竞争机制的本质是重奖、重罚与厚利,提出建立民参军奖励基金来增强知识产权民参军动力。目前很少有学者对民参军企业的成长问题进行足够的探讨。因而本研究在考虑军工行业特殊性的基础上,基于扎根理论,以3家民参军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为民参军企业在成长路径的选择、能力获取以及资源积累等方面提供他山之石。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Strauss et al.[14]认为扎根理论是通过自下而上进行理论构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适合从经验资料中提炼出新的概念和思想,尤其适用于对微观情境进行互动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的操作科学,流程规范,产生的理论稳健且贴近现实[15]。其中程序化扎根理论的方法适合多案例研究,具有规范性。由于研究成果缺少成熟的理论框架而无法提出研究假设,民参军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无法使用定量研究。本文基于现实数据进行理论构建,针对军民融合背景下特定的民参军企业类型与其成长关系进行探索性理论研究,适用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16]。因此,本文采用扎根理论中的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按照一般流程,以调研得到的一手数据为主,二手资料为辅,构建民参军企业成长路径模型,并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民参军企业的成长提出相关建议[17]。

YIN[18]认为多案例研究方法适合对“How”类型的问题进行研究。民参军企业成长路径的探索符合这一概念。多案例研究中一般需要选取3 ~ 8个企业样本进行分析,在研究方面有如下优势:第一,可复制性,能够在多个案例之间反复验证;第二,全面性,对成长路径形成过程的描述更加深入;第三,普适性,通过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外部效度和信度较单案例研究有明显提高。因此使用多案例研究可以为其他民参军企业成长遇到的共性问题提供建议。

2.2案例选取

本研究选取CH集团有限公司(简称CH)、JV科技有限公司(简称JV)和HW科技有限公司(简称HW)。理由:第一,案例企业应为我国典型的民参军企业;第二,案例企业描述应相对详细,能够反映企业发展历程和成长情况;第三,包括民参军企业的种类,确保案例研究的代表性和客观性;第四,案例企业的数量选定为多个,方便进行多案例研究;第五,资料中对案例企业成长路径无关的语句进行删减;第六,案例企业的资料应多元化,易于信息对比和查询[19]。基于如上原则,本文采用多案例多级编码进行研究。对案例逐个分析,分别整理案例企业成长过程和关键事件。案例企业的基本情况见表1。

2.3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收集数据渠道主要是深度访谈、半结构化访谈、二手资料以及现场观察。为避免因访谈对象的主观性误导,采用三角验证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深度访谈的提纲以相关文献为基础进行拟定,主要包括:企业现状描述、企业发展历程、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企业采取的解决方案等。數据收集涉及到的访谈对象共12家企业的32人,除企业高管之外,还接触到多名利益相关企业的基层员工、管理者和政府工作人员。访谈的过程从2018年9月到2019年1月。访谈过程中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提出问题,与受访者形成深度互动。访谈后对内容进行回溯记录,并与受访人员确认,形成一手资料文稿。本研究中二手数据主要来源为:(1)军地网、军民融合网、企业官方网站等相关网站材料;(2)军民融合创新城市和特色城市(青岛、西安、绵阳等)的政府提案与工作报告;(3)知网学术、Google学术、中国学术期刊网、Kluwer、Engineering Village等学术文献;(4)企业内部报纸、书籍和传单等资料。本研究以深度访谈数据为主,二手资料和直接观察为辅,数据整理如表2所示。

3范畴提炼与模型构建

本文将利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对在CH、 JV和HW三个样本企业中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在处理文本数据时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保证整个流程的严谨性,即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选择性编码。通过这一过程对数据资料进行梳理、对比、归纳最后提炼出相关概念,确定主范畴和各个核心范畴之间的关系直至理论饱和,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具体编码流程如图1所示。

3.1开放性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现象、资料与概念的不断比较的过程。为保证分析过程不受已有概念的约束,在客观开放的基础上,要求研究者依据原始数据构建初步代码体系。研究过程中对观察到的现象和访谈资料,按照“贴标签→概念化→范畴化”这一步骤进行概念归类,整理不断出现的概念,进行分类并逐级缩编,实现在性质与维度上的范畴界定。对本文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借助ATLAS.ti 8逐字逐句编码构建研究初始模型。通过对概念的反复比较,最终共提取84个概念和11个范畴。因文章篇幅有限选取CH企业部分编码作为示例,具体编码过程如表3所示。

3.2主轴性编码

主轴编码旨在发展主要范畴及其附属范畴,最终达到理论性完整。通过开放性编码提取出的概念独立性显著,通过主轴编码可以使范畴更具概括性。在开放性编码过程中我们对三个案例企业材料分析提炼得到概念描述,此节中主轴性编码可以将不同样本归纳出的概念梳理出统一的主范畴。运用扎根理论的选择性编码在“原因→现象→路径→中介→行为→结果”将各范畴联结并进一步追寻范畴的内涵。详情见图2。

通过典型范例,最终将11个范畴归类为5个核心范畴,具体归纳为企业创立、市场进入、业务拓展、产品引领、企业成长。各主要范畴、开放式编码范畴和关系内涵如表4所示。

3.3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需要建立所有核心范畴之间的联系。本节需要对84个概念、11个范畴和5个核心范畴进行系统地梳理分析。为起到“提纲挚领”作用,需把握核心范畴之间逻辑关系,借助产生原因分析、形成路径探索,验证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并补充个别归纳不完善的范畴,进而链接核心范畴。最后构建出理论模型。与案例企业的原始资料对比,得出“资源整合视角下民参军企业成长路径”作为核心范畴来统领其他范畴。通过上述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本文将构建的资源整合视角下民参军企业成长路径模型归纳为企业创立、市场进入、业务扩展、产品引领、企业成长五个核心范畴。依据该核心范畴可以概括出的故事线为:民参军企业在市场进入、业务拓展、产品引领等不同价值增值形式的产业阶段,结合自身优势劣势和所处行业地位,通过对内外部资源进行关系整合、市场整合和技术整合三个阶段,持续地研发引进、价值积累,最终重构市场格局,成为行业唯一。具体结果如图3所示。

第一,关系资源整合阶段。创业者在企业成立的最初阶段通过设定企业愿景、公司性质和创始者本身的关系影响企业进入市场的能力和潜力。企业创立到市场进入时期,“活下去”成为企业阶段性目标。创业初衷和领导者关系的不同组合设置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市场进入的潜力,对企业从市场识别向渠道获取这一过程有显著影响。因此认为,企业创立的目标和人的要素通过关系资源整合会影响企业进入市场的能力和潜力。

第二,市场资源整合阶段。企业进入市场后,通过平台对接和企业能力展现拓展其他业务。在选优的原则上,企业需要在与上游企业合作关系上,展现出企业的能力。通过积累信用,建立长期的配套合作,保证渠道的稳定性,进入企业“做大”的阶段性目标。因此,能力展现和市场对接通过市场资源整合在业务扩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技术资源整合阶段。业务拓展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信息资源,通过深挖需求,合作研发成为行业引领者。企业在业务拓展方面累计了大量资金、技术,得到了需求信息,企业目标逐渐由“做大”转变为“做强”。因此,企业通过进行技术整合资源完成尖端产品制造,成为行业引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的技术整合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3.4理论饱和度检验

当新的数据资料不能够改变理论建构时理论饱和,可以停止收集数据。本文利用所选的另外3家企业访谈材料和二手资料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依次进行逐级编码,完成编码分析后,结果均没有形成新的或难以归纳的重要范畴和关系。因此上述构建的资源整合视角下民参军企业的成长路径模型是饱和的。

4民参军企业成长路径分析

民参军企业的成长路径可以采用企业成长的S型曲线表示。根据对三个民参军企业的性质进行划分,整理各个企业的成长阶段和企业竞争力,对资源整合视角下民参军企业成长路径进行完善。

第一,市场进入阶段企业成为配套之一。民参军门槛高,存在“玻璃门”“弹簧门”现象众所周知。因此,新进企业不得不以关系整合为主寻求进入市场。本文认为类似于CH公司的资源型企业在市场进入阶段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优势,通过关系整合能够快速进入业务扩展阶段。而以技术和资金破冰的JV公司和HW公司在早期发展阶段不得不成为其他民参军企业的下游配套之一,作为“二传手”甚至“三传手”的角色积累资源,寻求突破。

第二,业务扩展阶段企业成为局部第一。军民长期处于分离阶段,产品技术要求差距大,生产标准不统一。技术能力不突出成为很多企业难以进入业务扩展阶段的主要原因。CH等大型资源型企业凭借自身资金和研发实力在业务扩展阶段获得快速成长,得到更多需求项目,形成良性循环;JV等中小加工型企业凭借长期与上游企业配套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整合市场资源,资金流逐步稳定,企业规模扩大;HW等小微型研发企业凭借突出的研发能力获取“硬骨头”订单,通过深入合作在各大展会崭露头角,积累了市场资源,企业业务得到拓展,但由于企业资金和规模限制,此阶段成长速度低于CH和JV。

第三,产品引领阶段企业成为行业唯一。CH企业通过与部队多次深入合作,反复交流,深入部队需求,逐步开始联合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针对性设计,通过技术整合“定义产品”,最终形成技术壁垒成为行业唯一;JV在热敏电池方面与上游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多年积累在相关技术方面全国领先;HW在业务扩展阶段后,逐步了解到军方的核心技术难题,通过对信息进行筛选,结合自身技术灵活性和能“啃硬骨头”的技术优势,针对某一难题整合科研企业,进行技术可行性探索,最终研发出对军方有战略意义的臻品,成为民参军小微企业中的翘楚。综上所述,具体路径如图4。

5結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多案例扎根分析,构建了资源整合视角下民参军企业成长路径理论模型,描述了企业的不同阶段“企业创立→市场进入→业务拓展→产品引领→企业成长”的发展路径,阐释了包括关系整合、市场整合、技术整合的资源整合能力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为民参军企业的进入和进化提供一定指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本研究按照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两个维度对民参军企业的类型进行划分。通过对民参军企业实地调研发展,民参军企业大多集中在大型资源企业(CH公司)、中小型加工企业(JV公司)和小微型科研企业(HW公司)。就发展势头良好,业务较为成熟的民参军企业而言,大型资源企业民参军主要是大型国企民口转为军用,体量较大;中小型加工企业民参军主要为了解需求的退伍军人和受军工企业辐射的中小企业参与军品的配套加工,订单稳定;小微型企业由于订单的不稳定导致现金流问题,目前多表现为科技含量较强、技术壁垒较高、产品突出。

第二,本研究认为民参军企业的成长路径具有共同点,具体表现在由低成本制造到高端产品定义。研究表明民参军企业的成长路径为“企业创立→市场进入→业务扩展→产品引领→企业成熟”。在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化问题为资源,方可一展芳华。在市场进入阶段,由于民参军行业壁垒、政府优惠政策和军方需求等存在信息不对等的现实问题,企业管理者能否进行关系资源整合是企业成长的关键;在业务扩展阶段,民参军企业大多已经取得军工三证,达到参军硬性要求,对优惠政策也有所了解,此时管理者适时市场资源整合能为企业带来订单,拉动企业绩效,促进企业成长;在产品引领阶段,企业需要与军方频繁交流,深入了解需求,才能对新产品进行定义。由于产品的技术门槛一般较高,民参军企业技术能力不足的劣势也会显现。为迎合军方定制化需求,企业需要进行技术资源整合。

第三,民参军企业从初创到成熟企业规模不断增加,但增长速度下降。成为局部第一己经不能保证企业快速成长,技术、市场、资本存在多方面挑战,危机四伏。为满足市场需要,需要调整企业机制、加深外部资源合作和深入了解军方需求等,合理利用外部资源以获取竞争优势,构建全产业价值路径的经济生态系统。此外,民参军企业价值路径阶段应持续注意研发与引进,这是实现价值增值规模化效应的保障,也是使企业成为“行业唯一”的硬实力基础。

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本研究虽然提出了资源整合视角下民参军企业成长路径理论模型,但对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升级的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本文只是总结了企业成长路径形成的一般规律,实际中的企业成长路径形成更为复杂,有更多特殊性存在,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宋洋.创新资源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 2018, 12(4): 101-111.

[2]罗逾兰,张阳,唐震. "资源—能力—关系"视角下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路径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 2016(6): 149-156.

[3]茹璟,王欢,任颋.资源能力与制度因素对民营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影响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 37(2): 1-12.

[4]郑烨,杨若愚,张顺翔.公共服务供给、资源获取与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8, 6(4): 105-117.

[5]苏敬勤,林菁菁,张雁鸣.创业企业资源行动演化路径及机理——从拼凑到协奏[J].科学学研究, 2017(11): 61-74.

[6]易朝辉,周思思,任胜钢.资源整合能力与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绩效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8, 36(1): 123-130+139.

[7]张均强.基于动态能力的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成长路径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7(11): 142-151.

[8]姜鲁鸣,王伟海,刘祖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谈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11-26.

[9]潘悦,周振,张于喆.军民融合视角下我国军工行业发展态势及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 2017(3): 80-88.

[10]黄朝峰,彭春丽,曾立.突破重围: "民参军"的壁垒与对策——湖南省长株潭地区民口企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情况调研报告[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3(2): 87-92.

[11]刘敏,常豪杰.军民融合视角下上市军工企业经营效率对比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 2016(2): 188-193.

[12]湛泳,赵纯凯.资本市场发展、军民融合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南开经济研究, 2016(5): 36-54.

[13]田富强.总体安全下军民知识产权融合激励与竞争机制[J].中国科技论坛, 2018(6): 157-164.

[14] Strauss A., Corbin J. M.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0, 77(2): 129.

[15]贾旭东,衡量.基于"扎根精神"的中国本土管理理论构建范式初探[J].管理学报, 2016, 13(3): 336-346.

[16]陈春花,马胜辉.中国本土管理研究路径探索——基于实践理论的视角[J].管理世界, 2017(11): 158-169.

[17]徐娜娜,徐雨森.基于縱向案例扎根分析的后发企业逆向创新实现路径研究[J].管理学报, 2015, 12 (11): 1579-1587.

[18] YIN R. K.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J]. Journal ofAdvanced Nursing, 2010, 44(1): 108.

[19]冯雪飞,董大海.商业模式创新中顾客价值主张影响因素的三棱锥模型——基于传统企业的多案例探索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9): 138-147.

Research on the Growth Path of the Peoples Participation Army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JIANG Baoshan,MENG Di(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Shenyang 110136,China)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development is related to the overall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is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a rich country and a strong army. This paper selects three case enterprises and constructs a growth path model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military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The multi-case research method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is mainly used, and ATLAS.ti8 is used as an auxiliary tool to construct the model. It summarizes five core areas of enterprise creation, market entry, business expansion, product leadership, and corporate growth. Through analysi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growth paths of the civilian squadrons have commonalities, ranging from low-cost manufacturing to high-end product definitions. However, different peoples entrants have different stages of rapid growth, and resource integration capabilities provide guarantees for growth. On this basis, the elements and paths for the growth of the civil war military enterprises are proposed.

Keywords: resource integration;civilian participation army;growth path;Grounded Theory

猜你喜欢
扎根理论资源整合
国有企业发展养老产业的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扎根理论的会展场馆观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物流资源整合模式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