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20-02-25 10:06王延波张纯燕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文明生态

王延波,张纯燕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人民在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丰硕物质成果的同时,也深受生态环境恶化的困扰。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环境的要求与期待愈加凸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人民更多绿水青山、碧海蓝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绿色发展理念[1]。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列入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行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战略地位,也体现了党的民本情怀。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相生,从中汲取有益养分,对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要求能够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但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总体来看,存在转型、监管、观念三重困境,三者交互重叠,成为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障”。

(一)转型之困:接续产业承载力弱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滥觞,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区依托属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形成了资源型经济模式,从而造成产业结构一业独大、畸形发展的困境。在光鲜亮丽的GDP背后,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忽视经济发展结构与质量,不顾自然承载与生态供给能力,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留给子孙的不是遍地财富而是满目疮痍,并非绿水青山而是黑水灰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即从追求数量粗放扩张转变为追求质量提高效率。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不再一味追求高速度,将从依靠要素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增加科技创新的贡献度,更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均衡发展。然而,对于产业结构长期倚重资源的地区而言,转型发展并非易事,一是在承受经济结构调整的短期阵痛的同时又要防范经济下行诱发的社会风险,与以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减量提质为表征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构成双重压力;二是经济结构优化并非朝夕之功,培育并发展壮大新兴接续产业成为关键,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所致的接续产业承载力弱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二)监管之困:禁绝污染源头困难

近年来,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惩治力度,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违规排污行为仍屡禁不止,手段更加隐秘,更有甚者挖深井向地下直接排污水,造成地下水资源严重污染,祸及子孙后代。如,继2013年山东潍坊多家企业深井排污被查之后,2018年4月2日《郑州晚报》报道当地一家金属制品企业直接将污水排入深井内,被查封时已连续排污长达三年之久。同月,央广网报道,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东汪镇南丁曹一村附近的昊汇科技有限公司被查,存在污水直排问题,造成村民从地下抽出的浇地的水都变成红色,令人触目惊心!过度工业化的侵蚀和违规排污行为,导致江河水系、地下水遭到污染,居民饮用水面临严重的安全危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2]首先,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不足,难以规避市场经济体制固有的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盲目追逐利益的增长,合理与长远规划缺位,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对政府官员和企业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唯GDP至上”的单一政绩考核机制在某些地区依然存在,还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再次,环境立法执法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一些执法人员甚至与不法企业结成利益同盟,相互勾结、沆瀣一气,对国家政策阳奉阴违,造成执法监督软弱无力。

(三)观念之困:公众生态意识不强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3]。按人均每天产生1公斤生活垃圾估算,每天将产生约140万吨垃圾,每年的生活垃圾量将超过5亿吨,其中塑料袋等难降解垃圾至今仍在大量使用。另外,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私家车保有量为1.98亿辆[4],大量汽车尾气被排放到大气中。“垃圾围城”、雾霾等城市病愈益严重。近年来,一些城市逐渐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处理,这是减少垃圾污染的科学方法,但由于多种原因尤其是受公众长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导致政策难以有效推行。环保主义者提倡的城市绿色出行方式也未成为集体共识与行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使农村乱丢垃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农业生产中对农药、化肥的过度依赖引发的食品安全危机和耕地质量下降问题依然突出。

人类为满足生产生活所需,对山林树木的过度砍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温升高,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被严重挤压。而且,野生动物遭大量猎杀,已经导致和正在造成一些物种濒临灭绝。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数据,中国穿山甲的数量在过去21年里减少了90%[5],目前在野外已很难发现穿山甲。大量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被摆上餐桌,动物的皮毛成为人类的奢侈饰品。对大自然的过度攫取不仅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更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由于人类食用野生动物感染病毒导致的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曾经在人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恐惧记忆,而2020年初爆发持续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在全球大范围蔓延。两次重大疫情都被舆论普遍认为是自然界和其他生物物种对人类的强烈报复。

近年来,我国公众生态环保意识虽有所提升,但是与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和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相比,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仍不够强,对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破坏的警惕性仍不够高,缺乏为子孙后代长远发展的战略考虑;公众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多数人生态价值观缺位,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尚未真正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天人合一”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笔者认为,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辩证地吸收其积极意义,有助于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新。

(一)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整体性思维,即人和自然是同一的,构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老子最先表达了“天人合一”的观念,他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认为人和天都要遵循自然之道。他还指出“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1)出自《老子·道德经》,认为天地万物终要复归本根,回归生命最初安静的状态,这是自然之道。,体现了万物从自然中来、又复归自然的思想。庄子进一步提出“人与天一也”的说法。北宋哲学家张载在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认为“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2)出自《正儒家蒙·东铭》,认为儒者因明察人性而通达天道,因知天道更加洞明世事人性,实现天道与人性合一之境,儒者通过学习可以达到圣人之境。。这里“诚”指天道,明指“人性”,诚明就是天道与人性的同一,人通过致学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圣人之境。从古人对“天人合一”的论述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和外在的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存在主客之分,人的活动要遵循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天道。

从“天人合一”思想的视域来思考当前资源型经济转型之困,就是要在发展理念上,真正将人和自然资源是统一整体的思想落到实处,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优先地位,经济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出自《荀子·天论》,认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夏桀的暴虐而改变。,要按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绝不能“宁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短期转型阵痛将换来长期人居环境的改善,功在千秋、造福万代。在优化产业布局上,要着眼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以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目标对资源利用进行整体长远规划,严禁私挖滥采,突出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强资源型产业延长链、创新链、增值链建设,提升资源利用率,还要下功夫逐步补齐对环境的历史欠账,加强资源开采区的生态修复。在新兴接续产业选择上,要着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紧跟国内外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强属地废物利用、特色资源开发,大力支持发展特色旅游业、传统手工业、特色农产品等,形成“一地一品”特色产业布局,实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二)法治与德治并重,强化生态道德约束力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中,天并非仅指物质意义上的自然界,还往往被人格化。古人把人的道德关怀倾注于自然之中,“天”逐渐被赋予道德寓意,“天人合一”最终成为儒家学者的终极价值追求。孔子认为天是有德的,人顺应天则有德,若人无德就要“获罪于天,无所祷也”(4)出自《论语·八佾》,指如果违背了天道、不依理行事,祈祷也没有用。,受到天的惩罚。孟子进一步构建了心、性、天合一的体系,他说“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5)出自《孟子·尽心》,认为尽了自己的道德心,就觉悟到了人的本性;觉悟到了本性,就达致知天之境。。这里的心即人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种“道德心”,性内在于心之中,通过彰显人的道德,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知天”之境。《周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名言,以此告诫人们要像天地一样发奋图强、容载万物。儒家还将“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其核心“仁”结合起来,提出“仁民爱物”的思想,把尊重自然、仁爱万物视作人类的崇高道德追求。北宋学者程颢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认为天地万物都应该“求仁”。上文提到的张载更是将天道和人性统一起来,提出“圣人”的道德标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后代儒者最崇高的使命与毕生追求的最高人格境界。

从“天人合一”思想的道德属性出发,化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监管之困,就是要让法治与德治并重。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6]法治从来不排斥德治。《荀子·王制》中写道:“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6)出自《荀子·王制》,认为对那些带着好的想法而来的人就用礼节对待他;对那些怀着恶意而来的人就用刑罚对待他。这里的“礼节”指“德治”,“刑罚”指“法治”。笔者认为,切断污染源头,一是要在法治上用重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7]对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企业要依法严判重判,罚就要罚得倾家荡产,进一步提高不法企业的违法成本;二是强化对企业主体的道德教化。坚持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步推进,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知法守法的自觉性,鼓励企业投身环保公益事业,对长期守法企业、环保爱心企业建立奖励表彰、减免税收等激励机制,形成“社会爱企业,企业爱社会”的道德氛围;三是加强环保监管队伍建设。在继续加强反腐败的同时,提高政府监管人员的整体素质,推动靠“罚”为主的监管模式向以“治”为主的服务模式转变,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构建新时代“亲清”政企关系新生态。

(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营造浓郁社会氛围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7)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捕鱼;用箭射鸟兽而不猎杀休息的鸟兽。《礼记·王制》中提出“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杀胎,不夭夭,不覆巢”(8)出自《礼记·王制》,认为要根据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砍伐和田猎。的制度要求,违者将被严惩。孟子曾给梁惠王建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9)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认为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荀子也强调“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10)出自《荀子·王制》,认为植物在开花生长的时候不要进山砍伐。。《吕氏春秋》中写道:“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11)出自《吕氏春秋》,意思是用把池水抽干的方法去捕鱼,第二年就没鱼了;用把树林烧光的方法去狩猎,第二年就没兽了。比喻不尊重自然规律,只图眼前利益的行为。这些观点都强调人对自然的索取应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看似是对人们行为的限制,实际上确保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庄子从道家主张出发,更是反对人的活动对自然的干预,主张“常因自然而不益生”(12)出自《庄子·德充符》,主张顺任自然而不随意增添些什么,不主张对自然过多干预。,要以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还描绘了“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13)出自《庄子·马蹄》,意思是在人类天性保留最完善的年代,人类跟禽兽共同居住,跟各种物类相互聚合,描绘了人与社会、人与万物浑然一体,按自然天性自由自在地生活的美好场景。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

当前,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归根结底责任在人,缓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必须通过改变人的观念、人的行为来实现。首先,应全面落实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解决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缺乏、基础设施不到位、公共教育平台和载体少、教育内容缺乏创新性等问题,采用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创作正面形象引导、反面典型讽刺等多样的文艺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广泛的宣传,使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其次,要重新思考人类特定的生存空间与活动边界、正确的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改变对大自然的强势“征服”与索取,确保人类与其他物种间保持适度张力与动态平衡,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综合治理,重新焕发“鸢飞鱼跃”的生态之美。再次,要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倡节俭节用,减少生活垃圾总量,逐步用环保的、可重复利用的包装替代塑料袋等难降解垃圾,将垃圾分类列入政府重点工作,对垃圾分拣回收利用的企业给予无偿提供场地、无息贷款、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完善绿色交通出行设施,倡导绿色健康出行;出台政策支持发展生态农业,逐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在全社会要掀起轰轰烈烈的生态环境保护运动,使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全民的坚定信仰,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全民的行动自觉。

三、结语

上文主要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仅阐发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三个单向维度而不及其余。一方面是由于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该思想历经多次演变、改造,甚至被封建统治阶级利用作为维护其统治人民的工具,形成了极为庞杂的理论体系,其中有合理借鉴之处,亦有缺点和不足,故本文去粗取精,只阐发其关涉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虽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行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但和其余四者又联系密切,影响广泛而深远。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8]生态建设已经上升到人类文明的高度,没有一家思想可完全覆盖与支撑生态文明的理论建构,只能互相借鉴积极因素。此外,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看,全国各地省情不同、地域有异,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发展程度不一、快慢有别,本文所列生态文明困境只是抽丝剥茧出的其中三类最具代表性概貌,以期抛砖引玉之效。实践之树常青,只有从新时代丰富的生态实践出发,汇多家之言,方能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