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发展的结构失衡与调和路径

2020-02-25 22:55管维祥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农农民农业

管维祥

(江南大学 江苏 无锡 214122)

长期以来,农业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和生存保障,农民工也为城市建设供应了充足的劳动力,这都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突飞猛进提供了推动力。而与之相对的农村却衰落趋势明显,具体表现为人口数量外流加剧、乡村空间遭受挤压、传统文化逐渐流失以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为了积极应对这一状况,国家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缩小城乡差距,这其中农民是否自主投入建设成为了调和结构矛盾和改革成效的关键[1]。随后,为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和优化乡村社会空间,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该建设思想成为了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农村地区的重要载体[2]。同时,以梁漱溟、晏阳初等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乡村建设运动直到今日也在不断回应着不同形式的“三农”问题,并在实践中与本土、乡土和国情相结合[3]。综上所述,虽然以往的政府政策和民间力量对部分乡村,尤其是经济地区发达和民间资本集中的乡村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发展结构失衡和乡村衰落的步伐,乡村结构缺位、错位和换位的失衡所带来的发展困境依然存在,同时在基层政府的实践中,项目设计多是站在政府的角度而非农民的角度去开展,使得很多项目缺少本土的适应性以及对当地原有社会空间的破坏。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将乡村地位再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4]。因此,本文以新时代下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试图厘清该战略背景下乡村结构失衡缺位、错位和换位的具体表现,精准把握问题的症结,并剖析结构失衡所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农民的视角来探索解决乡村结构失衡的调和路径,以期为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思路。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结构生态

(一)乡村振兴的资源与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必然需要一定的资源作为发展根基。所谓乡村振兴的资源就是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社会空间内,为满足不同类型的乡村需求而实现有效供给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方面,包括土地、水和植物等为乡村人口提供农业生产和生存保障。社会资源方面,包括乡村文化、礼俗秩序和人际关系等为乡村变迁与发展规律提供了参考蓝本。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乡村发展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农民上楼”、“资本下乡”、乡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形式的现代性改造对乡村原有的乡土面貌和社会空间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坏,以此来为城市化和城镇化提供发展资源,忽视了乡村原有的价值。申明锐(2015)等从生产和功能两个维度来建立乡村认知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认为乡村具有农业价值(rural as farmland)、腹地价值(rural as hinterland)、和家园价值(rural as homeland)[5];朱启臻(2017)以“乡村振兴与乡村价值”为主题的报告中认为乡村价值包括生产价值、教化价值、生态价值、生活价值、社会价值、乡村文化承载与保存价值[6]。因此,工业文明视角下的乡村衰败成为了现实写照,而乡村价值的存在警示着我们需要振兴乡村,实施新时代下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乡村振兴供给主体的类型与角色定位

斯科特在《国家的视角》中对政府站在高层的规划与项目实施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乡村建设项目更应该以实践为导向,因地制宜地采取多元的实施方式[7]。从斯科特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乡村振兴的供给主体不能完全依赖于政府和资本化的经营主体,而应当从农民的视角去找寻振兴乡村的发展路径,其主要原因一是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从某种程度上看,他们更加了解乡村、更加知道如何改造乡村才能让他们生活的更加方便和舒适,政府和资本化经营主体应当深刻地了解农民的需求;二是从目前来看,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比现代农业发展方式更具效率,农民也会进行自主生产创新。生活方式上农民是乡村文化的继承者,从农民的视角振兴乡村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避免现代文化的侵蚀。当然,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经济条件有限等因素限制了农民自主改造乡村的能力,政府和资本化的经营主体在资源整合和项目实施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角色定位方面,农民是振兴乡村的主角,而政府和资本化经营主体应当遵从农民的意愿,站在农民的视角下去振兴乡村。

(三)乡村振兴供给对象的特征与发展方式

乡村振兴的供给对象为农业和农村。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为全体国民提供着生计保障,同时也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资料来源。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类型越来越多,从经营主体来看,有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从技术层面看,有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信息化;从生产规模看,有农业产业化、集约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虽然现代农业有着迅速发展的趋势并且获得了政府政策的相关支持,但是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依然是目前农村生产方式的主流,其主要特征为经营相对分散,生产规模相对较小、远离市场等。因此,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并存是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农村是农民的居住空间和农业的生产空间。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不同地方的农村特征与发展方式也存在着差异性。贺雪峰(2012)从村庄结构的视角将全国村庄分为团结型村庄、分裂型村庄和原子化村庄[8];韩明谟从居住方式的视角将农村分为繁花式、园林式、碉堡式、稻穗式和矩阵式[9]。通过以上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农村类型的分类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的类型呈现着多样化的特征,不同的村庄衰落的程度也存在着差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难以“一刀切”,更应该因地制宜,站在农民的视角去探索发展路径。

二、乡村振兴发展的结构性失衡问题的现实表征

(一)大量乡村人口外流背景下的结构缺位

长期的二元经济体制导致中国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条件明显高于农村,同时由于农村劳动力过剩、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带来的低利润和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带来潜在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在此背景下,乡村人口结构失衡,留守人口,即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现象明显,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和孩子也开始向城市流动,独守的老人已经让乡村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这种结构缺位的现象让乡村衰败的速度越来越快。

(二)农民素质相对较低现实下的结构错位

从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减少了22.94万所,教学点减少了11万个,十年间,农村小学生减少了3153.49万人,过多的“撤点并校”和人口流失让乡村教育呈现出“城挤、乡弱、村空”的空间格局[10]。与之相对的城市教育不仅学校和教师的数量高于农村,同时教学质量上也高于农村,这种城乡教育的结构错位让乡村孩子难以接受好的教育,要么留守家乡、要么随父母进城接受城市教育,加速了乡村的衰落。另外,虽然近些年国家鼓励返乡青年和农民工创业并给予了相关的政策支持,但从总体上看,农村青年学子和农民工回流意愿偏低,难以给现有的留乡村民带来示范作用和推动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让传统小农经营方式逐渐边缘化,部分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甚至成为了雇农,新的经营主体和传统农民的素质严重失衡,乡村的主旋律已经发生了结构错位。

(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进程中的结构换位

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一直是中国农业的传统经营方式,其主体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经营规模较小,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以满足家庭生存需求为主要目的,剩余的产品会就近销往市场。近些年来,为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获得了较多的政策支持,无论是主体数量还是经营规模都显著提高,而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遭到了挤压,乡村主体结构开始逐渐换位,很多的地方的小农农业被公司农业和资本化农业所替代。

三、乡村发展结构失衡问题的调和路径:有机地衔接小农农业和现代农业

(一)支持小农农业的延续与发展

小农阶级无处不在,小农在依附关系和剥削中持续斗争并产生了新的形式,Jan Douwe(2016)长期对小农农业的生存境况进行研究,他通过对秘鲁、意大利和中国等国家的农业经营方式考察后发现,很多地方的乡村都有着从“去小农化”到“再小农化”的典范,一个有小农存在的世界要比没有小农更加美好[11]。小农是一个工匠师,将乡村与自然生态相连,并通过农事活动农民将自己与社会和自然相连[12],小农的存在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透过农民视角来看待小农农业,更有其延续和发展的必要。当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统小农逐步演变成了社会化小农,社会化的小农改变了乡村治理的空间,削弱了治理的权威、建构了新的话语体系[13],因此在支持小农农业延续的同时,也要看到乡村振兴的主体,即农民自身对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选择,用动态地眼光和柔性的方式来保持小农农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鼓励家庭农场的发展

家庭农场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但不同于农户的小规模经营,同时也有别于资本化的雇工农场,是既有利于小农农业的传承又衔接着现代农业的新型经营方式,因此在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中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可以充分的调和乡村发展结构错位、缺位和换位的困境。在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工业思维下的规模效应带入到农业发展过程中,对于土地的流转和机械化的发展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发展背后的社会空间也要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过于超前可能会导致过多失地农民的存在[14],加快了乡村振兴主体的缺位与换位。因此,地方上应当发挥合作优势,将家庭农场组织起来,降低市场带来的经营风险。政府应当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满足家庭农场主体新的需求。同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的建设主体可以调和乡村发展的结构错位问题。

(三)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农业目前发展面临的困境。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需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量来进行推动,从而达到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一是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做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15];二是要加强农村环境监管和环境治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乡村环境的破坏,建立生态宜居的乡村;三是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和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供给,同时注重传统村落和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打造一个不失乡村传统文明,同时又能与现代乡村相融合的社会空间;四是要强化乡村治理,受宏观制度的影响,农民阶层的分化对乡村秩序和民主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政策的受众阶层,制度设计能否有较大的受众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乡村治理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16]。五是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品,缩少城乡差距,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看病难、养老难、上学难”的困境。

猜你喜欢
小农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中国小农家庭的未来:兴起抑或衰微?——兼评《发展型小农家庭的兴起》
共营促共赢——小农经营如何向现代农业转变
洪江市小农水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