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治理推进高质量扶贫

2020-02-25 22:5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贫困户智慧政府

卢 毅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一、脱贫攻坚简介

我国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中国特色的脱贫模式,为其他贫困国家脱贫提供了经验,贡献了中国的智慧。但同时,脱贫工作中也暴露出一系列不足。

智慧治理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技术等复杂要素的系统工程,是智慧技术发展和社会多元治理的动态结合。本文分析了脱贫攻坚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对智慧治理的内涵和优势进行了阐述。

二、扶贫中出现的问题

(一)政府治理的缺陷

1.贫困户识别信息不完善

国际上通用的贫困识别方法,是通过居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来判断他的生活水平,由于收入支出都是用货币来衡量的,这种方法计算居民的货币流动情况,就可以识别出居民的生活水平,这种办法操作性强,并且有一定程度上的公平性和合理性[2]。但在农村地区,由于市场化程度不完善,存在着部分交易不是通过货币这种交易媒介来实现,同时农户家庭中养殖牲畜和种植蔬菜粮食,口粮、肉类、蔬菜等日常用品不需要通过市场交易完成,在保证基本生活需要上实现了部分的自给自足,这种情况下货币的流通数量不能代表居民的日常生活情况,这就给识别贫困带来了困难。

2.判断标准存疑

在判断居民户是否为贫困户这个问题上,还存在着唯货币论的思想,即把居民的货币收入当成判断贫困的唯一标准。这种指导思想在实践过程中,会造成误判。对于生活支出流水账高,但生活水平低下,或者收入支出少但家境殷实的情况,会出现判断错误。同时,对于居民的生活水平,村干部可能了解的并不全面,看到的可能只是居民出于一定目的所展现出来的非真实情况。

3.脱贫不精准

目前政府部门的脱贫体系中,主要的判断标准是“两不愁三保障”能否达到和货币收入是否超过贫困标准线。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贫困户都已经能够满足“两不愁三保障”。所以,脱贫的关键是货币收入情况。当前的扶贫措施重在提供货币补贴以及各种补助资金,在一段时期内能够将贫困户的家庭人均年收入达到甚至超过贫困标准线。但由于部分贫困户家庭缺乏劳动力,或者是因病因残导致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够依靠自身的劳动获得更高的收入。目前的政策在处理这方面还有所欠缺。在调查中,有贫困户家庭缺乏劳动力,为了将其认定为脱贫户,将他加入到亲属的户籍中,从测算体系来看的确货币收入超过了贫困标准线,满足了脱贫要求。但实际上,他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生活水准依然是贫困。

4.管理问题

扶贫工作队伍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是一项兼备长期性,复杂性的艰巨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妥善解决。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对其认识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他们在扶贫实际行动上的懈怠、出工不出力,甚至出现相关人员长期无法到位的情况。同时,工作人员的方式方法上还比较粗糙,没有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户施策,而是采取了教条单一的办法。

在贫困户的信息管理系统中,县级政府仍然采用大量的纸质文本,记录贫困户的信息资料和政府扶持情况。从现场观察和走访中了解到,填写文本无论对于政府工作人员和贫困户来说,都成了负担,占用了他们的大量时间精力在处理文本资料上,无法实现动态化实时管理。由于纸质资料数量多,难分类,导致收集整理资料的工作也非常复杂。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文本资料会越来越多,对脱贫工作存在不利的影响。同时,部门之间还存在着沟通不畅的情况。

(二)扶贫标准的不足

当前的扶贫体系中,扶贫标准设定过低,仅仅是帮助贫困户使其脱离贫困标准线,扶贫的目标要超过这一点,目的应该帮助贫困户,让他成为心智健全,全面发展、自信乐观的人,离这一标准还差比较远的距离。

两不愁标准中,对于粮食的判断标准,家中储备有充足的口粮,以及能食用肉、蛋、豆制品等必备营养物品。这个标准还是较低的,没有体现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玉米、小麦等碳水化合物只能保证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充足的营养,包括肉、蛋、奶、豆制品这些高蛋白物质和各类维生素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非常重要,能保证健康强健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状态。

目前的扶贫措施中,重在对贫困户的物质生活层面给予关怀,保障他们基本的生活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的低层次需求满足后,他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安全感、精神满足等。而农村地区的文化娱乐活动较少,不能够满足群众的精神方面需求。

3.医疗问题

目前农村地区的医保覆盖范围已经很广泛,但人均医疗资源还处在较低的水平。贫困户患病需要去医院治疗,医疗质量较高的医院就设立在县里,距离对于贫困户就是首要的问题。到医院后,由于医疗资源不足,医生有限而病人众多,挂号排队等待需要耗费很久。

三、智慧治理简述

“智慧治理”,是对智慧城市理念的扩充和发展。它通过把技术引领的智慧城市和鼓励多元化参与的复合治理融合,是一种全新的思路。智慧治理强调,在越来越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需要将先进技术当做支撑,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创造出更为开放和迅速回应的崭新社会治理体系。

(一)提高识别对象的精确性

在人群中识别贫困人口是脱贫的基础,但识别和瞄准贫困人群是个全球性的困难议题。智慧治理通过数据汇总、数据储存、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的流程,以及工作人员实地调查结果以及智能传感器的信息传输,以及收集人们的行为习惯,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精准确定目标人群。智慧治理能把贫困户的家庭收入、支出和储蓄情况等统一加入到体系中,对这些项目的变化进行动态化实时管理,准确区分出贫困户。

(二)提高贫困人群的生活便利程度

通过数据化医疗案例的和建设医学共享平台,医生根据病人的身份信息就能够跨部门获得诊疗记录和体检报告,为实现快速诊断提供可能,节约病患的就诊费用和等待时间。同时,远距离医疗服务可以为行动不便人士提供诊断治疗,达到减少交通费用和医疗成本的目的。通过大数据系统,可以提高了跨机构合作的频率和力度,简化公共事务的申请流程,有效解决公众反映的问题。

(三)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政府部门在处理业务时,经常需要在不同部门间审批,由于机构庞大,业务繁忙,经常导致办事效率不高。当应用智慧治理时,可以在通过网络协同办理,不需要在各部门往返并且等待,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四、讨论与启示

乡村智慧治理框架包括,中央和地方关系、地方各级政府的协同配合以及多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

一是完善权力结构设计。传统理念中,社会治理以集中治理为主,政府在这里体系中占据着关键地位。从权力和责任对等的角度来说,政府也必然会负责不应该归属于政府管理,或者不适合政府管理的公共事务,这就会出现行政效率下降和机构冗余的情况。在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首先应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行政思维方式,改变思想观念,自觉放下把自己看成“全能政府”的定位,将社会能够自行处理的事务归还于社会;其次,应完善公民参与机制和信息公开机制,激发人民群众和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积极性,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舆情舆论分析,进而有效地减少社会矛盾发生的频率。从根本上来看,只有积极探索多元主体协作共治的治理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才是实现智慧治理的有效途径。

二是公众参与和社会共享。政府可以通过数据收集和开放,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创新性的使用这些数据,来创造商业利润和公共价值。此外,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新型人才,比如掌握数字游戏技术的人才等,可以更加高效地帮助政府将枯燥乏味的数据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现,以方便管理者的理解和决策。政府需要做好数据开放工作,使社会“脑洞大开”,从而激发民众智慧。

猜你喜欢
贫困户智慧政府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