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面向队员成长的课程体系引领全面育人新格局

2020-02-25 03:17陈红郭天林
少先队活动 2020年1期
关键词:校史入团中队

陈红 郭天林

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坐落于卓然秀丽的苏州河畔,创建于1963年,经过50多年发展历程,在人才培养和助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作为上海市27所新优质项目基地学校之一,学校致力于面向未来培养“身心健康、品德优良、学力扎实、志趣尚美”的现代社会合格人才,塑造健康人格,坚持德育先行。

少先队工作,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学校曾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上海市少先队示范校、上海市五四红旗团总支、上海市红旗大队等荣誉称号,2009年立项的《突破社区初中少先队薄弱环节的实践与探索》入选全国“十一五”重点课题,并获特等奖。近年来,在上海市、区党政工团的关怀和指导下,学校大胆革新,创建了“小升初适应性思政课程”“文化传承课程”等课程,并在教育实践中融入“阵地教育”“团前教育促团队衔接”等特色做法,深入研究初中少先队员成长特点,通过构建面向初中少先队员成长成才的思政课程体系,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衔接课程稳起步,文化建设育团队,实践反思促成长

新的伙伴、新的气息、新的目标,就是一次再出发。如何在新环境、新阶段健康成长,既是初中少先队员在成才初期本身面临的挑战,也是学校在践行立德树人时需要思考和承担的职责。

启程:特色授课育初心。小升初是重要的过渡性阶段,学校经过多番探讨和规划,为六年级队员量身定制了为期一周的“思想良方”。通过主题教育、讲座、认识校园等形式,由校长、书记、团队辅导员等按照课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政训课程,集中面向全体少先队员开展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热爱集体三项政治思想主题教育,并通过军政训练,强化队员的纪律意识,磨练队员的意志品格。学校专门加入学前参观校园这一特色环节,每一个中队都有讲解员,学校七年级的队长们为每个新的中队详细介绍:历经50余载风雨的刘胡兰塑像,这是老校友吴树瑚及其两位同学利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创作的,这尊塑像矗立起理想和生命的宣言……一周时间的学前适应性课程强调思想引领,构建不同层面和场景的引领性的实践课程,全方面地引导小升初队员的适应成长。

传承:文化建设暖中队。新队员进入新的集体,存在一个融入的过程。少先队的特色中队文化系列活动贯穿六年级上下两个学期,上学期集中讨论和确定中队名称、制订中队公约,并设计中队标识的初稿;下学期结合中队实际情况,修改中队公约,明确中队队训、中队口号、中队奋斗目标具体是什么,并最终形成中队名片。中队名称设计,队员讨论表决;中队公约制订,共同发现问题;探讨文化要素,共同设计特色标识;中队名片制訂,创意海报制作。通过这四部曲,让小队员们迅速地融入温暖的新集体。

反思:课程评价助提升。适应性课程结束后,中队辅导员要验收小队员的学习成果。一是对队员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从参与度、讨论积极度、方案形成过程等方面,开展自评与互评;二是对队员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对中队名称、队徽等设计方案给予表扬与展示;三是验收学习成果:中队名片、海报在年级大会上展示并用PPT进行内涵介绍。评价过程,鼓励少先队员在少先队组织中发挥主人翁意识。 思政课程有新意,二三课堂练内涵,先锋模范立榜样

引导少先队员树立并追求正确的人生理想有何路径?学校遵循“自由、发展、实践”的教育理念并有效落实,注重思想实践教育、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同时结合本校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自由:自创特色少先队活动课。在团前教育方面,每周一节纳入课表的少先队活动课是一大重要的教育途径。学校以主题为“‘画团员”的少先队活动课为教育契机,把七年级队员作为团前的教育主体。课程设计生动形象,接近队员的年龄和认知,通过自主、自动的教育方法,以“勾勒团员形象、讨论团员标准、深化入团意识”三条主线,深入浅出地开展团前教育课,并邀请荣誉校友走进团课教育课堂开展入团积极分子教育活动,让少先队员认识到团前教育的“规格很高、门槛很低、机会很多、挑战很大”。学校以“坚持政治性与儿童性统一”为思想引领,以“增强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为努力目标,构架团前教育课程。学校少年团校每学年两期,还开设有团队活动角,党团引领效果显著。例如2015年起携手学校党支部,开展“核心价值观在心中”演讲比赛,2016年团队组织开展“我心目中好辅导员”微故事宣讲活动,受到师生的欢迎并延续至今。

发展:丰富活动拓素质。队员在团队组织的辅导下,组成课堂“理论学习小组”和课后“实践活动社团”,打造从时间到空间无缝衔接的校内实践活动模式。例如团总支组成“午餐满意度调查小组”,通过网络公布“每周菜谱”,组织共青团员带领少先队员参观,以营养午餐制作过程、设计网上问卷等形式满足队员关注校园的愿望。“团队衔接”的特色建设,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例如2012年为解决长宁图书馆反映的本校借阅区较嘈杂的“顽疾”,队员团员自主组建“悦阅”志愿服务队,七年来风雨无阻的志愿者工作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2015年学校以“大手牵小手”为主题开展团队员校外“微课题”调研活动,学校教工团辅导员与队员团员组成14个调研小组,利用假期时间,进入上海各大博物馆和展览馆开展人文、艺术、科技、历史小课题研究。学校团队组织的自主管理在“团队衔接”的理念下,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有序运作。

实践:“入团仪式”体验深。经历了在学校两年的学习生活,小队员已经褪去曾经的青涩,做好了加入共青团组织的准备。学校严格落实推优入团制度,实践入团流程规范的十个步骤,组织全校队员集体收看由团市委和本校联合精心制作的“入团十部曲”动画片,以生动的教育形式向队员普及入团规范流程。同时学校坚持入团自愿原则,明确要求《入团志愿书》要在入团申请书的基础上体现思想认识的深化,指导队员认真填写《入团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力求实现培养过程透明化、规范化、有记录、可转接。如今,每一批的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都会在刘胡兰塑像前举行,目的就是激励全体天山初中的团队员以她为榜样,在她坚毅的眼神和不屈的身姿中学会迎接困难、拥抱明天。

校本教材入课程,阵地教育展成效,多维一体育人才

阵地课程是学校不断探索发展的成果,凝聚了辅导员们无数心血与汗水。正是通过这些阵地课程,滋养了一批批少先队员的心灵,洗礼他们的思想,促进他们茁壮健康地成长。

体系构建:校本教材人课堂。学校发展至今,已经历经56年的历史,回首建校56年来的发展历程,经历了重重磨难与考验。如今,学校综合文科组的老师们将学校的历史发展历程编入校史教材。每名新入学的队员,感受红色传承教育,在辅导员的引领下共同学习校史。校史教育是为了让每位队员铭记学校的发展历程,理解其艰辛发展的过程,体会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树立与学校荣辱与共的荣辱观。校史日当天,学校大队部统一组织中队辅导员进行“校史宣讲规范培训”。从辅导员队伍抓起,从比校史的知识、比校史的意义、比校史的宣讲等多方面,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朗诵多种形式进行评比,加强学校辅导员队伍优质化建设。辅导员培训结束后,再到各中队进行宣讲,同时各中队再开展多种类评比竞赛活动,让中队每个队员切实深刻牢记校史。

内外结合:注重活动仪式感。每次新团员的加入,都要进行天山初级中学特殊的“入团宣誓仪式”,正式成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员。学校团总支、少先队大队鼓励孩子们自发组建理论实践社团。精美的照片素材多来自于天初摄影社团小记者的镜头,他们在党员辅导员姜老师的指导下,捕捉本学年校园美的瞬间,是呈现校园高颜值的艺术家;红领巾水晶屋的辩论社团是刚成立的红领巾民间社团,由青年中队辅导员周老师担任导师,每周午休时间都会进行一场辩论,辩题都和校园生活及核心价值相关,由队员自主设计。各种活动充满仪式感,多样的活动形式,极大地丰富队员的体验。

与时俱进:多重组合建阵地。特色课程和仪式教育贯穿队员们的学习生活,让组织教育真正地融入到队员的学习生活。少先队员们也紧跟时代步伐,在每年的学校少代会上纷纷提出:期望满足对学校团队信息透明化、即时性的需求。为此,学校广泛听取队员意见,并于2013年底发布天山初中团队公众微信号。作为较早借助“互联网+”开展团队创新工作的学校,将“团队衔接”的特色工作与新媒体相结合,收获了令人欣喜的成效。在近六年时间里,利用新媒体,做出多元互动的尝试和探索,如少代会期间开放网络权限,鼓励有条件的少先队员使用手机登录少代会微信在线交流平台,发布独立的少代会提案;开展校园摄影和文学社活动微信投票活动,鼓励家长和团队员共同参与选择和点评;开展线上环保倡议活动鼓励队员开放新媒体的宣传功能等。坚持以真实原创,点击率屡创新高。如今,天山初中团队公众微信号已成为学校信息传播网络新阵地,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的组合。

从“新队员启程,传承组织建设接力棒”到“团队衔接,理想实践出真知”,再到结合学校“健康第一,发展为本”精神引领的“自觉成长,追求梦想”以及“温故而知新,荣校爱校扬阵地成长风帆”等系列成长活动,天山初级中学用积极向上的思想信念引领少先队员扬帆起航。

校长说

真正地让思政课饱含真情实感,为新队员成长成才照亮方向,传递真善美,引导少先队员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天山初级中学专门设置一周时间衔接课程的初衷。

“成长新历程,课程为引导,特色式发展,牵手向前行”。天山初中团前教育工作立足不同学段队员成长需求,创新荣校阵地课程。学校的少先队员活动区域有特色:红领巾剪影大厅、水晶屋、刘胡兰塑像等红色教育和以及校史课程让队员们学习,让组织教育融入到团队员的生活和学习中。为了更好地助力队员成长,引导其树立并追求正确的人生理想。我校的团前教育创新课程在进行设计实施时,充分结合不同年级队员的身心特点,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进行不断地調整改进,充分发掘学校少先队员自身的潜力和力量。通过创新的课程形式、文化生活和教育方式对全体少先队员进行思想引导。学校的团组织、队组织通力合作,让一批批少先队员厚植爱国情怀,形成强烈的组织归属感和光荣感。

天山初级中学从源头上落实少先队员思想组织建设,增强中学团队员的先进性,使少先队组织真正为共青团输送高质量的新鲜血液,让基层团队组织更具活力的探索与研究一直在路上!

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校长 陈红

猜你喜欢
校史入团中队
我为中队代言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大力推进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校史是新生入学教育课的好教材
“互联网+”视域下校史文化传播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校史文化在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五(5)中队
中队赞歌
入团感受
最重要的是思想上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