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如此美丽

2020-02-25 14:13王倩
美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秦观

王倩

孤独可以过于喧嚣,而寂寞往往是安静的。

人各自孤独着,像杨绛在《窗帘》里说的那样:“人不怕挤。不论怎样挤,挤不到一处。像壳里的仁,各自各;像太阳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人在果壳里也可能有稠密的思想,太阳中的轻尘也有飞扬的姿态,孤独的最高境界则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以一己之微面对苍茫寥廓,与世界对话。而寂寞是“寻求人间温暖不可得”,常常在等一份情、思念一个人时来临,恰如戴望舒的诗句:“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不敢说”的寂寞,是在心里建一座小小的城,隔绝喧哗,安静得听得到季节往来、花开花落的声音。

孤独与寂寞并非现代人专有,我在唐诗宋词里时时与它们相遇。写艳情的婉约词里,寂寞是月下的花影,风姿妖娆,偏偏又安静美丽。秦观的两首《画堂春》,写女子春恨、无限相思,此种女子阴翳般的寂寞能潜入人心底。

“画堂春”这一词牌名雍容华贵又清新婉丽。唐时豪门厅堂装饰华丽,富丽堂皇,此为“画堂”。那画堂中人也当华艳端庄。白居易《三月三日诗》中有言:“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堆金砌玉的厅堂里盈满了春天的欢乐;薛能《赠韦氏歌人》中则有“一曲新声惨画堂,可能心事忆周郎”之语,雕梁画栋中流荡着思忆的惆怅。《钦定词谱》上载:“画堂春,调见《淮海集》,咏画堂春色,取以为名。”大约秦观首创此调,而他这两首《画堂春》定下了词牌的基调:春日里无法安放的相思和无可言说的寂寞。两首《画堂春》都写于暮春,皆是书写伤春怀人的女子情思,两首词情味相似,但也有些微差别:《画堂春·东风吹柳日初长》中女子室内春睡,愁闷若渴,侧重写其无尽相思;《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中主人公心思不定,画楼徘徊,叹惋无人知晓自己的幽恨。

前一首《画堂春》从春雨暂歇的午后,写到春寒料峭的夜晚。起笔写“东风”“柳”“春日”这些个春天最典型的意象。东风是一曲柔软清亮的笙歌,从柳眼初开一直吹到柳如丝绦,眼见日色愈来愈暖,天色越来越长,曲子也渐渐到了尾声,只剩余音如丝。春雨绵密,酝酿出更深更大的寂静,春天的乐声就更渺远了。及至傍晚,雨意暂收,云散开,斜阳照进深深庭院,将一抹暗金轻染在芳草上。庭中自然不会有橐橐而来的履声,熟悉的脚步声只存在记忆里,此时也记不分明了。芳草滋长,掩去了旧迹,雨后草上的碧色烟光像挥不去的怅惘。这首词写女子春睡,先从室外之景着笔,“东风”和“日初长”点明时令,“柳”与“芳草”营造出怀人的典型氛围。见到郁郁园柳,独居的女子如何能不想起折柳送别的过往?而芳草让人自然联想起“芳草生兮萋萋,王孙游兮不归”(《招隐士》)的典故。柳色、草色也会令人念及“青春”,只是,这俯仰之间寓目的春色,都在色调柔暖却慢慢暗淡下去的斜阳里,直到隐没于黑暗中,直到热闹的春花开盡,青春与春天将一起消失于一直流逝的光阴里。

怎能不黯然销魂?园中杏花前几日还开得树树晶莹璀璨,现在风吹满天花雪,柔薄娇美的杏花纷纷零落,落入土中,染香了春泥。“叽呢”一声,燕影掠过,穿过帘幕间的空隙,将带着花香的泥土衔上画梁,想来以此泥筑成的燕巢别有温存。梁间双燕软语商量,帘幕后的女子却独守空闺,形单影只,无以破愁解闷,只得用悠长的昼眠来填满一段空白的时间。斜阳映照窗纸,踅入室内的光在她眼睑上跳荡,加上燕语呢喃,如何睡得踏实?她的芙蓉一样的脸欹侧在枕上,脸上红妆减损了几分,这不再鲜妍的妆容正像是白白消耗的韶光。“杏花”句精妍纤丽,应是从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脱化而来,但秦观却以燕子衔泥的巧思,将室外凋零的春天与室内女子残损的妆容绾结在一起,两相映照,让人不由地感慨花落春去、青春难再,伤春情怀越发浓郁。

下阙由傍晚写到夜间,写相思萦绕心间的女子夜不成寐,在忧愁幽恨中辗转,却先点染“篆香”“画屏”这些物象。沉香在香炉里慢慢燃烧,袅袅白烟在暗沉沉的空中画出篆字,似龙凤舞动,“篆字”渐渐消散,幽沉高贵的香味在室内潜行。宝篆焚香原本带着士子怡情的一点闲意,而此刻香是女子的寂寞,沾染帷幄,沾染衾枕,沾染了鬓发和面庞。绘以山水丹青的枕屏挡住渐冷的风,保存了一点温暖,女子原本可以有一夕好梦,但屏上偏偏是潇湘图景,烟波浩渺,云锁雾笼,她乜着眼看那青绿金粉,不禁想起深情而命运悲苦的娥皇女英,这样想着,似乎人在潇湘水流上,清波荡漾,漾起浩浩汤汤的情思与愁思。闺房陈设实多,秦观拈出篆香、画屏这两种贴近感官、牵系着婉转情思的物象,一从嗅觉,一从视觉,写出惝恍迷离之感。

更精细幽微的是触觉上的凉意。到底还是春天,即使没有夜间的风穿过重重帷幕,挟来砭人肌骨的冷,也有夜凉如水,寒意在室内漫延,沉香燃尽之后,一点余温也无,沉凝的寒气贴近人身,透过薄薄的罗裳,肌肤微温试图抵御寒凉,而女子心底空荡荡的,这让她觉得更冷。难眠之际,无数纷繁的心思如涓涓弱流,汇成溪水,漫过女子的心,她知道自己无限情思终究是空付了。秦观敏锐善感,特别能体会并表达细致的心思,他借春夜寒意写女子内心的孤凄,而“薄罗裳”有不堪其情的意味。他写秋日思妇也有“悲秋自怯罗衣薄”(《一斛珠·秋闺》)的句子,而此词中不明言“怯”,却自有娇怯之意。这首词由景及人,最终落到凝结于心的缱绻相思上。

爱情本是甜蜜的,但寂寞会将爱酿成酸涩的相思;而太久的寂寞,相思层层累积,便堆积成“恨”——此恨是时间沉淀的幽怨,而非回忆中觉得人生不圆满的遗憾。《画堂春·落红铺径水池平》就写这种幽恨。

春色又瘦损了几分。不必去看枝上柳绵被东风吹去了多少,不必去瞧草色又深暗了几分,只须在昼眠慵睡起的午后,向庭中一瞥,清晨扫过的小径上又铺满一层柔红花瓣,人踩上去一点声音也没有,但极细微的触觉和带一点腐败气息的花香,都在应和着心里的轻叹——春天归去,匆匆,太匆匆!秦观像所有对世间芳物充满痴念的柔情男子一样爱春红,更为春红谢了而惋惜不已,故有“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点绛唇·醉漾轻舟》)如此纷乱的怅恨,更有“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水边沙外》)这般汹涌的愁苦,而在这首《画堂春》里,他并不着力描写“花飞花谢花满天”的动态景象,而是写出落红满径的静意与幽意,随落花而生发的情思,不似黛玉的悲泣哭诉,而更具幽婉之致。词中两处写到的“水”,使词境清寂:经了一春雨落,小池水涨,池水已与岸平,乍晴时水光潋滟,阴雨时池水幽深,越发让人觉得春深寂寥。此日清晨,天色尚好,云开处露出明艳天光,但不知何时,雨逗弄晴天,霏霏细雨,如丝织成细网,把世界染成黑白默片,只有小径上的花瓣显出略带凄凉的温柔色。

枝头红杏不再闹哄哄、纷扰扰,开得密密匝匝,如绡如霞,也不会有“杏花吹满头”如梦似幻的情景,杏花飘尽,杏园失了光彩,像因相思而容颜憔悴的女子,并不是苍老,只是衰败。林间枝头不时有杜鹃哀鸣,声声“不如归去”,都在诉说春已迟暮的伤感,而女子的青春也在这一年年花谢鸟鸣中消尽了吧?谁又敌得过流年?一切逝去都无可奈何!“春归”是词中常见景象,秦观略加点染,就营造出凄迷之境:“杏园憔悴”诉诸视觉,“杜鹃悲啼”从听觉上更添凄切。杜鹃啼血的典故总让人闻杜鹃而生深悲,尤其在清冷的月夜,这样的哀音可以催出无数清泪。秦观将闻杜鹃放在时晴时雨的午后,且只言“无奈”,并无呼号与悲泣,词的情调有哀而不伤的克制与蕴藉。

这首词的下阙亦是写人抒情,但与前一首《画堂春》以室内陈设烘托气氛与心理、以触觉上的细节暗示女子的情绪不同,秦观描写女子的行动和相关细节,赋予她鲜明的形象特征;衬托人物的画面也不是室内华美又令人感到压抑的物件,而是一树高柳映衬的画楼。画楼檐角翘起,飞出柳枝外,灵动秀美;楼上朱红的栏杆、门扉、窗牖,与柳色对比鲜明,显得格外华丽精致。女子纤纤细步,独上西楼,极目远望,想以此遣怀,其实,她也不知道内心期待能见到什么。她身姿娇俏,凭栏而立,宛如一幅端丽精雅的仕女图。她静立于楼上,安静又美好,而“手捻花枝”这一细节泄露了她不安定的心思,下意识捻动花枝,是珍爱这残留手中的春意,像珍爱自己残存的青春。“凭栏”句大约源于冯延巳《谒金门》里“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但情致有别:冯词写得香艳,秦观的词闲静、闲雅也闲寂。

冯延巳词中思妇一刻不闲,挼红杏,观斗鴨,闻雀声而欢喜,她怀着热切的渴望,难免浮躁些。秦观词中女子放下花枝,像是放下了对春的最后的眷恋,她静默无语,对着斜晖,看夕阳坠进云里,看余晖一点点消散,看黄昏降临到大地。她的眼眸里应有无尽的哀愁吧,但脸上却无泪痕,她让自己沉入深深的寂寞里——她对韶华的爱恋、对华年的留恋,又有谁能知晓呢?

有学者认为,由词中“杏园憔悴”句来看,此词应写于秦观应礼部试落第罢归之后,他作此《画堂春》以抒发落第后的失意不快之情。但从秦观传世词作中这两首意象近似、情味相近的《画堂春》来看,此词也应是书写闲愁之作,词中固然渗入了词人自己爱春、惜春、探春的流连光景之意,但从细节上推敲,主人公更像是寂寞中的女子。

以男子之心体贴女子柔肠,有何不可?从花间词到北宋艳词,清雅才子,甚至官高权重者,写女儿情怀,写其绸缪之致,未必就是怀了怨君砺节的“初服”之心。何况秦观天性多情、重情,抒写女子的真情原不费力。叶嘉莹先生赞叹秦观有“天赋之锐敏,善感之心性”,“在词中,往往能写出一种极为纤细幽微的感受”,不可否认,这种感受与女子纤丽柔婉的心性相契合。冯煦在《宋六十一名家词选例言》中说:“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秦观之“词心”是敏感的,内敛的,温柔的,其“至情之辞”虽感情诚挚却不厚重,以轻灵婉妙之笔写怅恨忧愁,恰是少游词的“本色”。

秦观有不少传世名作,世人爱其《满庭芳》——苏轼因此词称他为“山抹微云秦学士”,赏其《踏莎行》,“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两句为人推崇备至。而我爱赏的这两首《画堂春》与春天有关,与寂寞有关,偏偏他还能以“词心”把寂寞写得如此美丽。

张国荣在《春夏秋冬》歌里唱到:“春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春风仿佛爱情在蕴酝/初春中的你/撩动我幻想/就像嫩绿草使/春雨香”。是呀,若你在场,绿草嫩,春雨香。不过,就算寂寞,也要在春天离场之前,轻嗅枝头花香。

猜你喜欢
秦观
秦观:歌词写得好,朋友少不了
秦观:人生比诗词忧郁
梦中题词
雷州遇苏轼
年少聪颖爱自由
拜苏轼为师
顺利的晋升之路
秦观拜师
秦观,人生比诗词忧郁
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