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生态化转向的价值意蕴、实践困境与构筑路径

2020-02-26 00:16蔺海沣
关键词:生态化学校德育德育

余 奇 蔺海沣

学校德育生态化是指基于特定的学校办学情境,根据学校德育本身所应蕴含的客观的教育生态特性而对学校德育整体状态、形态和样态,实施生态性建构和变革的活动过程。学校德育生态系统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就是要在具体的学校德育管理实践活动中持续彰显整体关联、动态生成以及融合共生的生态品位。生态化的学校德育通常会呈现出清晰的德育目标定位、适切的德育内容展现、多元的德育管理艺术嵌入等特征。然而,当前我国学校管理领域中的德育实践并没有真正转向生态化发展,面临着学校德育生态理念、生态过程以及生态环境的深刻危机和困惑。作为学校德育重要主体的管理者和教师往往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忽视学生真实生命生长的实际需求,过度注重学校德育的工具理性主义而轻视价值理性主义的作用。出现这些生态危机和困惑的原因主要是当下我国学校管理未能有效地完成生态化转向以及对学校德育的价值认识不到位。赫尔巴特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既然道德教育如此重要,什么样的道德教育才能实现生态效能的最优化?本文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探讨当前学校德育生态化转向的价值意蕴以及存在的生态困境,并提出学校德育生态化转向的生态路径。

一、学校德育生态化转向的价值意蕴

学校德育的生态化转向必须直面人的生命,立足人的实践生成性,关注生命的现实存在,正视生命的多元向度,彰显学生的生命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的道德生命意识,提升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①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教育管理人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07页。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在生态化转向的过程中必须体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机性等特征,完善心灵世界的秩序结构,②李西顺:《深入心灵结构的课堂德育叙事操作原理探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促进学校德育系统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激励,动态地呈现学校德育生态圈中共生与竞争、平衡与发展的生态关系和态势,协同推进学校德育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生态化变革。

(一)学校德育生态化转向促进学校德育内部系统的变革

学校德育生态化转向是学校德育自身不断反思和成长的必然结果,深刻影响着学校德育过程与实践的内生效能和品质。生态化的学校德育不仅对自身实践活动进行有效性反思,推动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品质升级,也通常对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人性异化的现实进行本质性改观。③宋晔、牛宇帆:《人性复归新思路:生态德育——基于生态伦理的德育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第2期。因而,生态化德育作为极具人性和生命价值的新型学校德育观,必将极大地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生命灵性和守护共生的生态德育理念,最终实现学校德育的生态化转向和促进学校德育的生态化发展。学校德育的生态化转向能推动学校德育内部系统的变革和关系改进。品牌影响力较大的学校往往都非常注重通过学校德育的生态化转向来维系本校德育系统的内生态平衡,进而实现学校德育管理实践生态效能的最优化目标,更好地服务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共生发展。

通常情况下,学校德育系统的内生态是指学校生态系统内部关涉到德育活动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等授体、学生群体等受体以及德育活动的内容和途径方法等客体的势能。学校德育系统内生态中授体、受体以及客体之间的协调性和有序性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实践的有效性。过去我国学校管理领域就德育工作也曾制定很多规章制度和措施,但并没有取得较好的生态效果。部分德育管理规章制度和措施非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使得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更加混乱,呈现非共生的学校德育“独生”样态。特别是当前一些学校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存在“学校中心论”“专门德育论”和“即时效果论”等认识层面的误区,制约了学校德育的生态化发展。学校德育管理层面出现这些生态困境的主要原因就是内生态的问题。具体来说,作为内生态中授体的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并没有真正树立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他者性”的交往理性观念,甚至是过度强调自身在德育管理中的非理性权威,抹杀了作为德育管理对象的学生群体的人性舒张。作为内生态中受体的学生在学校德育管理过程中更多地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服从来自授体的指令,呈示出来的便是“僵硬地共在”或“默默地忍让”这样没有生命活力的样态,最终会降低他们的自觉能动性。作为内生态中客体的德育内容往往缺乏新意,显得吸引力不够,而且德育管理实践途径和方法也显得过于传统和单调,没有很好地适应教育环境深刻变革的发展需求。学校德育系统的内生态问题充分反映通过构建生态化德育来积极促进学校德育生态化转向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而促进学校德育的生态化转向,就是要从整全的德育视野出发,使得学校德育系统内生态中作为授体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作为受体的学生群体以及作为客体的学校德育内容和途径方法保持相互之间的协调性和有序性,进而维系学校德育管理内部生态系统的平衡,提升新时代学校德育的生态效能。

(二)学校德育生态化转向推进学校德育外部系统的融合

过去传统的学校德育管理在追求德育管理标准化、流程化和可控制性的过程中深陷工具理性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这种传统的学校德育管理过程中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情感道德体验被逐渐淡忘,取而代之的是疏离了蕴含生命价值和人性体验的知识化、制度化和流程化的学习生活。学校德育管理并不是学校专属的“独立王国”,而理应是社会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全媒体变革时代的学校德育管理很难依靠学校一己之力来实现管理的生态化发展,必须借助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学校德育外部力量的支撑来完成自身的生态化转向,形成德育管理生态化发展的生成性动力。学校德育的生态化转向不仅能够促进学校德育内部系统的变革,还能够推进学校德育外部系统的融入,最终实现学校德育管理生态圈的有效建构。无论是从欧美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知名学校的德育管理经验来看,还是从我国一些优质学校的德育管理经验来看,通常都比较重视依靠学校德育管理的生态化转向来维系本校德育管理系统的外生态平衡,从而在生态圈的共生与竞争中实现更高层次的德育品位提升。

一般情况下,学校德育系统的外生态是指学校内部生态系统以外的社会群体的综合素质、学生家长的核心素养及其周围的环境条件对学校德育过程系统产生的各种影响所构成的有机性生态整体。基于此,学校德育管理的生态化转向不能忽视学校德育系统的外生态因素,而实现学校德育管理的生态化转向也在某种程度上会推进学校德育外部系统的生成性融入,形成学校德育管理实践更加优化的合力和动能。伴随着信息化教育时代的到来以及顺应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发展要求,学校德育管理的生态化转向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参与,共同营造和谐共生的学校德育外生态。倘若学校德育不能积极构建温馨和谐的外生态,学校德育生态体系也就不可能是健全和完整的,德育管理的生态化转向也就很难完成。回顾过去我国优质学校品牌的建设历程,发现这些学校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均特别重视学校德育系统的外生态功能的发挥。如在学校德育管理中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指导和赋能增权,以及家校共育机制的深入推进与实践等。所有这些学校德育的生态管理经验均表明了学校德育管理的生态化转向不能仅仅关注学校德育系统的内生态,还需要关注学校德育系统的外生态,进而更好地促进学校德育外部系统的融合,达成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学校德育管理生态圈。总之,推进学校德育的生态化转向就是要求把道德外烁作为学校德育发展的目标方向,营造民主和公正的学校德育实践生态环境,丰盈学校德育实践的外烁智慧,同时更加注重学校德育系统外生态的价值和功能发挥,使得学校德育系统内生态和外生态两者之间实现有序、协调和有机的统一,形成相互影响、共生共荣和协作共进的德育生态网络。

二、学校德育生态化转向的实践困境

学校德育管理要促进所有学生生命的生成和生长,理应根植于共生的人性化生活世界。旨在促进学生走向正向生长的德育管理,需要让学生从学校制度规则体系以及管理权威的控制中得到解放。然而,当下我国学校管理领域的部分学校成为纯粹的德育管理知识的授受场所,而作为德育管理对象的学生则成为德育管理知识学习的“奴隶”。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德育管理已经被当作实现某种外在教育目的的工具。特别是,当前学校德育理念人性缺失的生态理念之殇、学校德育实践过程的线性思维的生态过程之殇以及学校德育环境的机械割裂的生态环境之殇,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学校德育的生态化发展。

(一)生态理念之殇:学校德育理念的人性缺失

道德的实践性特质决定了生态理念在德育实践中的重要地位。理念生态化是学校德育实践效能最优化的重要基础。因此,德育理念生态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生态化管理的质量高度。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生态危机和困境,反映出学校德育理念人性化缺失这一生态理念之殇。特别是在德育管理实践中,对德育活动的理念追问始终未能得到很好的回答,也从来没有明晰到底什么样的德育活动才能更加高效地教化学校师生的道德。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德育管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都不能得到有效提升。虽然当前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理念已经或正在落实到德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使得学校德育管理更加具有合理性,也符合学生的真实需要,但绝大部分学校的德育管理理念依然非常传统和缺乏人性,也缺乏德育管理理念的逆序创新思维,①蔺海沣、赵敏、周红花:《博士生科研创新的失败学习研究》,《江苏高教》2019年第10期。尤其是德育管理未能合理地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生命去看待而是把他们当作僵硬的物品对待。

具体来说,学校德育生态化的生态理念之殇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教育过程过于注重“控制”理念的价值引领而忽视或轻视“服务”理念的作用发挥。无论是在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学校的课外管理过程中,部分教育教学者和管理者仍然没有实现自身教育理念的生态化转向,他们注重的是作为教学者的专业权威和管理者的行政权威,强调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对作为德育工作对象的学生进行单向度的教育灌输和机械控制。这种人性化缺失的教育管理既无法激发学生的生命自觉性,影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朝着“物化”“异化”的非共生态倾向发展和成长,过上一种没有生命活力的枯燥乏味的生活。二是在学校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通常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化特征,极其容易采用千篇一律的“自上而下”的科层化德育管理模式。这种德育管理模式深受工具理性主义等非共生理念影响,既缺乏德育管理的人性化,也必定会产生学校德育管理的生态危机。事实上,当前教育领域的部分学校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地区的学校,在学校德育管理上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化特质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整全性特征,过于拔高学校德育的社会功能,甚至会出现“泛政治化”的倾向,对学校德育的功能定位缺乏正确的认知和理性的态度。同时,在学校德育管理实践中,往往会存在德育管理的过度权威性和学生群体的个体自主性之间的分歧和对立。倘若学校管理者在德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非理性权威,学生群体就会很容易对此产生严重的不满和对抗的叛逆情绪,进而引发德育管理的生态危机。总之,当前学校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出现人性化缺失的生态理念之殇,使得学校德育管理走向异化,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管理的生态化发展和效能的持续提升。

(二)生态过程之殇:学校德育过程的线性思维

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中人的复杂性决定了作为人之生命生成的重要路径的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学校德育过程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制性等特征直接根植于人是存在性的生成。②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教育管理人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07页。当前学校管理领域对德育过程线性化思维的过度迷恋使得学校德育很难涵养生命和激扬人性,致使德育管理实践出现失真、失善和失美的价值断裂现象,形成学校教育的“德育荒漠”。然而,学校德育过程绝不能迷恋线性化的思维,而应该把德育过程看成一个具有无限生命价值和生命潜能的自组织生态系统。在这个自组织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等主体把各种分立的德育知识教授给自组织系统内部的每一位学生。而作为德育管理对象的学生在认同和接纳这些分立知识后,就会自觉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并内化于自身的日常生活行动,进而感染到学校自组织系统中的每个人,实现学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激励和相互合作,协同促进学校德育的生态化发展。事实上,学校德育管理的生态化发展是潜移默化和不断渗透的过程,必须充分尊重教育生态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当下学校德育管理领域所呈现出来的固化的线性思维模式,迫使学校德育过程处于一种非共生的实践样态。具体来说,一是学校德育管理过程的“自上而下”单向度科层化线性运行方式,是学校德育管理过程面临的生态之殇,也是致使学校德育管理生态效应不高的主要动因。这种非共生的学校德育过程运行方式过于注重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行政权威和专业权威的作用发挥,逼迫作为德育管理对象的学生必须被动接受来自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任务指令型管理方式,忽视了学校德育管理过程生态化的“自下而上”的实际运行需求,最终会使得学校德育过程处于“独生”而非“共生”的实践形态。二是学校德育管理过程中参与主体的单一性以及赋能增权机制的缺失,也是当前学校德育管理生态效能不高的重要因素。学校德育过程的生态化需要构建协调、有序的有机生态管理系统,应该注重发挥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力量的协同作用。然而,在当前学校德育管理过程线性思维模式影响下,真正能够在学校德育管理过程中发挥实质性功能的主体力量就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作为德育管理对象的学生、家长和社会等其他主体力量则很难实质性地参与其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等主体力量参与德育过程的能动性,也直接影响到德育管理生态效能的提升。改变这种固化的线性思维,促进学校德育管理生态化,就必须通过赋权增能的机制来不断激发学生、家长和社会等力量参与到德育过程中来。三是学校德育管理过程的线性思维还体现在德育途径和形式的单调。很多学校在德育管理实践中往往习惯于甚至是固守传统的单一的德育途径和形式。这些学校一般比较注重知识德育、显性德育和思想政治德育等,而忽视或轻视社会实践性德育、隐性德育和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实现德育的渗透等。出现这种学校德育管理的生态困境,主要还是当前学校德育过程对线性思维的过度迷恋,使得学校德育的途径和形式过度单调,进而深刻地影响到了学校德育的生态化发展和生态效能的稳步提升。

(三)生态环境之殇:学校德育环境的机械割裂

学校德育管理不是对无生命体的一种简单机械的控制过程,而是能够充分表现出学校德育作为自组织生态系统的共生性、生命生长的混沌性和复杂性以及非确定性和不可控制性。在传统的学校德育管理实践中,德育环境成为流落在德育过程之外的非中心边缘化影响因素。然而,伴随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教育生态发展的内生诉求,学校德育管理实践面临的诸多困惑和挑战,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学校内部和外部环境变革的影响。因此,解决学校德育管理实践的生态危机,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具有整全的德育视野。他们需要在学校德育过程之中去解决这些生态危机,更需要在德育过程之外,关注学校德育环境因素对德育管理实践生态的影响。①冯秀军:《现代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体现生命整全性特征的学校德育管理应该注重德育情境和场域等环境因素的生活化,构建适切德育生态环境的学校德育管理过程机制,更加注重学生作为德育管理对象在德育过程中的生活和情感认知体验,使得这种温馨共生的德育生态环境氛围弥散性地渗透到学校德育实践活动和学生个体道德教育发展的空间。

我国学校德育管理领域长期以来形成的德育环境氛围并没有很好地呈现出生态化发展趋势,而是处在一种机械割裂的实践样态中,使得学校德育实践过程面临着生态环境之殇。这种非共生实践样态下的学校德育环境氛围表现在过度重视工具理性的作用而忽视或轻视价值理性功能的发挥,致使学校德育过程和实践缺乏“接地气”的教育品格,影响学校德育的生态效能。具体来说,学校德育环境氛围的机械割裂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过去传统的学校德育实践过度重视德育的工具性价值而疏忽了学生群体的实际价值需求和价值实现。在这种机械割裂的状态下,学生在德育过程和管理过程中的主体性难以得到真实体现。笔者认为,学校德育生态环境对作为德育管理对象的学生的影响具有渐变性、渗透性、嵌入性和隐蔽性。学校德育管理实践行动必须依据教育生态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营造能够促进学生价值实现和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感认知与体验的生态环境氛围,最大限度地规避机械割裂的德育环境。二是过去传统的学校德育实践比较注重社会价值实现的德育环境氛围的培育,而学生群体个体价值实现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生态失衡的学校德育实践实质上就是一种机械割裂的德育环境氛围所造成的。虽然社会价值实现能够促进学生对社会形成更加正确的价值认识,但是学生个体价值得不到实现就会导致德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呈现疏离的态势,最终就会产生学校德育的生态危机。三是过去传统的学校德育实践还存在学校内部德育环境和外部德育环境的隔离困顿。学校德育的生态化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自身力量,还需要学校外部的社会力量的积极支持。学校德育实践所存在的学校内外德育环境的隔离本质上就是学生学习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割裂,会使得作为学校德育管理对象的学生在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断裂中感觉到无所适从,最终会阻隔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学习生涯的完整构建。学校内外德育环境的机械割裂导致的不仅是学校德育过程的生态失衡和德育实效的低迷,还会造成作为学校德育管理对象的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行动中出现人格分裂现象和隐秘的道德败坏。总之,当前学校德育管理领域出现的德育环境氛围的机械割裂这一生态环境之殇,是学校德育管理生态危机的重要影响因素,阻碍学校德育的生态化发展。

三、新时代学校德育生态化转向的构筑路径

互惠共生的学校德育工作氛围向来具有完满人性的生命价值,唤醒学校师生的道德意识,重塑失却的教育信仰,彰显敬畏生命的精神意蕴。①宋晔、牛宇帆:《人性复归新思路:生态德育——基于生态伦理的德育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第2期。当前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全球发展的价值共识。学校德育必须改变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知晓的德育”这种非共生教育实践样态下的教化模式,尽最大限度规避风险社会的“阿伦特困境”,不断地转向“智行的德育”这一全新的学校德育变革目标。②靖国平、涂雨轩:《从“知晓的德育”转向“智行的德育”——当前学校德育变革的目标导向及其路径选择》,《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第2期。通过这种学校德育变革目标的生态化转向,促进学校师生自然生命的发育、精神生命的完善和社会生命的生长,③赵敏、蔺海沣:《校本教研共同体建构:从“共存”走向“共生”》,《教育研究》2016年第12期。使得新时代学校德育从“离身思维”转向生态“具身思维”,从“教育世界”转向生态“生活世界”。

(一)厚植人性化的德育理念,彰显学校教育人文关怀

生态化德育的核心旨归是促进作为学校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群体始终成为正向生长的人。这种生态化的德育是彰显人文关怀、极具人性的德育,不仅使教师和学生成为“他们自己”,而且使教师和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深受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作为德育工作对象的学生不断地被规训、被模塑以及被视为工具,忽视了人性本身所蕴含的独特生态价值,把学生当作“物”态的机械对象。④赵敏、蔺海沣:《校本教研共同体建构:从“共存”走向“共生”》,《教育研究》2016年第12期。这是对学生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极度不尊重和漠视,制约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当下我国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缺乏人性化德育理念的生态指引和滋润。因此,做好新常态下学校德育工作就必须更加注重厚植人性化的德育理念,彰显学校教育的人文关怀,充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发展目标。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必须进一步转变道德观念,由过去那种比较传统的道德观念转向体现教育生态规律的以“尊重、自然”为核心的生态化德育理念,促进生态化的德育理念在学校师生群体中的共生和内生发展。

建构体现教育生态规律的以“尊重”为核心的生态化德育管理理念,就必须体现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对象的学生所应该具有的主体性特征,充分尊重体现全员德育理念的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潜能,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生活的创造力,尤其是必须更加重视学生生命价值在德育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地位,彰显学校教育的人文关怀和情怀,以此来提升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以及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命境界。这是因为任何学校德育管理工作都要求德育工作的管理者尊重学生发展的自由规律,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个体,帮助他们过上更加完整和完满的更具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活,而不是对学生个体进行控制和不必要的干预。然而,当下学校德育管理工作面对的生态困境和挑战也充分反映出德育管理过程不能只有尊重。一味地尊重并不能改变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非共生实践样态。事实上,面对学生的非道德行为,作为学校德育管理者就不能采取迁就的态度,而是要进行适度的批评教育,促使学生能够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进行改正。此外,要促进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生态化和内生型发展,还必须重构体现教育生态规律的以“自然”为核心的生态化德育管理理念。体现“自然”为核心的生态化德育管理理念主张道法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因为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道德信仰的塑造和生成并不能只依靠教育灌输和控制来加以实现,而是需要更具人性化和人文关怀价值的德育管理生态化体系内部各组成要素的滋润,需要作为德育管理对象的每一位学生在其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强化自我体验和自我感知的行动意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行动规范。总之,促进德育管理的生态化发展,必须通过构建更具人性化的以“尊重”和“自然”两者为核心的生态化德育理念,在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和全课程德育过程中持续彰显学校教育管理实践活动的人文关怀和生命价值。

(二)构造协同化的德育过程,激励学校育人共生发展

教育是造就生命,促进学生正向生长和自由成“人”的伟大事业。作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对象的学生只有诗意地栖居在“自认知、自生长、自新陈代谢的而非被动的、机械组合的或生搬硬套”①赵敏:《教师制度伦理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76页。的自由共生环境中,才能高效彰显学校管理的人性滋养和学生学习生命的激扬,最终充分达成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德育管理目标。生态化的德育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系统工程,很难通过碎片化的德育管理来实现其德育效果的最优化,而应该通过构造协同化的德育管理过程来最大限度地提升德育管理效能,从而实现学校育人的共生发展。在系统科学中,协同化通常是指生态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协作、相互影响和相互竞争而生成有机整体的过程。著名学者赫尔曼·哈肯通过自身的研究发现,唯有生态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及其与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都呈现相互协调和相互影响的紧密生存和生长关系,且生态系统运行的整体性得以最优化时,整个生态系统才能表现为有序和高效的共生实践样态。

基于此,要消解当下我国学校德育管理领域所存在的现实困境,促进学校德育管理系统的生态化发展,就必须要积极构造协同化的德育管理过程,协调和平衡好学校德育管理生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以及学校德育管理生态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以此来实现学校德育管理效能的最优化。具体来说,一是要将学校生态系统内部德育和学校生态系统外部德育进行协同管理。学校生态系统内部德育不仅要通过主题班会以及升旗仪式等形式,强化学生对道德教育的认知和理解,更要通过典型德育事迹的宣传来深化学生对德育行动必要性的认识。此外,还要进一步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所有学生的道德教育体验和道德教育感知。二是要在学校生态系统内部实现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的协同管理和结合。当下部分学校德育管理过程中过于注重显性德育,是致使德育效能不高的重要影响因素。除了显性德育之外,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更加重视隐性德育在德育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隐性德育是无形的,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德育效果。学校德育越来越注重渗透和暗示的隐性方法,在潜移默化和不知不觉中使得学生接受到高效的生命教育。②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6页。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不断地在学校管理生态系统中持续提升德育工作的渗透力,将德育寓于教师的课程教学、校园实践活动以及校外社会实践等日常教育活动中去,实现学校德育的持续“生命在场”。三是要在学校生态系统内部将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德育渗透方式协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是极具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使得作为德育管理对象的每一位学生熟悉和掌握必须具备的道德教育知识,更需要通过各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意识的强化和渗透。因此,学校德育不仅仅是学校德育管理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所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包括其他专业课教师在内的学校所有管理者和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总之,生态化的德育管理,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生态系统内外部的价值资源,构造协同性较强的学校德育管理过程,持续推进学校育人工作的生态发展。

(三)营造生活化的德育情境,增强德育管理外生效能

在学校管理生态系统中,道德教育始终与生活世界相融通,在学校师生的整体生活中实现共生。疏离生活世界的学校道德教育是无法彰显学校师生的生命价值和人文关怀的,也无力回应对生命张力和价值理性的应然期待,最终会促使学校德育管理面临诸多实践层面的困顿。③赵敏、蔺海沣:《校本教研共同体建构:从“共存”走向“共生”》,《教育研究》2016年第12期。生态化的德育管理必须以培养德才兼备和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核心旨归。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以及学生生存和生活能力提升的程度。生态化的德育绝对不是那种游走于生活世界、脱离教育生活实际的“空中楼阁”,而是主动融入生活世界、建基于师生日常生活的极具生命价值的德育。然而,在当下我国部分学校德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过分脱离教育生活实际的德育目标,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和具体行动。面对学校德育管理实践的生态之殇,理应让学校德育管理回归生活世界,营造诗意的生活化德育情境和氛围,推进学校德育管理外生效能的持续提升。

要让学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就必须更加关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生活并不断地强化学校教育人文关怀的力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教育只有被学生亲身去追求并获得真实体验的时候,才能形成真正意义层面上的学生的宝贵财富。①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5页。为此,营造生活化的德育情境,增强德育的外生效能,将成为学校德育生态化的重要路向。具体来说,一是要在学校生态系统中积极营造各种体现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生命价值的生活化教育场景,塑造和谐共生的教育教学氛围,以此来增强学校师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持续增强学校德育的外生效能。这种学校教育教学的生活化场景可以通过相对生动的言语表达、互联网和多媒体展示与呈现以及其他丰富多元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等各种异质性方式而得以营造。在这种生态的生活化场景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感知和道德教育体验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不过,在具体的学校德育过程中,学校管理者绝不能为生活化而特意营造生活化德育情境。因为这不符合学校德育管理生态化的要求,也消耗了德育管理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②杨金华:《生活德育论的理论隐忧与现实困境——对近年来“生活德育热”的冷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第8期。二是要在学校生态系统中更加重视所有学生个体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境和困惑,并积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专业指导,帮助他们逐渐摆脱德育的现实困境。如学校德育管理者应该真诚而坦率地跟学生进行心灵层面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熟练掌握他们的思想道德情况,并充分发挥全环境育人的生态化德育管理理念的引领作用,有针对性地对典型的道德教育困惑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指导。同时,营造优雅与诗意的生活化德育情境,③蔺海沣、于慧、王昕也:《学校精神的生态价值、生态结构与生成路径》,《教育科学研究》2018年第10期。还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道德教育思维、道德教育判断、道德教育反思以及道德教育选择等各种素养和能力,激励作为德育管理对象的每位学生都能够精准地知德、持续地修德和更好地行德,达到增强德育管理外生效能的生态目标。

猜你喜欢
生态化学校德育德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