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时期东北秧歌剧创作琐谈

2020-02-26 01:57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秧歌民歌东北

王 睿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四平 136000)

一、民心所向:从翻身秧歌提高到群众的新秧歌剧

为了建立牢固的东北根据地,中共中央作出“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决策,先后向东北解放区派出有经验的干部队伍。与这支“武”部队出发的同时,一支“文”部队也开赴东北,即“东北文艺工作团”,东北解放区秧歌运动就此开始,新秧歌剧的创作也随着“鲁艺”文艺工作者的到来开始创作出具有东北特色的新型秧歌剧。当时鲁艺团体在东北主要演出形式是秧歌剧,他们创作了许多新作品,在艺术和思想上都有了新的进步。秧歌剧是东北解放区的宣传工具之一,也是东北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文艺形式。“它体现了东北秧歌剧的文艺方向和群众相结合,内容表现出群众的生活和斗争,形式为群众所熟悉、所欢迎;在新的政治环境和新的政治条件下,群众要求着有自己的文化艺术,能很快地反映现实;跟话剧和旧剧相比,不受物质条件的限制,更容易演出。”[1](P32)东北秧歌剧诞生在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阶段,艰苦奋斗的岁月中。东北解放区人民群众通过斗争,翻身运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农民获得了应有的土地,他们胜利的愉快心情和战斗热情,在一般的吆喝、畅笑中已经不足以表达他们的内心语言,他们需要歌唱、需要舞蹈、需要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抒发他们内心“心花怒放”的心情,表现出他们如钢铁般凝结的斗争意志,体现出了群众翻身做主人的喜悦心情。[1](P38)

二、东北秧歌剧的创作形式

东北秧歌剧从创作内容到形式、从组织到演出,都是最接近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东西。这些创作是东北鲁艺文艺工作者先后组织创作小组和民间戏剧音乐研究小组下乡向群众学习,参加群众的翻身斗争,收集研究民间艺术形式,向民间艺人请教而成就,其中吸收了东北民歌、二人转、拉场戏、秧歌舞、旧秧歌剧等地方戏的成分,它从原有的秧歌剧胚胎出来呈现出适合东北地区人民大众的新秧歌剧。老百姓对新秧歌剧特别的喜爱,当时“鲁艺”文艺队去演出,走到哪里,哪里就围满了人,老百姓常是怀揣干粮从几十里外跑过来看秧歌,秧歌队一路演出,老百姓就一路跟随,百看不厌。东北秧歌剧之所以在当时受到人民群众的欣赏,主要是由东北文艺工作团在延安秧歌剧的基础上改造并创建出具有东北地方特点的秧歌剧,它保留了东北秧歌中部分的“逗”和“浪”,同时又进行了戏剧化的处理,加入了东北人民生产生活的故事情节,去掉了旧秧歌中的那种“骚情”“挤眉弄眼”等男女调情成分和旧戏的形式,从民间的旧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造。秧歌队的面貌焕然一新,秧歌队里出现工、农、兵、学、商等各界的新人物。有农民组织的,领队的是乡长,举着一个长柄斗子灯,队员十余人,穿花衣,腰际挂花鼓(也叫腰鼓),边歌边舞,鼓乐齐鸣,动作粗犷有力,歌声响亮,体现了东北地区劳动人民豪爽奔放的特点。秧歌剧的“热”,体现在歌颂劳动人民和革命斗争,它以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对敌方式,组织劳动,增加生产,破除旧的迷信思想,庆祝农民群众翻身得解放等主题的表演形式。

三、从民族性角度看东北秧歌剧创作手法

(一)东北秧歌剧演员的表演手法。东北秧歌剧主要运用象征和写实性的手法。用面部表情和动作手势来表现出物体的存在和运动。正如安葵的《张庚评传》中写道:“表演艺术是在空舞台上发展起来的,它充分借助观众的想象力把中国的戏曲舞蹈艺术发展成为不只限于抒情来表现人物性格,而且还表现出人在各种不同地势间、气候下、室内环境中、交通工具上的特殊动作,并且通过这些动作来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借以塑造人物。在长年累月中形成了一套丰富而完整的表演艺术体系。”[3]如抬头望向天空,表示看天气时辰的现象;如唱到“太阳”和“月亮”的时候,就用手在头顶前面比划一个圆形形状;如唱到“鸟”的时候,就将双臂打开表示飞翔的状态;同时面部也配合着动作手势做出不同的表情。[2]这些手法都是具有象征性和暗示性的。这些手法在旧剧里用的比较多,为艺术工作者所熟知。这些暗示性手法在动作中的运用,有他们的好处,它们既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又适合于歌舞的表现,这种真实的表现会带给观众真实感和亲切感。同时,秧歌剧写实手法的运用则更能体现出群众生活中表现的真实。如《土地还家》里区上发给老张头地照,就是用真的盖有鲜红鲜红的大方官印的地照;如《军爱民·民拥军》中老百姓捧了一碗饺子给战士吃了;如《一朵红花》开场胡大妈上场时手中用簸箕簸玉米;如《光荣灯》剧中主任、村长、和群众给王二嫂送的一块光荣匾和一个光荣灯;如《姑嫂劳军》中嫂嫂手挽小篮,篮里放一只真的公鸡;如《送公粮》中老赵赶一匹好马驮着公粮得意地上场。但用“活”物体写实不能表演太活,太活容易分散群众的思想;如《送公粮》剧本注明中写道:牲口做戏,要做的“活”,但不要喧宾夺主,使观众都去看牲口,那就损害了剧的内容。这些让群众看了有真实的感觉,都是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东北人民的真实写照。东北秧歌剧的这些惯用手法,是秧歌剧创作中采用代表性的真人真事,而且这一类作品在秧歌剧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些写实贴近剧情和生活,由生活演变过来的创作手法呈现给观众一种真实的感受。东北秧歌剧的文艺创作是根据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东北人民群众得解放的实际生活,塑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东北秧歌剧在创作表现形式上出现了新形式大量增加的特点,这说明旧的表现形式已不够表现出东北人民的生活。根据现实生活所创造出的新形式,不论是写实手法,还是夸大手法也好,都很自然地增加到秧歌剧里来。

(二)秧歌剧对白、独白等手法的运用。秧歌剧里的对话语言,一般用的是韵语或类似韵语的形式。从而使对白在整个歌舞的氛围里起到明显的和谐作用。同时对话要短而紧凑,那种乏味过多的话要减少,要不断地运用独唱和对唱的形式来表达思想。秧歌剧里的人物上场有采用自报家门的方法,以便观众了解剧中人物的姓名、职业和年龄。如《自卫队捉胡子》里的人物,“父:老汉哪,今年哪,六十三,我的名字叫刘谦。”就是采用独白的形式。有时剧中人物也会借用旁白的形式来说明自己内心的感悟和想法。如《栽树》中,“老汉:(快板)我老汉.五十五.半辈子.务树木。家住边区聚宝盆里住。”这些表现形式能直观帮助观众对剧情的了解和情节的展开。新秧歌剧运用了独白、韵白、和道白来体现出曲调的通俗明快,并能适应演员连舞带唱的表演。同时独白和旁白也不能用多,多则反而会影响剧情的紧张性和真实性。

(三)秧歌剧的剧场。秧歌剧对于场地的要求比较简单,演出场地多为广场和空地,但因拥有固定的情节和表演方式以及舞台调度,所以不同于民间自发的娱乐活动,而是一种创作行为。如张庚在《新歌剧》中所说:“话剧的手法是写实的,而秧歌剧的手法是歌舞,话剧是说的,秧歌是唱的;话剧需要布景,一切的动作都是写实的,场所是固定的,而秧歌不用布景,动作是舞的,场所是不固定的。”[4]体现了广场剧的适用性,没有布景,只有人物的上场和下场来表明时间和地点转移,锣鼓击表示一场的开始或锣鼓击声中下场。如《姑嫂劳军》中“姑嫂在锣鼓开场时上场,在锣鼓击中下场”,如《送公粮》开场页采用(锣鼓开场和在锣鼓击中急下)等多数的秧歌剧幕所采用的形式。[5]秧歌剧收场是剧情高速发展的终点,是新力量战胜旧力量的终极,是观众看剧的高潮,使观众在情感和思想上得到满足,也使观众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

(四)东北秧歌剧的音乐。东北秧歌剧与东北秧歌的整体艺术特征相适应,其音乐可分为器乐与声乐两类:

1.秧歌剧声乐类音乐以秧歌的小场音乐的唱为主。其中声乐部分就是运用独唱、对唱、齐唱、合唱等不同形式演唱。较常见的秧歌剧一般是唱时不舞,舞时不唱,从演唱的体载形式和演唱内容来看,东北解放区的秧歌剧表现内容与主题多为拥军秧歌剧、翻身秧歌剧、生产秧歌剧、锄奸惩恶秧歌剧和部队秧歌剧等剧目,体现出的是一种新型的群众歌舞音乐。它的基本特点是运用东北人民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民族民间音乐的语言加以推陈出新。在音乐曲调和唱腔上主要采用的是东北老百姓所熟悉的二人转、东北秧歌和东北民歌的调子,这能较好的表现出东北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塑造出工农兵和人民群众的音乐。如以二人转音乐为素材,并加以进行音乐创作的《全家光荣》(文咳咳,又名武咳咳、胡胡腔、大救驾、喇叭腔子、喇叭牌)等二人转的曲牌;如《光荣灯》曲谱直接注(二人转),采用二人转(东北喇叭牌子),蹦蹦(绣门帘调、抱龙台)等;如《姑嫂劳军》(东北民歌捡棉花);如《自卫队捉胡子》(东北民歌寒江、东北民歌锯大缸、东北民歌绣耳包);如《土地还家》(东北民歌放风筝、东北民歌绣耳包、东北民歌:绣耳包、东北民歌:绣锅台)等东北民歌的曲调形式,使老百姓通俗易懂,听了之后也会跟着一起哼起来,这些根据东北民歌、小调、二人转的风格创造出来的新型秧歌剧,是老百姓所欢迎的。[6]

2.东北秧歌剧的乐器。东北秧歌剧的乐器主要有锣鼓乐和吹打乐两种形式。在东北秧歌剧的音乐和舞蹈伴奏中,唢呐是占据主要地位的,乐队一般以唢呐吹奏为主要旋律,并以锣、鼓、钹赋节奏性织体。锣鼓用于演员之间的组合表演和独舞,也适用于群舞和“跑场子”的热闹场面,也用于舞蹈开始或开始前演奏。段落休止,则组合动作结束,以及动作和画面的转化,或在剧情结束时使用。如《姑嫂劳军》中注以锣鼓开场来招引观众,在剧情结束之时以锣鼓声中下告诉观众剧情结束。中国的管弦乐和打击乐器在秧歌剧里不仅仅强调了舞蹈节奏,还增强感情表达,把它节奏化、形象化,施以许多细小的动作,如手的一指、眼的一看,就明显起来了。

(五)东北秧歌剧的唱词。在东北秧歌剧里采用的是东北方言化唱词,唱词是用文字的形式直接准确的表现演员们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配合舞蹈动作完整的演绎整个节目,所以东北方言则更能体现出东北人民文化升华的结晶和民族的特征。[7]东北秧歌剧运用东北方言,这就能体现出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文化。而秧歌剧《土地还家》的唱词则全部用的是地方方言,并完整地体现了东北的方言文化。如《土地还家》中的唱词:老张头“地这玩意儿”,本是荒草一片,谁去侍候它就会长粮食;老张头“我抄西头那茅道回来的,你不好好割柴,找我干啥”,还有“干啥”“埋汰”“今儿格”“老鼻子”“黑不溜丢”“邪和”等东北方言特点,体现出了东北地区的淳朴民俗文化。

解放时期的东北秧歌剧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它将东北二人转、民歌小调、东北大秧歌等具有地方性色彩的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并在当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为当时全国的革命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东北秧歌剧并没有一直延存至今,但是它为后来东北地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戏曲艺术形式奠定了基础。作为年轻的艺术爱好者和艺术教育者们,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文化,为使越来越多的艺术爱好者们能够了解东北艺术文化而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猜你喜欢
秧歌民歌东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富平村里唱秧歌
昌黎地秧歌
大东北的春节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富平村里唱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