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游甘肃和新疆

2020-02-26 09:23
工会博览 2020年3期
关键词:那拉提锡伯族哈萨克

来到甘肃与新疆之前,脑海中不断浮起黄土高坡的大漠上发生的悲壮历史故事,以及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男女在大草原上载歌载舞的画面。早年一首接一首动听的民歌,仿佛又在耳际泛起。

阳关玉门,石窟壁画

阳关与玉门关,一个在南,一个在北,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也是古代中国陆路对外的交通咽喉。

在离开两关之后就进入茫茫大漠的戈壁了。

你如果有机会到甘肃旅行,不要错过去中华民族圣殿的敦煌莫高窟 “朝拜”。石窟壁画,就是敦煌的闪亮名片。

画册里的“飞天”,敦煌舞蹈的“飞天”,我们看得多了,但总是期望能亲眼目睹壁画飞天真迹。这次甘肃——新疆行让我们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真的无法想象,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在一、两千年前就已经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在大漠山窟里,穿挖窟穴留下栩栩如生的彩绘。而这些彩绘竟然保留到今天,反映了当年彩绘用料的讲究及工艺的超群。

莫高窟里被发现的石窟达492座,彩塑2000个,由于当中不少是类似者,或遭破坏或不具完整性,因此对外开放者只有数十座。不同年代与构图的石窟,让人看后心满意足了!

这些瑰宝壁画,多以佛教教义为主题,此外也有当时的民俗与生活情景。为了保护罕有的文物遗产,减少受到人气散放二氧化碳的破坏,莫高窟已经开始限制参观人数,并通过进入实地参观前的3D视频介绍,缩短逗留在内的时间。

阴暗的石窟也严禁拍照片及打灯,只能通过讲解员的手电筒灯光指引观赏。同时,参观券也采取实名制。先辈为我们留下的宝藏,我们没有理由不加以好好保管维护。

莫高窟近百年来能避过两次大浩劫,确实是大幸。一次是二战,一次是文化大革命。不过,它大部分最珍贵的史料真迹却被几个外国收藏家 “带”走了,法国、日本最多!

当年一位僧人无意间在窟内发现了收藏经库,自己不知道珍惜,腐败的朝廷也鞭长莫及,所以一次又一次带领外国收藏家去搜掠。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这些流落国外的无价之宝还能幸存下来,好过被战火摧毁破坏。

送上一首 《古月照今尘》,一起缅怀古人。

一部春秋史,千年孤臣泪/成败难长久,兴亡在转瞬间/总在茶余后,供于后人说/多少辛酸,话因果/百战旧河山,古来功难全/江山几局残,荒城重拾何年/文章写不尽,幽幽沧桑史/悲欢岁月,尽无情/长江长千里,黄河水不停/江山依旧人事已非,只剩古月照今尘/莫负古圣贤,效历朝英雄/再造一个辉煌的汉疆和唐土

新疆,体验锡伯族风土人情

新疆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少数民族合居的地方。

在这次的旅游中,我们有幸在伊犁市参观了锡伯族风情园以及体验锡伯农家的风土人情。

锡伯族官兵是在1764年,奉乾隆帝朝廷之命,从沈阳出发,背井离乡迁至新疆伊犁,承担戎守开垦祖国边陲的历史重任。250年后的今天,锡伯族的人口已经从当年的不到5000人,繁衍至20万人。

我们乘着马车 “嘀嘀嗒嗒”来到锡伯族聚居的巷弄。偌大庭院长廊上,葡萄藤架与苹果架上,果实累累的苹果与葡萄把藤架压弯了腰。苹果伸手可采摘,只可惜8月份不是成熟的季节,错过了亲手采亲口食的机会。

锡伯族女向导小珍说,10月份才是丰收季节,到时候你们一定要来哦。小珍大学毕业后,在风情园里当向导,驾轻就熟,月入约3000人民币,感觉还满意。

小珍的汉语解说非常流利,解说完毕,还亲手捧上当地特制的冰淇淋让大家解渴消暑,甜在访客心底。

这时,我想,送上一首哈萨克民歌 《美丽的姑娘》最贴切了:

美丽的姑娘见过万千/独有你最可爱/你像冲出朝霞的太阳/无比的新鲜/姑娘呀/把你的容貌比做鲜花/你比鲜花更鲜艳/世上多少人呀/向你望得脖子酸/姑娘呀/你的舞姿轻盈妩媚/就像天上神仙/你那流星似的双眼能把海底穿/姑娘呀/你像夜莺歌唱在自由的青翠林园/姑娘呀

那拉提草原,豪迈奔放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打出这样的宣传口号:“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是吗?说得也是!

伊犁新源县境内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翠绿的草原风光与哈萨克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就足以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名片。

根据游览大巴上的录影介绍,“那拉提”有个这样的传奇来由。

“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季,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的大叫 ‘那拉提、那拉提 (有太阳、有太阳)’,于是这片草原得了名。”

那拉提草原之美,在于挺峻的山峰,深峡纵横、森林繁茂、草原舒展,空气清新爽朗,哈萨克民族在草原上驱马奔驰赶牛羊。在起伏交错的山麓上,天山一色,让人心旷神怡。身临其境,个个团友也活跃起来,有男女团友随性租借服装打扮成哈萨克情侣,落落大方,在旁者纷纷起哄合照,还讨“喜糖”吃。

我们在大巴上不单有喜糖吃,还在草原上一边享受丰盛的全羊大餐,一边欣赏哈萨克男女载歌载舞与受邀共舞。这顿饭,在杯酒交错与歌舞声中渡过。

来吧,听一首新疆民歌 《青春舞曲》:

太阳下山明朝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我的青春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别的那样哟/别的那样哟/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猜你喜欢
那拉提锡伯族哈萨克
那拉提的新娘
美丽的那拉提草原
阿依努尔——献给一位哈萨克支教女孩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 锡伯族民歌
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那拉提
一件与卫拉特人有关的清代哈萨克文档案文书研究(哈萨克文)
锡伯族“贝伦舞”的舞目与词义辨析
跨域反哺中的锡伯族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调查研究——以兴隆台锡伯族学校为个案
哈萨克民族医学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初探
中医哈萨克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