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制度性开放合作的视角

2020-02-27 05:55马艳菲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制度性中国香港香港电影

■马艳菲

(广东海洋大学)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贯穿于社会经济各领域,呈现多向融合的状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新部署指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粤港澳三地人民同为炎黄子孙,文化根基同根同源,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化产业上的融合及交流,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建设的重要途径。

1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

2019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完善中国香港、中国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机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今,我国正处于“十三五”规划的收官期和“十四五”规划的谋划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也必将承载更多历史使命。产业融合是粤港澳三地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及CEPA(《内地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等促进大湾区开放合作的协议制度,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共融发展创造了诸多机遇和动力。然而,粤港澳大湾区存在不同的法律及社会制度,文化产业的融合存在一些制度壁垒,尚有提升的空间,粤港澳三地文化产业的制度性开放合作具备可行性及必要性。

融合的载体是产业,融合的重要保障是湾区间的开放,可持续融合的基础是科学的产业制度性开放政策。从目前情况看,各领域的制度性开放已提上议事日程。201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提出,要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性开放向规则性开放转变。于2019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也指出,要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性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性开放。制度性开放是更加深入的开放。过去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促进商品要素的流动性开放,推动开放的主要的措施就是降低边际上的准入门槛。

2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融合存在诸多机遇——以三地影视行业的现状为例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已被提上国家战略发展议程,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化产业上的融合及交流,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建设的重要部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融合存在巨大机遇。粤港澳影视行业的发展现状能具代表性地体现出三地文化产业融合所存在的机遇。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香港电影业蓬勃兴旺,不少杰出中国香港电影人进军海外,促进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宣扬。然而九十年代以来,随着GATT会议之后,中国台湾影视投资人因看到美国商业电影的市场潜力,逐渐缩减投资中国香港电影的资金,中国大陆加入WTO后也逐渐增加外语片的配额,导致中国香港影视的投影与投资空间受到了挤压,繁荣近40年的中国香港影视产业逐渐走向衰落。此外,中国澳门地区的影视行业一直以来较为封闭,缺乏具有国际视野的作品,对外行销和市场建设欠佳,靠本地市场难以发展壮大,必定要充分打开开放融合的窗口。两岸三地不相同的法律法规使得三地的文化产业融合存在壁垒与障碍。直至2003年,大陆政府与中国香港正式签署CEPA(大陆与中国香港关于建立更密切经贸关系的安排),中国香港电影在内地影院上映,两岸合作生产模式也有所放松,中国大陆巨大的电影市场再次开启了中国香港影视业的大门,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的影视业迎来了新的机遇。2019年,国家电影局出台政策扶持港澳电影业在内地的发展。中国香港电影发展局主席王英伟提出,国家电影局所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能鼓励中国香港电影业界更积极参与大陆的电影制作、便利两岸合拍片的制作、增加港产片在大陆市场的知名度、促进中国香港电影企业推广优秀内地电影及两岸和合拍片,有助两地影业共同开发市场。此类政策制度的扶持,能使得粤港澳大湾区电影行业以及其他重要文化产业的开放及融合将逐渐消除壁垒,迎来更多新的机遇。

3 促进粤港澳三地文化产业开放融合的主要方式

目前,粤港澳地区的产业发展正处于关键临界点,而粤港澳三地不同的社会制度与法律制度,使得三地文化艺术产业的融合存在一些制度性障碍,应从文化产业制度性开放合作的视角分析粤港澳三地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动力及彼此开放的异同点等方面,找到粤港澳文化产业合作的开放舒适点,总结出理想的开放融合方式以改善解决问题。

(1)测算三地文化产业竞争力和合作指数,力求找到三地文化产业合作的制度性开放舒适点。文化产业是一个大产业,但也是一个需要精耕细作、包罗广阔的产业,应本着做深做实的原则,深入研究基于制度性开放条件下的粤港澳三地文化产业融合情况,总结分析三地文化产业在双边、多边经贸协定开放异同点,更大程度上使得产业融合发展和政策配套能够真正契合起来,最大程度程度释放制度开放合作的红利。

(2)在科技创新领域找到三地文化产业开放融合的共鸣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文化产业即是区块链最适合实施应用的行业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裂变爆发点主要在于科技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又作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一体三级,应从文化+科技创新的前沿视角,结合区块链、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模板,对当下粤港澳城市的文化产业进行梳理,研究出一套走向文化与科技跨界结合、湾区城市群深度融合、共同裂变出更大社会价值的实施方案。

(3)推进金融开放制度进程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湾区内金融开放政策的出台刺激了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的业务布局步伐,若能有效地实施,将为三地的文化实体带来不容小觑的发展动能。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产业经济政策的改进与完善,对于加强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进程、加快产业开放融合、提高文化企业的整体竞争水平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金融支持与文化产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提升国民经济增长动能、提升文化产业的软实力的有力措施,也是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方式。目前,科技和金融所助力的新兴文化业态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文化资源与科技、金融的结合已成为助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途径,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示范基地也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应当切实将粤港澳开放融合制度落地实施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及文化艺术企事业单位,以进一步助力大湾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强湾区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及凝聚力,助力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制度性中国香港香港电影
2021中国香港代表队选拔考试
2020中国香港代表队选拔考试
村规民约法制审核需要制度性设计
2018中国香港代表队选拔考试
来自中国香港的龙虾美味
论1930年代上海与香港电影的多元互动关系
应急救援社会组织联动协同关系研究
香港电影:似水年华,如“影”随形
学生营养餐供应应体现“五性”
制度性退出是引“才”政策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