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四丰山景区发展规划

2020-02-27 19:47
林业科技情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净化水库人工

张 鹏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1 项目建设方案

1.1 设计概况

四丰山生态恢复工程总面积约300.56hm2,在项目总体思路指导下,规划在四丰山水库上游建设人工湿地、水库西岸建设滨水湿地。通过湿地的净化作用,提高水库水质从而提升周边生态环境质量。

本次四丰山水库生态恢复工程本质目的是净化水库水质,外在表象功能则为佳木斯市民提供一个生机盎然、功能齐全的生态区。作为新增保护区生态元素应与原有水库现状元素形成互补。利用水库开敞的水面和上游人工湿地通过“串联”的建设手法,形成多种溪流、滩涂、湿地等,再通过道路连接形成独特的生态空间。

1.2 设计分区

在功能上,水库东侧新建道路与原有栈道相连接,新增水环境监测平台、生态岸滩等一系列的保护性、参与性相结合的节点,水库上游的人工湿地是本次设计的重点,在现状“肾形”区域内设计人工湿地占地约32万平方米,其中新增湿地植物10万平方米,并与湿地周边建立环形路网与水库整体路网连接,人工湿地北侧新增植物岛,体现三重净化的效果。水库西侧则新建沿湖生态恢复区,通过退耕还林、退耕还湿、以及对现状鱼塘进行环境整治等工程手段彻底改善水库西侧沿湖生态环境。沿湖生态恢复区分别设计有芦苇净化区、水生植物区、露营区、林下花海等,从而与水库上游人工湿地、东侧原有的沿湖生态区一起形成了四丰山水库的生态新地标。

1.3 道路设计

本次工程的建设依托现有水库建设,其中交通网络的衔接将作为近期四丰山水库的规划重点。道路工程形式主要有库区监测栈道、库区管护道路、砂石路、湿地监测道路四种形式。

在水库东侧新建3.5m宽水上监测栈道2km,方便沿湖进行生态管理。同时新建临时停车场方便直达人工湿地。人工湿地上布置2m宽湿地监测栈道,使管理人员可以环绕整个新建人工湿地进行管护活动。人工湿地南侧则布置4m宽砂石路长约2km,并于两侧布置防护林,主要功能是对人工湿地进行日常维护。水库西侧则设计4m库区管护道路并于局部布置湿地监测栈道,既实现了沿湖生态监测、管理、清理等功能又便于周边居民们生活通行。

1.4 生态恢复规模

本次设计对湿地及植被生境进行重点恢复保护,通过生态系统的恢复来促进水库水质等生态指标的改善,其中新建湿地16万平方米,植被恢复10万平方米。

2 相关植物设计

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对水库水质的治理与提升,改善水生态系统的微生物环境,逐渐形成植物、微生物、水生动物共存的水下生态系统。

设计以上游的水质净化为主,通过多层次的地形高差和多层次的植物群落,增强对流动水体的滞留和净化能力,生态岛采用坑塘式设计,种植有水生植物,其二者相辅相成,坑塘可减小水流冲击保护植物根系,植物可固定生态岛的表层土,避免土壤流失,且有利于滞留物的沉降,生态岛标高低于地面标高,以保证丰水期水流的通过性。河岸两侧采用坡地式设计,河道边缘种植水生植物既可以保护驳岸减小水流冲刷,又可以提升对水体的滞留效果,驳岸的草甸沼泽生境则以湿生植被搭配点植和丛植乔木为主,严格遵守该生境的植被分布特点,乔木可有效提升绿化覆盖率,与地被结合,可有效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对地表水的多层净化作用。

本次设计范围的静水面则以停水和浮水植物相结合。在美化水面环境,提升效果的同时,对水质实现二次净化,在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同时使植物和水面共同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湿地生态恢复区:以玉蝉花、水葱、香蒲、千屈菜、慈姑、芦苇等水生植物对河道及生态岛进行种植,通过生物滞留的方式,减小水体的流速,提高水在湿地内的滞留时间,增强湿地对水体的滞留、净化效果,打造对水质具有更高生态效益的湿地环境。湿地内的驳岸采用蓼等湿生植被与白桦这种耐水湿乔木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湿地的绿化覆盖率,以减少自然降水对地表的冲刷,且深根系的乔木能更好地促进土壤环境稳定,以形成一个更加稳定的生态系统。通过植被的自然繁殖与适应,使人工湿地逐步趋于自然化。

水库生态恢复区:采用生态浮岛、水生植物相结合的方式对水库的水质进行二次净化。本次设计以水葱、芦苇、菖蒲、香蒲等枝叶繁茂、具有较强韧性且利于形成种群优势的水生植物为主,以减少水面流动对水生植物的影响,并通过在生态浮岛上种植雨久花、慈姑等颜色淡雅的水生植物,为人们提供一个具有更加优美、纯净表层水的水库湿地,从而有利于人们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体验大自然的俊秀与壮美。

3 植物种植工程

植物种植工程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1)尺绳种植法:适用地形变化较小的平缓坡地。按图纸上已标明的或建设、监理方指定的中心线位置,放一根直线(尺绳),根据作业设计书中对造林密度的要求,沿尺绳用白灰或标桩在场地上加以标记,确定树苗栽植的具体位置,以此为基准,向左右两侧展开。

(2)标杆种植法:根据三点一线的原理进行放样,多在地形较为规则的造林地应用该方法。

(3)尺徒手定点种植:适用地形不规则的山坡。按图纸上标明的或建设、监理方指定的参照物,按造林区作业设计规定的株、行距用白灰或标桩在场地上加以标记,以此方法逐步确定树苗栽植的具体位置。

(4)网放种植:适用于具有规则的植物构图要求的设计。先在图纸上以一定比例画出方格网,把方格网按比例定位到施工现场(多用经纬仪),再在每一个方格内按照图纸上的相应位置进行尺绳法定点。

标定植树点位置的同时,要对计划栽植的树种做出明显标示,并记录数量,挖穴时如发现定点标记模糊不清时应重新放线标定。

4 结语

本次工程的建设依托现有水库进行,立足于生态角度整体分区达到周边土地功能与水库环境相融合,并通过路网建设及植物种植形成良好的生态自循环系统,最终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猜你喜欢
净化水库人工
漳河有一水库群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出山店水库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出山店水库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
陶色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