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北国企改革文化层面的思考

2020-02-27 19:47李司群
林业科技情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东北职工经济

李司群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目前东北的国有企业与计划经济年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面对我国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国有企业,东北的国企改革是滞后的。加上国企在东北的经济占比大,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事实上,东北作为近现代以来资源相对富饶的地区,近年来其经济发展的缓慢与低迷已经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的不解与深思。这种发展的缓慢当然并非一日之寒,是各方面阻滞因素在长期积淀下显现出来的。在这些因素当中,文化层面的阻滞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探讨的重点。

1 东北文化的形成和审视

所谓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以及发展的总和。它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被人们创造、发展、积累而逐渐稳定在地域环境之内,形成特定的文化模式,并通过社会化过程将人的意识显现而稳定下来。通常,某个地域的文化模式也必将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文化模式一定会通过人的价值观对本区域的经济形成支持,或是压制。

近现代以前的东北,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其经济开发比内地要晚很多。在19世纪末期,清政府解除对东北地区的封禁以前,这片广袤的黑土地几乎完全处于原始自然的经济状态之下。虽然经过了长期的半殖民地阶段,帝国主义对东北的资源进行了严重的掠夺,但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时,东北人民对黑土地以及自然资源仍然有着高度的依赖性,人们仍可依靠丰富的资源过着相对富足的生活。

东北人习惯的原始行业,如狩猎、采参、伐木、淘金等,都是投入较少而获利较高的行业。在明、清之际,东北的人参出产量十分可观。在明朝万历年间,每年女真部落的人参进贡数量竟能达到十五、六万斤。以狩猎为例,清政府曾在吉林设有“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为皇室、宫廷收购特需的东北产品,其中貂皮可作为计征依据,折合银两,成为“通货”。在采捕类的资源逐渐耗尽之后,东北人又将目光转向了茫茫林海。大树砍伐之后截成木材,顺着滔滔江水便可直接送到下游换钱。这种伐木行业在日伪时期极为兴盛,到了1944年,当年产出的木材可达671万立方米。

东北的自然环境是极为广阔富饶的,而历史发展却让这片土地很晚才得到开发。动荡不安的环境和容易暴富的机遇长年刺激着东北人,使得他们对未来难以有长期的打算,转而习惯于追求快速获利。东北的土地肥沃而人口稀少,农民不需要精耕细作,加之气候寒冷,有大量的农闲时间可供享乐或是追求暴利。东北的环境造就了东北人民能耐艰苦、勇敢有魄力的性格,但同时也向东北的地域文化里注入了贪大喜功的求富心理和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这势必将要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计划经济时代的东北国企发展及其文化依附性

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东北的国企不仅作为经济主体而存在,更重要的是作为承担着各种社会职能的社会组织而存在。经济模式的计划性与行政权力的集中性的相互支持,使得当时东北人的社会生活具有极大的稳定性与封闭性。与此同时,它所塑造的文化模式必然是单一而有依附性的。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东北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国企,而国企则依赖于国家,听从国家的指令和调遣。东北是原有计划体制经历时间最长、贯彻最彻底的地区,而这得益于它解放较早以及经济基础较好。东北在新中国经济发展初期占有突出的经济地位。1952年,东北地区经济规模占全国12.36%,工业规模占全国22.88%,农业规模占全国9.65%。良好的开局使东北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北大荒的开发使东北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基地;大庆油田开发又使东北成为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材料基地;林业开发使东北成为国家重要的木材供应基地。有了这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优势,国家的资源配置也自然而然地倾斜于东北地区。东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借助计划经济带来的诸多有利条件,成为全国经济的“领头羊”,在经济增长方面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到1978年,东北经济规模占全国13.21%,较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了进一步提升。(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各年度统计年鉴)

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的发展模式是与市场经济相悖的。东北的国有企业职工,几十年之下习惯于接受国家的指令和调遣,并且在这种模式下生活得相对富足,因此已经养成了一种“等待”文化,对“单位制”的社会有很强的依赖性——经济时期乃至于改革开放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大型国企,可以为职工提供住宿、医疗、子女教育等种种基础设施。这种惯性使得改革后的东北国企职工也不擅长去争取机遇、资源和市场,而仍然在等待国家的调配。

在计划经济制度影响下形成的等待文化已经在东北存在了许多年,并逐渐成为一种阻碍东北发展的不适应于时代的文化。国有企业的发展曾受到旧体制的严重束缚与阻碍,另一方面又受惠于旧体制的统筹调配;国企的职工心理上既迫切向往改革 ,又对旧体制有颇多怀念,对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存有担心甚至恐惧,对竞争的压力难以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

另外,历史环境带给东北人的浅薄文化积淀、长期的战乱创伤加之彻底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国企改革的大环境里一并作用了出来。职工们缺乏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却对人情、人脉及官职所带来的丰富资源十分向往和依赖。这种人情社会的风气和“官本位”的意识形态,当然是与规则化的当代社会发展模式相悖。这些封闭的、退守的、务虚的文化心理,成为了国企改革的严重阻碍。

3 对国企改革所需的文化层面的思考

3.1 对文化层面所需的思考

人才的选拔任用依靠的是人才的储备,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和人才的竞争。人才问题是东北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人的创造力潜能发挥得是否充分与文化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在开发大东北、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形势之下,国企应该加大对于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与高校开展合作,依托知识经济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库、知识库、思想库和科技创新生力军的作用,来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营造出能够激励人们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东北固有的文化情结有不适合现在经济环境的部分,必须加以调整。要将适应于市场经济的现代化的文化理念,如开拓创新、自主自强、公平竞争等观念引入到国企改革中来,彻底植入职工的骨髓深处,使东北国企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能够适应甚至引领市场经济的现代化文化理念。

3.2 文化层面的转变对现代人才需求产生的影响

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向来重视伦理道德。对于人才的评价,一贯重视伦理道德评价,甚至以道德评价来替代才能评价。在计划经济时期,东北的国企其实对于职工的评价十分公平——往往以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等伦理要求为主,相对忽视工作能力和实际绩效等现实因素。这种评价方式虽然公平却不讲究效率,把现实的职工设计成了“伦理人”,而伦理道德往往是难以量化而又难以计算产出的。长期以来,职工在工作中重伦理而轻实绩,不会追求创新与突破,企业内部缺少竞争与活力,难以走向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伦理人”转变为“能力人”,建立能力本位的价值观,形成优胜劣汰的人才选拔机制,以职工对企业的实际贡献作为评价依据;而职工个人要摒弃过去那种依靠资历、关系网来求得晋升的观念,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自觉提高素质和能力。

4 结语

审视历史,东北人民创造的文化可以上溯到五、六千年之前的红山文化。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为古代中国的繁荣和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文化心理又是深入人们灵魂而难以改变的因素,比起实际行动来得滞后。所以要搞活国企,不能单单从经济角度入手,而必须考虑文化层面的因素。这是说起来容易而实践起来困难的事情,但是在新旧观念冲突的时期,如果不从文化层面来剖析和入手,人们只是表面接受了新思想,而实际却留恋旧观念、旧习惯,那么改革只能成为无力的口号。一切改革的措施与手段都必须内化成人的思想观念,我们应该看到东北人民作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他们身上那些世代相传的优良品质。应该肯定的是,东北人民始终拥有着极为雄厚的创业精神。从原始社会开始的渔猎、采捕,到建国后的垦荒以及大庆油田的创造,都充分地体现出了东北人的创业精神。此外,东北在历史上并不是固步自封的社会,而是本地土著与大批国内外移民长期杂居的区域,在文化上能够做到兼容并蓄。这些有利于发展的风气与精神品质被旧体制束缚而一时无法体现出来,现在就更需要积极地重新培养和发掘。惟其如此,改革才能真正得到推进与落实。

猜你喜欢
东北职工经济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大东北的春节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