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20-02-28 02:23王纯枝韩丽娟郭安红赵秀兰
中国农业气象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部秋收西北地区

王纯枝,韩丽娟,郭安红,赵秀兰,延 昊

2019年秋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王纯枝,韩丽娟,郭安红**,赵秀兰,延 昊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2019年秋季(9−11月)全国平均气温10.9℃,为1961年以来第三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110.5mm,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全国平均日照时数为579.7h,接近常年同期。东北地区大部、内蒙古和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北部初霜期接近常年或偏晚,全国农区大部光温适宜,利于玉米、大豆、水稻等秋收作物灌浆、成熟、收获和晾晒,秋收进展顺利。尤其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晴好天气,秋收进程较快。秋播区大部作物播种期间农田土壤墒情适宜,冬小麦、油菜播种和出苗顺利。但华北西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大部及贵州西部等地秋雨偏多,阴雨寡照和强降水导致部分地区土壤持续过湿,秋收秋种进度偏慢,油菜移栽进度滞后,部分地区油菜发育期偏晚7~10d;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高温少雨,部分地区水稻抽穗灌浆、油菜和冬小麦播栽及幼苗生长受到一定不利影响。总体来看,2019年秋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

秋季气象条件;秋收秋种;干旱;阴雨寡照;台风

1 秋季气象条件总体特征

2019年秋季(9−11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0.9℃,较2018年同期偏高1.1℃,较常年同期(1981−2010年30a均值,下同)偏高1.0℃,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三高值。从地理分布看,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内蒙古中西部、新疆东部和南部、西北地区中部、华北大部、黄淮大部、江淮大部、江汉中东部、江南及四川南部、云南东部、西藏等地偏高1~2℃,仅四川东部、重庆西部等地略偏低(图1a);江西省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湖北、青海、西藏为次高,长江中下游地区、河北、河南、湖南、江苏、山东、上海、云南为第三高。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10.5mm,比2018年同期偏少14.8mm,较常年同期(117.0mm)偏少5.6%。从地理分布看,降水距平西多东少,东北地区西部、内蒙古东北部、新疆东部、华北东南部、黄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0%~80%;东北地区中部、内蒙古中西部、新疆西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北部和西南部、西南地区中东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0%~100%(图1b);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有125.9mm,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全国平均日照时数为579.7h,除甘肃陇南东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部较常年同期偏少20%~50%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日照基本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多。综合来看,全国大部农区秋季光温条件适宜,东北地区大部、内蒙古和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北部初霜期接近常年或偏晚,北方大部农区水热条件较好,利于秋收作物充分灌浆、成熟和秋播。但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持续干旱,不利于灌溉条件较差地区的晚稻产量形成及冬小麦和油菜播栽;华西地区多阴雨天气,导致秋收秋种进度偏慢,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2 秋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

2.1 秋收区大部光温条件较好,利于秋收作物后期灌浆、成熟和收获

2019年秋季,全国大部农区热量充足,其中东北地区大部、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东北部、华北北部≥0℃积温为500~1000℃·d,新疆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中北部以及四川盆地西部、贵州西部为1000~1500℃·d,黄淮南部、江淮、江汉大部、江南、华南西北部、四川盆地中东部及贵州东部、云南大部为1500~2000℃·d,华南大部为2000~2500℃·d,大部农区≥0℃积温比常年同期偏多50~300℃·d(图2)。东北地区、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秋季光照条件好于2018年同期;华北中南部、黄淮地区日照时数接近2018年同期。收获期大部农区无明显连阴雨天气,农田墒情适宜,光温水条件利于玉米、大豆、一季稻等农作物充分灌浆、成熟、收获,秋收进展总体顺利。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大部秋季天气多晴少雨,光热条件良好,利于灌溉条件较好地区的秋收作物灌浆和成熟收晒。江南、华南晚稻区未出现明显“寒露风”天气,且大部地区库塘蓄水充足,对晚稻产量形成较为有利。东北地区大部初霜期较常年同期偏晚5~10d。

图1 2019年9−11月气温距平(a)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b)(缺港澳台数据,下同)

图2 2019年9−11月≥0℃积温距平分布(℃·d)

总体来看,2019年秋季,全国大部农区光热条件适宜,利于灌溉条件较好地区农作物的产量形成和品质提高;秋收期间大部农区多晴好天气,秋收工作开展顺利,进程较快。

2.2 秋播区大部作物播种期间农田土壤墒情适宜,冬小麦、油菜播种出苗顺利

北方冬麦区大部秋季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降水量有50~250mm,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利于冬小麦播种出苗。尤其9月,北方冬麦区大部出现10mm以上降水,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黄淮西北部降水量有25~100mm,较常年同期偏多30%~100%,有效补充了农田土壤水分,利于土壤增墒蓄墒。9月中旬−10月秋播期间,北方麦播区大部土壤墒情较好,利于冬小麦适时播种和苗期生长。10月31日土壤墒情监测结果显示:北方冬麦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墒情好于2018年同期。西南地区南部及贵州东部9月中旬−11月下旬多晴少雨,土壤墒情较为适宜,冬小麦和油菜播种、出苗顺利,光热条件利于幼苗健壮生长。9月下旬初和旬末台风“塔巴”和“米娜”给浙江、江苏沿海地区带来降水,增加了农业蓄水,对秋播也较为有利。截至10月底,全国冬小麦已播种76.4%,进度与2018年同期持平。11月,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波动性下降,一定程度上利于冬小麦抗寒锻炼。

冬小麦播种−11月底,小麦各主产省≥0℃积温较2018年同期偏多16~46℃·d;与常年同期相比,除贵州基本持平外,其余省≥0℃积温均偏多15~81℃·d。其中,河南冬小麦产区10月中旬−11月下旬≥0℃积温为638.1℃·d,较2018年和常年同期分别偏多37℃·d和78℃·d,热量条件好于2018年和常年。油菜播种后,至11月底,各主产省≥0℃积温较2018年和常年同期均偏多。与2018年同期相比,油菜各主产省≥0℃积温偏多20~82℃·d;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21~142℃·d。其中,湖北油菜产区9月下旬−11月下旬≥0℃积温为1190.3℃·d,比2018年同期偏多88℃·d,较常年同期偏多146℃·d,热量条件良好。至11月底,新疆北部、甘肃部分地区冬小麦进入越冬期,西北、华北、黄淮大部处于分蘖期,江淮、江汉和西南地区大部处于出苗−三叶期,冬麦区大部小麦长势良好,苗情基本与2018年持平,一、二类苗比例分别为21%、78%。长江流域大部地区油菜处于第五真叶期−移栽成活期,一、二类苗比例分别为10%、87%,长势与2018年同期持平。

3 秋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

3.1 华西部分地区持续阴雨寡照,不利于秋收秋种

2019年秋季,华北西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大部及贵州西部等地多秋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0%~100%,降水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3~12d,日照时数偏少20%~50%,阴雨寡照导致部分地区土壤持续过湿,秋收秋种工作进度偏慢。其中9月上中旬,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西南部及河南西南部等地降水量达80~300mm,较常年偏多30%~200%,单日日照时数≤3h的天数达10~20d,较常年同期偏多4~15d,导致部分地区农田出现渍涝和作物受淹或倒伏,不利玉米灌浆、马铃薯块茎膨大,影响作物成熟和收获,导致秋收秋播推迟,阴雨寡照还造成葡萄、大枣等果实腐烂开裂。10月,四川大部、重庆、贵州多阴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0%~200%,降雨日数达12~29d(图3),较常年同期偏多5~12d;其中四川盆地东部日照偏少30%~50%,部分农田土壤持续过湿,秋收延缓,冬小麦备耕播种和油菜培育壮秧受到影响。11月,四川盆地、贵州西部阴雨寡照日数达16~30d,日照较常年同期偏少30%~80%,不利秋播作物形成壮苗,油菜移栽进度滞后,重庆中部等地局部油菜发育期偏晚7~10d。

图3 2019年10月降水日数分布(d)

3.2 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伏秋连旱,影响农业生产

7月下旬−秋季末,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高温少雨,秋季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华南秋季降水偏少37%,为近15a来最少。分省来看,福建(68.5mm)、江西(60.8mm)秋季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安徽(81.0mm)为第二少(图4),湖北东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等地农业干旱持续或发展,库塘蓄水量下降,秋收作物产量形成和秋播受到一定不利影响,造成灌溉条件较差地区的一季稻和晚稻用水不足、稻田开裂,水稻出现萎蔫、卡穗、授粉不良、结实率下降,部分晚稻出现干枯死苗甚至绝收。棉花出现早衰,产量和棉纤维品质下降。安徽和江西局地小麦、油菜不能正常播栽,其中江西11月初油菜播种进度较常年偏慢20%。江西、福建等地部分柑橘、脐橙果园出现果实偏小、落果现象,产量和品质下降。湖北、福建灌溉条件较差的茶园茶树出现枯死。江汉平原等地部分虾稻田块缺水严重,竹林长势偏差,高温及长时间高强度光照造成部分经济林果发生“日灼”。

图4 福建、江西和安徽1981−2019年逐年秋季降水量变化

3.3 部分地区遭受台风、洪涝、风雹和雪灾

9月7−8日,台风“玲玲”带来的大风强降水导致东北地区中东部低洼农田积涝,玉米等作物出现倒伏,对作物产量形成有一定不利影响。台风“玲玲”还造成东北等地部分地区经济林果落果、受灾较重。据不完全统计,9月5−11日,黑龙江、吉林、甘肃、宁夏、陕西、浙江、湖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因台风、洪涝、风雹等影响,共造成农作物受灾22.36万hm2。9月30日−10月2日,台风“米娜”带来的风雨导致浙江东北部、江苏东南部等地农业生产受到一定不利影响。11月17−18日,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大部出现中到大雪,黑龙江东部、吉林中东部、辽宁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暴雪,部分地区设施农业和畜牧业设施受压受损严重。

10.3969/j.issn.1000-6362.2020.01.007

王纯枝,韩丽娟,郭安红,等.2019年秋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20,41(1):61-64

2019−12−16

郭安红,E-mail:guoah@cma.gov.cn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2402);2019年中国气象局国内外作物产量气象预报专项

王纯枝,E-mail:wcz_bj@163.com

猜你喜欢
大部秋收西北地区
秋收节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空间环境因素对西北地区电离层空间特征影响
秋收好时光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康复的效果
『秋收』
寒露
家乡秋收记
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西北地区商业模式设计与实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