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

2020-02-28 04:11许强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4期
关键词:战略规划管控经营

◎许强

企业经营与管理形式的不同,内部管控机制建设目标与构建途径也存在差异。当前阶段,为更好地应对复杂化、多样化的竞争、发展风险,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内部管理目标,量化制度建设任务,针对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管理制度不合理、战略规划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基于风险管控视角,对内控机制进行优化改革,增强企业效益综合创造能力,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现代内控制度。

一、当前阶段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管理风险

1.风险管控意识相对薄弱。现阶段,部分企业在风险预防与控制工作中,长期受传统理念限制,管理思维僵化,缺乏创新意识,无法有效开展风险定性、定量分析与评价工作,管理队伍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对于现代内控机制的建设与完善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近几年,市场供给结构与管理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企业更注重对运营目标的制定与实行,但没有给予高风险交易活动充分重视,缺少风险预测和防范能力,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给各种风险出现营造了机会。由于内控机制的建设与完善缺乏有效、专业的指导,企业对各项经营风险控制力度不足,整体风险管控意识相对薄弱,缺乏现代思想引导,导致经营管理形式与既定目标存在矛盾,风险控制达不到预期效果。

2.战略规划制定与实施存在风险。部分企业在制定与实施战略规划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出现该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战略规划制定不合理、执行不到位、监管不健全。现阶段,一些企业为了在短时间内创造更高的效益价值,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忽视了企业发展实况,通常是以效益为主导目标,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却忽视了对自身能力的提升,导致经营失控,不仅提升了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战略规划的指导意义不强,无法适应市场需求,需要频繁进行调整,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管理成本,造成经营资源的严重浪费,阻碍了企业长效发展目标的落实。

3. 管理机制不健全带来的运营风险。现代经济发展格局的逐步转变,使得企业在制定管理目标、进行经营活动时,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科学调整,合理规避内外部的运营风险,才能有效保障企业稳定发展。然而,在开展风险管控工作时,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控制模式滞后,部分企业往往存在内部控制力度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没有给予内部控制工作高度重视,并且没有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使得内部控制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另一方面,内部监管机制覆盖不健全,内控任务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工作不具备独立性,监管职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运营风险加剧。除此之外,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机制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导致管理系统服务功能不完善、信息传递速率低、各部门信息不对称、无法提供系统的决策参考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存在漏洞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现代内部管控机制的建设进程,不利于企业调整风险管控模式。

二、基于风险管控层面构建内控机制的实践路径

1.建立健全内部治理体系。现代企业在建设内控机制的过程中,需要营造良好的内部治理环境,为管理组织的优化、战略规划调整与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以便促进全面性、动态化内控机制的建立健全。在建设治理体系的过程中,首先,企业需要认清当前市场竞争结构,以及外部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变化,从而变革组织结构,提升流程效率。在对内部管控体系进行改革、完善的过程中,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需要企业加强对市场变化与内部需求的掌控,做好成本、预算方面的管理,合理对资源进行调配;其次,基于风险控制角度实行内部管控机制时,应结合阶段性战略发展目标进行,对不符合发展实际的制度、规范进行针对性、规范化调整,及时沟通,帮助职工尽快了解改革内容,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管理目标;第三,强化风险管控意识。企业从领导到基层人员都要认识到风险管理以及内控建设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营造有利于实施内控制度的文化,逐步提升职工风险控制、内部管理的意识。此外,为提升现代内控机制的建设质效,企业应组建起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拓展职工参与专业培训的途径,优化管理队伍结构,为现代风险管控体系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2.结合发展实际,积极引进现代内控技术与理念。为科学构建现代内控机制,高效、动态应对经营风险,企业应积极引进现代内控技术,创新风险管控理念,加快信息化改革的步伐。一方面,企业要认识到自身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既要引进先进的内控方法,使其能够适应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升内部资源的综合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企业应结合长效发展目标,推进现代化、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包,搭建动态化、全面化的监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大数据分析、云平台计算、移动互联、远程通信与物联网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对运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高效识别、有效控制,降低风险问题带来的效益损失。同时,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对各部门经营信息的及时掌控,形成覆盖企业各经营环节的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平台的共享性、交互性功能,部门间能够实现实时沟通的目的,避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经营、管理风险,提升内控管理的整体质效。

3.调整配套的监督管理与绩效评价制度。在风险全过程管控视角下,推进内控机制的改革,不仅需要完善的内部管理规范,对监督、保障制度也需要进行对应的调整,为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保障。具体来讲,首先,市场竞争与发展形式的不断变化,需要企业具备完善的风险监管、评价机制,通过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全过程监管,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营。通过风险预警机制在事前及时发现风险,在事中具备相应的处理方案及措施来对风险进行及时处理,降低风险的影响范围与程度,在事后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估与反馈,为内部风险预警、识别、管控制度的完善夯实基础;其次,设置独立的监督部门,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企业应结合阶段性运营管理目标,对逐步完善评价机制,提升评价指标的针对性,将其纳入常规化管理工作中,实现全面监管的目标;第三,基于风险管控角度构建内控机制时,应加强对配套绩效考核制度的优化调整,设定多元化、全面性的绩效考核指标,调动职工履行工作职责的积极性,实现对内部资源的高效、科学配置。通过全方位及时的监督,控制企业内部各层次人员出于私利动机损害整体利益的风险行为。

结语:经济改革迈入关键时期,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在加剧了产业竞争形势的同时,也推进了企业经营、发展的改革进程。为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市场需求,企业应正确认识财务、政策、管理、环境等风险的表现与影响,探究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逐步完善风险预防、识别与控制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内控机制。现阶段,企业应立足内部发展实际,在现代内控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针对各经营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建立覆盖全面的监督机制,提升内控管理的实效性,为企业的长效、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战略规划管控经营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浅谈波士顿矩阵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对战略规划评估体系研究的思考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