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银行”模式下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研究

2020-02-28 04:35曲治先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7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银行客户

■曲治先

(中国建设银行个人金融部)

1 开放银行的概念及发展层次

开放银行(Open Banking)是指银行开放其API 端口(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进而通过与第三方开发者、服务商、供应商等合作伙伴共享数据、算法、交易及流程,以此构建新型商业生态结构,并产生的金融业新型生产关系[1]。

开放银行的核心是无界融合,即从客户与其生活场景出发,将银行各项金融服务嵌入个人端、企业端、政府端之中,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场景化以及端到端的客户旅程体验。这意味着,银行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场所,而是一种金融服务。用户在哪里、需求在哪里,银行的服务就在哪里。而开放银行的开放模式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1.1 数据开放

目前,银行业已基本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化、电子化和集约化,但传统银行还未将所持有的海量数据作为资产进行有效利用[2]。开放银行则将数据作为银行的生产要素,并以信息交换与技术共享的方式实现了商业银行、金科公司及第三方开发者的互利共赢。同时数据交互也将进一步扩大银行金融服务半径,促进供需精准匹配、提升金融运作效率。

1.2 客户开放

与传统银行不同,开放银行所面向的服务客群为全量客户,而非存量客户一隅。通过打通如微信、苹果ID等第三方账户或外部链接场景,将帮助银行打破原有封闭的账户体系,将银行金融服务覆盖更广泛的圈层及客群。

1.3 生态开放

生态开放是指银行整合自身场景及生态圈内第三方机构,进而为客户提供跨场景、综合性的服务。在客户端,通过数字账户体系,银行将打通与客户在生活购物消费、餐饮娱乐等高频交易场景的链接。在企业端,通过向企业输出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及数据分析能力,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赋能,增强客户黏性。最后在政府端,结合社会痛点问题,银行将提供税务、社保、政务办理等金融及非金融服务,让金融贴近民生,让银行服务基层。

2 开放银行的发展动因

开放银行的发展是内在需求与外部因素多轮驱动的必然结果。从内部看,伴随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脱媒的推进及影响,银行利差和资金获取成本优势不断弱化,从而激发了银行经营模式及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从外部环境看,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消费金融公司通过为客户提供支付、理财、小额贷款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对传统银行的市场份额产生挤压。基于线下和封闭式的传统银行生态在获客、活客、黏客等方面已不能适应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因此促使银行通过开放服务接口及生态的方式将自身业务“嫁接”到不同场景之中,从而推动商业银行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为每个客户提供“一户一策,千人千面”的金融解决方案。

3 开放银行的发展现状

3.1 国际发展现状

3.1.1 国际政府及监管机构:积极审慎的发展策略

为解决传统银行竞争不充分、新兴银行发展瓶颈等问题,2015年英国政府正式设立开放银行工作组(OBWG),而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也在次年公布“开放银行计划”并进行相关技术标准的设定[3]。为推动开放银行发展,欧洲议会于2015年末通过《支付服务法令修正案》(PSD2),并允许欧盟区银行通过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开放API 的方式参与支付服务[4]。至此开放银行的概念开始在全球兴起,各国政府相继积极跟进。美国货币管理署(OCC)于2018年允许美国从事银行业务的非存款金融科技(Fintech)公司进行国民银行执照的申请。同年,加拿大成立开放银行咨询委员会(ACOB)开始对相关业务的审核工作。

3.1.2 国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

2004年,PayPal首次开放其数据端口并推出PayPal API服务,成为国际金融业开放银行的先行者。2011年,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提供SDK(软件开发工具包)和应用商店服务功能,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财富管理通道。随着英国与欧盟政府的政策放宽,其加速了全球开放银行的推进发展。花旗银行于2016年推出CITI开发者中心,允许用户在使用相关数据的同时对接API模块并自行构建金融服务程序。

3.2 国内同业发展现状

3.2.1 国有银行

中国银行是国内第一批进行开放银行探索的金融机构,其“中银开放平台”于2013年正式上线,并为客户开放包括人工智能、云平台等1600个API接口服务。经过五年的空档期,工商银行于2018年开放9大类API和31项金融服务,正式开启了e-ICBC3.0互联网发展战略。随后,建设银行于2018年底创建“开放银行管理平台”,面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一站式信贷服务。农业银行也紧随其后,并提出“开放银行+场景金融+生态金融”的转型路径。其通过提供标准化的开放模式,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外部合作平台。以客户为中心,以场景为载体,显著增强其线上获客和活客的能力。

3.2.2 股份制银行

2018年,浦发银行发布“API Bank”无界开放平台,其API功能覆盖包括直销银行开户、境外旅游、资产证明等用户高频使用场景。同时,其对开发者提供支付理财及AI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平台多维度发展[5]。招商银行则以手机银行为切入点,通过API 和H5的跳转方式与生活场景进行连接。目前,招商银行“掌上生活”和“招商银行” 两大APP已有15个MAU超千万的自建场景,发展空间广阔。

4 国内开放银行面临的挑战

4.1 行业标准及管理规范有待完善

目前,国外开放银行发展主要由监管机构所推动,相关行业已形成完善的监管指导和政策架构。而国内则呈现由市场所驱动的“自下而上”的发展特征,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6]。虽然国内政策方向较为明朗,但尚未有相关机构颁布有关开展开放银行的指导意见及细则。同时,在市场层面,开放银行也未形成系统性的商业模式和行为准则,尤其在共享数据的格式、传输接口等方面亟须标准化的范式供各方参考。

4.2 数据隐私与安全机制有待加强

金融的本质是以风险防控为前提的资源再分配,而开放银行有以下两个风险维度有待关注。首先,银行将自身平台嵌入社会生产及消费场景中,延长了银行风险管控条线,降低了业务全流程的可控性。同时,数据和端口向第三方开放的过程中,增加了风险敞口的暴露程度,所导致的信息传输安全及舆情防控也将给银行带来新的压力与挑战。

4.3 合规及跨部门协调有待解决

开放银行业务涉及银行内部不同板块和条线,对其跨部门协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各地区司法部门对线上民事行为的法律效力认定仍缺乏一致性意见。尤其在电子签名认定方面,因其具有可篡改、可删除、可复制的特点,在各地实务操作上有一定差异,给开放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阻碍和制约。

5 国内开放银行的展望

开放银行的实质是数据和技术共享,并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场景服务为载体,通过开放端口及金融科技对其整合配置以及输出,进而构建金融生态新格局。而未来开放银行将给商业银行带来以下几点改变。

5.1 改变传统银行业服务模式: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传统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是将客户引流至物理网点或移动端平台,进而与客户产生业务联系。而在开放银行模式下,商业银行对客户的服务将由被动的“引到行内来”转变为主动的“走到场景去”,大幅提高了银行的获客及引流能力。

5.2 改变传统银行业经营模式:从“标准化产品”到“定制化服务”

开放式银行通过开放API端口打破了传统金融及非金融服务的边界,从而对客户提供多角度的定制化服务。同时在风控方面,开放银行模式将打通第三方平台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帮助银行进行“点对点”的模型更新,使银行更好的掌握长尾客户消费及行为特点,进而为银行新零售及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支撑和服务,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5.3 改变传统银行业监管架构:由“机构监管”到“生态监管”

最后,由于开放银行将以跨场景、跨平台、跨行业的形式构成新型金融生态体系。传统的功能监管、机构监管将出现变革。新的监管模式将更侧重于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第三方平台准入为主的综合性生态圈监管。同时,在技术层面,各类数据标准、API设计标准及传输标准也将成为监管的重要手段及目标。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银行客户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江西银行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