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特点

2020-02-28 08:03潘依华
辽宁丝绸 2020年3期
关键词:饕餮青铜器青铜

潘依华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一、青铜器的产生和发展

青铜工艺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继彩陶工艺和黑陶工艺之后,又一个辉煌的艺术成就。夏商之交是我国青铜时代的开始,商周两代是极盛时期,先秦两汉为衰落期。

商、周两代的青铜器是中国的青铜工艺的代表。商代的初期青铜器壁体较薄,花纹铸造较浅且无底纹,线条粗笨,结构也比较简单。到了商代晚期,青铜器壁体较厚,装饰纹样也趋向繁缛华美,浮雕的主体装饰下布满繁密的底纹,形成主纹和地纹的对比,具有庄重、威严、华丽和神秘的特色。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青铜工艺沿袭了商代后期凝重典雅的风格,酒器稍减,食器增多,形制和纹饰日趋简单,主要有夔纹、鸟纹、窃曲纹、重环纹、波带纹及瓦纹,且对青铜器使用制定严格的等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鼎。当时即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许多贵族视青铜器为身份的象征,除身前大量享用,死后也把大量的青铜器随葬。

春秋早期,青铜工艺沿袭西周风格,春秋中期到战国中期,出现重要变化,器物的生活实用性加强,礼器的功用逐渐消失,传统的动物纹进一步抽象化,变化为几何纹,并且出现了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题材,显示出青铜器造型风格的一大转变,成为青铜器艺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采用了焊接、鎏金、失蜡法等工艺技术。青铜器的制作由浑铸、分铸到焊接,不断发展。

二、青铜器的装饰纹样的特点

1.商代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特点

商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是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这种单独纹样是以饕餮纹为主体或以双夔纹组成一个饕餮,而饕餮则又是以头部为主;纹样多采用对称的格式,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纹样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动物纹

一类是变形奇特,在现实中没有的想象的动物纹,一般称怪兽纹,如饕餮纹、夔纹等;一类是自然界的动物,如象、牛、羊等。商代青铜器的装饰花纹,多流行想象的动物纹,其主纹常见的有饕餮纹、夔纹、龙纹、凤纹等。

(2)几何纹

回纹,商代青铜器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的方法,构成单独纹样,装饰在器物的主要部位。通常是以饕餮纹作为主纹,以回纹作地纹,用面的大小和线条粗细的对比衬托出装饰主体。云纹,古代学者称圆形的回纹为云纹。雷纹,古代学者称方形的回纹为雷纹。云雷纹,云纹和雷纹,合称云雷纹。除此外,还有方格纹、联珠纹及具凸出效果的乳钉纹等。

2.周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的特点

窃曲纹,是周代的一种重要的装饰纹样,《吕氏春秋》:“周鼎有窃曲纹,状甚长,上下皆曲。”周代纹样打破了商代以直线为主的特点,也打破了对称的格式,但又未完全摆脱直线的雏形,因此形成了直中又圆,圆中有方的特点。鸟纹,周代盛行鸟纹。 环带纹,是周代应用较多的一种。重环纹,由一个成椭圆形的环为单位,连续组成带状的纹样。环的一端成圆形,一端成锐角。有一重的,有两重的,也有三重的。垂鳞纹,组成类似鳞片状的装饰。瓦纹,又称横线纹,陶瓷上也称弦纹。

周代青铜器装饰的又一特色,是不用地纹。因此总的艺术风格是质朴洗练,疏朗畅达,富于韵律感,有节奏美。

3.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装饰

青铜器的装饰,在商周时期是在器模上雕纹,到春秋战国时期则进入了印纹阶段,这是工艺装饰的一大变革。

商代的装饰格式是单独纹样,而且运用中轴对称,周代则是左右连续反复的二方连续纹样,春秋战国则是上下左右连续的四方连续纹样。在装饰纹样中,最主要的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蟠螭纹。蟠是缠绕叠压的意思,螭是无角的小龙,形成穿插环绕的纹样。

印纹,就是用一块印花的模子刻出基本花纹,然后趁模胎未干时用印模在上面盖出花纹。由于采用模印的方法,在刻花模时就得考虑四周相互衔接,上下左右采用盖印后产生的整体效果。

金银错,使用铁器在铜器上划纹,且线条细如发丝,或刻出阴纹后,嵌以红铜或金银细丝,再用错石(细岩石)磨错平滑。这种用金银丝镶嵌的工艺,称为“金银错”,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装饰的一种新创造。

4.秦汉时期青铜纹样

秦朝的青铜工艺以铜车马为代表。在秦陵的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实不为过。不管是說它的重量,还是其大小和复杂程度等均为古铜器之最。汉代的纹样主要以铜镜装饰为主,铜镜的正面磨光照人,背面以镜钮为中心铸成精致美丽的图案,其纹样有蟠缡纹、山字纹、日光纹、菱化纹、龙纹、连弧纹、叶草纹及神兽、海马、四神、车马出行、历史人物、东王公、西王母等内容。而同时期的西南少数民族的铜鼓的式样更为复杂,鼓身遍饰花纹。鼓面,以三弦或双弦分晕装饰纹样常见的有太阳纹、鹭鸟纹、蛙纹、竞渡纹、晕饰栉纹夹同心圆纹带,填线雷纹、方格纹、谷粒形纹、莲瓣纹、鼓耳饰弦纹等等。汉代的灯具非常精美,也是汉代青铜器中最为重要的一类品种,代表作有西汉时期的长信宫灯。

三、时代背景对青铜器装饰纹样的影响

商周时期奴隶社会的典型特点充分体现在工艺美术作品上,是奴隶社会统治阶级加强自身统治的产物。青铜礼器上神秘、怪诞、恐怖的浓厚气息正是其时代特点的反映。以青铜器纹样为代表,饕餮纹是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及社会意义。饕餮纹图案庄严、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不仅符合奴隶社会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而且表现了中国古代青铜器装饰图案最基本的设计思想,它能按照吸引人们注意力的需要而加以变化,用器型和纹饰来满足拥有者对等级和所属关系的要求。

春秋晚期奴隶制开始瓦解,社会动荡、思想活跃的特点同样体现在工艺美术中。也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与统治残暴的商代奴隶社会相比,人民的被统治程度相对减弱,青铜器逐渐失去了它原来主要作为礼器的作用,逐渐变成供统治阶级享用的生活用品。青铜器的器形一改凝重威严、形大笨重的特征,趋向轻灵、奇巧,装饰手法写实,纹饰也易于理解,如蟠螭纹,给人以清新、活泼、自然、轻松的感觉。另外,以龙为主题的纹饰细密繁缛,人物活动的画像创造性地作为主纹出现,出现了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题材,如宴乐、射猎、战争等,这种写实图纹的出现,显示出了中国造型风格上的一大转变。

秦汉时期,中国处于封建大统一时期,秦汉时代的青铜器也反映出时代的特征,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世俗日用品的需求,铜镜和铜灯具成为两项最大宗的使用工艺品。从中国古代青铜工艺发展的总趋势来看,秦汉时期是一个走向衰落的时期,中国青铜艺术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与战国时代相比,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品类上都减少了,造成这种现象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它工艺门类的发展,如釉陶和漆器等工艺的发展,它们以其制作简便,质轻且表面光洁等特点优势,逐渐代替了部分青铜器,冶铁业的发展使铁工具逐渐代替了铜工具。

四、结束语

青铜器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灿烂的青铜艺术,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劳动人民创造出的艺术成果,这些种类繁多的纹饰、式样,不仅表现出铸造工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也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伦理道德观念,成为历史的见证。

猜你喜欢
饕餮青铜器青铜
生僻字里识青铜
青铜之光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崛起·一场青铜资源掠夺战
它就是饕餮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五月星空的饕餮盛宴
饕餮一夏 珍馐巡礼
探索青铜爵的秘密“柱”
认识“晋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