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02-28 23:17刘远靖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刘远靖

一、高校思想文化建设的意义

1.向大学生传递思想文化知识。

大学和中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大学里,学生需要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来应对生活中的一些诱惑。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学校都会向学生传递思想文化的内容,希望通过这些来引导学生。中学生向着大学生的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期间,学生要有一定的思想文化内涵,更要有不甘堕落的心态。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迅速的适应大学生活,找到正确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让他们准备好步入社会,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

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教育本身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这是高校对学生的"德"的培养,思想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到了大学,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自由,如果学生没有良好个人思想内涵的支撑,容易在这种方式的学习生活中迷失自我。思想文化建设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有很多益处。例如,大学里面开设的思修课毛概课等课程,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之外,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目的是让学生在步入社会的时候是一个个人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兼有的合格的本科毕业生。

3.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好学生是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个体。学生不需要在这几个方面都做到极致,只要各方面均衡发展即可。任何一方面的不足都不能成为好学生。思想文化的建设,旨在高校中培育全方面发展的学生。现如今社会需要的正是这种综合型的人才。

二、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校园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思想政治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一支精干、高素质、高工作效率的专业人才的参与,只有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的管理者才能管理建设好校园思想政治文化。目前来看,我国高校教育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工作者也能做到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能起到榜样作用,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然而,校园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参差不齐,部分老师在道德修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存在着教学过程不严谨,对教育活动的研究不够深入,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没有事业心,采用老套的教学手段,没有自我深造的意识,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学术研究的风气不正,有失学术道德等问题,工作管理者缺乏工作责任心、品德形象差。还有管理方法落后和理论滞后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可以想象一支思想政治素质不高而且品德形象差的工作队伍,会给学生起着怎样恶劣的示范作用,这样的学校是不会把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好的。

2. 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带来不好的影响。

网络带给人们便捷生活的同时也使得人们的生活大大的受到干扰,网络信息的传播既给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人员提供了教育宣传的新途径,同时也将一些有害思想卷入其中,一些腐败、有害的政治作风与文化垃圾在网络上广为传播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修养正处在容易受到干扰的阶段,这些东西的传播会左右大学生的思想。在这一时期会有许多不良文化在大学生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会影响大学生日后判断是非的能力,还会诱导大学生犯错。因此有必要学习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更好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文化的建设。

三、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问题的对策

1.加强校园教师及工作人员总体思想素质教育。

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加强教师及校园工作者的思想文化教育,在高校中,教师及工作人员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校中主要受教师的教育,会以老师为榜样,教育工作者在待人处事和某些行为会在无形中影响者学生。所以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成败和教育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受教师及工作人员品德形象的好坏、政治素养的高低的影响,所以作为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深化献身教育的敬业精神。加强学而不厌的治学精神。坚持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始终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投身于自身专业领域,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树立优良的教育风气和学术风气,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认真履行作为高校教师应当承担的教育职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言传身教,给大学生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2.净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途径。

在高校校园中,网络的影响力为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和更为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现代的大学生对网络的浏览贯穿于整个生活,所以网络的信息传播对学生们的影响程度是很大的。网络信息的传播即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同时也将一些有害思想卷入其中。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及开放性等特点,大量不健康信息以及对敌分子散布的仇视和反动民族及政治的内容等无法被完全过滤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及人生观的正确形成,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工作的难度。从实际出发宣传正确的思想政治文化理念,学习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更好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文化的建设。

3.构建科学的思政评价体系。

思想道德评价对调节青年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有重要的作用。评价体系的确立,不但使思政目标、思政任务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也使广大学生明确了自己在大学里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正确分辨善恶,区别美丑。与此同时,评价标准确立之后,可以对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教育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受教育者哪些方面还存在着缺点,以便对症下药,有地放矢的作出相应对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被教育者可以根据反馈结果修正自己不符合社会要求和规范的言行,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结束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步入社会的必要基础,就业市场需要高素质的毕业生,各高校充分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在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毕业生整体文化素养以及思想素质,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在校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在学校中,不仅要教会他们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少年强则国强"加强素质教育,培养新一代人才。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