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患者的护理方法

2020-03-01 04:11李小甜杨东薇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胰腺胰腺炎腹腔

李小甜,刘 培,杨东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出现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以腹痛、腹胀、呕吐、恶心、发热为主要临床症状。而重症急性胰腺炎则是胰酶消化腺级其四周组织出现急性炎症,胰腺出血、水肿级坏死,进一步引起腹腔内高压[1]。通常情况下,腹腔是一个封闭式的腔隙,腔内压力为零,但是在某些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腹内压升高后会使患者出现一系列腹内高压症,病情凶险,有着较高的死亡率。本文将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自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2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所选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26岁~72岁,平均年龄(48.6±6.7)岁;其中15例为胆源性胰腺炎,4例存在暴饮暴食历史,4例患者有高脂血症,2例合并妊娠,2例无显著诱因。所有患者均在出现急性腹痛后入院治疗,经CT增强检查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有腹内高压,其中Ⅰ级有8例,Ⅱ级有6例,Ⅲ级有6例,Ⅳ级有7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主要包括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度等。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护理,具体方法为:①心理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患者患病后剧烈疼痛,治疗时间长,因此患者容易焦虑、恐惧,医护人员要针对这种情况加以干预,疏导患者心理,与患者沟通并遵医嘱用药,行事,在生活细节上照顾患者,使其增加治疗信心,配合护理。②腹内压护理。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的方法减轻腹胀,在B超或CT引导下进行,将炎症性介质、生物活性物质及多种酶同渗液一起排出体外,有效降低腹内压。局部麻醉下置管引流对患者创伤小,适应症广,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高,适应所有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患者,必要时还可行腹腔镜置管引流或灌洗,促进有害液体排出体外,降低胰腺坏死程度,达到治愈目的[2]。此外,需要疏通肠道,增加胃肠蠕动,尽早促进肛门排气,排便减压。一般情况下给予硫酸镁灌胃,浓度为25%,中药灌胃或灌肠,缓泻剂及芒硝外敷以减轻腹胀,降低腹内压。③观察肾功能及肠功能。腹内高压会导致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及肾素分泌量增加,加重血管阻力及水钠潴留;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察监测患者尿量及肾功能变化,几率24小时排尿、饮水量。相关研究指出,肠鸣音是记录胃肠运动最简便的方法,同时无创伤、操纵便捷、依从性好等特点,医护人员通常采取此种方法监测患者胃肠功能,记录腹围、大便次数、颜色及排出量等。④营养支持。早期应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缓解病发时的高代谢、高分解状态,降低激发感染率,同时降低多脏器功能综合征的发生率,也可减少补液量。

2 结 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全部治愈,无死亡;腹内高压分级为四个等级,1级-3级内无脓肿;4级中有3例出现继发性感染,全部通过外科手术给予治愈。

3 讨 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病情与腹内压的变化密不可分,主要原因在于腹内压的增高与重症胰腺炎的病理生理变化息息相关,而腹内压增高尤其是腹腔间隙综合征对重症胰腺炎的诸多临床表现都有重要作用。

在患病早期,非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患者出现休克,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并对感染情况加以控制[3]。而一旦患者出现腹内高压就要给予干预治疗,主要护理应是及时准确测定腹内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胃肠道疏通、腹腔引流管护理及营养支持等,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
胰腺胰腺炎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胰蛋白酶抑制剂ZCL-8对大鼠胰腺创伤的治疗作用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