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策略探讨

2020-03-01 04:11何艳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

何艳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在现代社会,此类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经常会在人们生活中出现,极易引发社会性恐慌。例如,我们熟知的SARS、疯牛病以及今年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等都被列入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范畴之中,而如何处理、应对这些难以避免、来势汹汹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成为人们需要深思的话题。

1 危害概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来讲有着十分重大的危害,尤其是在生命财产方面的危害最为严重,例如,2003年4月16日爆发的SARS病毒全球累积病例8422例,前后殃及到了近32各国家与地区,全球病死率高达11%,死亡人数达919人,而中国内地则前后感染了近5327例,死亡人数达349人,而2020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来讲虽死亡率比SARS小,但感染性更强、波及范围更广,截止到3月18日,国外累计确诊病例达12万例左右,而中国确诊病例则达8万例以上,若不对此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展开及时的“阻击战”,建立起完善的应急机制,将对会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人员伤亡和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1]。

2 应急机制建立措施

2.1 应急预警机制的建立

众所周知,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一般可被划分成为潜伏期、爆发期、恢复期这三个不同的节点。潜伏期阶段是应急措施展开的最佳时期,具体来讲,就是指在事件尚未发生之前就展开“狙击”措施,将其扼杀在摇篮里,将隐患消除,尽最大可能将预防工作做到最好,而预警机制的建立则可以有效做到这一点,需要各个政府部门予以足够的重视程度,负责、认真、严格的做好本职工作,将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及时的去了解最新事件讯息和资料,并对事件将会造成的危害以及可能引起的病状进行预判,及时向有关上级机构汇报。同时,各级政府还需组建起预防公共卫生疾病的联防联控机制,全面完善相关事业单位内部的基础设施与基础制度,具体包括了医疗服务人员、医疗设备、急救措施、急救药物、急救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完善措施,旨在进一步强化国内应对此类事件的综合能力[2]。

2.2 完善应急在岗人员的培训机制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防机制的构建质量往往与基层的应急在岗人员整体素质、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息息相关,而突发卫生事件往往会涉及到工业领域、保险行业、公安领域、交通领域、卫生领域等多个行业,涉及面极为广泛,也向应急在岗职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此,为提升联防联控应急专业队伍的整体功能价值,在该队伍的人员组成方面,应该由各个行业领域的专业人才组成。同时,专业队伍建设期间,还需对这些应急机构的组成人员展开更为全面、系统的培训,使他们在工作时态度更加端正、责任意识更加强烈,进而提升预警机制的预测水平。

2.3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一般来讲,信息公开机制对应急机制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作为公共性质的卫生突发事件,老百姓非常关注它的实时数据以及相关内容,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保障相关信息的有效性、真实性与科学性,引起公民的警觉性,鼓励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人身安全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社会恐慌的发生,有助于社会保持稳定。同时,可以鼓励相关新闻媒体对其进行合理的宣传和报到,以便事件最新真实情况的有效传播。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大范围的影响因素,仅靠相关机构、部门乃至政府的力量远远不足以对其进行“狙击”和抑制,而公民社会成员的影响力往往也是不可忽略的,他们在了解到相应的真实情况之后,会更加配合相关部门的应急措施和工作内容。部分公益人士,还可组织开展募捐活动,如此一来,不仅可减轻政府应对突发性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力压力,还可减轻其在物力以及财力方面的负担。

2.4 强化制度建设

当发生相关事件时,相关部机构与部门的应对行动均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来对其进行管制。具体措施可划分为以下两点:第一点,建立疾病信息网络体系和防控体系,将财政资金拓展到社区、农村等基础公共服务方面。第二点,将该类事件所消耗的工作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支出,同时分配专业人员对其展开专业化管理,进而从制度层面来保障应急机制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有效提升我国应对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的整体水平。

3 结束语

总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指短期内突然发生

的损害社会群众身体健康的事件,重大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职业中毒、食物中毒、群体性药物反应等均可被列入该项事件范围之内,对社会危害性极大,对此,需要对其予以足够重视度,构建完善的应急机制,进而全面提升我国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2]。

猜你喜欢
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