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治病用药的注意事项

2020-03-01 12:36黄林凤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0期
关键词:混料饲养场家禽

◎黄林凤

一、家禽疾病的特点

1.家禽发病原因复杂。

家禽的发病原因众多,同时因为大部分的饲养场的卫生把关不标准,很多时候饲养场都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工作人员饲养不规范等。而一些养殖户缺乏专业知识,消毒观念淡薄,整个养殖场的环境不卫生,饲养场地长期存在病原体,到了夏季天气炎热,病原繁殖速度加快,爆发大面积的家禽瘟疫。另外,大部分的饲养者仅仅关注禽畜的生长状况,只希望缩短生长周期,不顾及家禽的健康,导致大部分的家禽喂养过度,体型过胖,营养过剩,免疫力大幅度下降,容易受到疾病攻击,增高了发病率。

2.养殖人员饲养管理水平不高。

养殖人员的饲养管理水平严重不足,大部分养殖人员对于饲养任务日日达成,但是质量不容乐观。大部分的饲养人员并不关注家禽的生长状况。饲养场地的湿度,室内温度,家禽饲养密度,气体的流通等都是饲养的关键因素,如果有一个环节把控不好,容易造成家禽发病甚至死亡。在饲养场内,由于室内湿度过高导致病菌繁衍加快,同时如果空气流通状态不好,病菌传染速度加快,家禽之间传染甚至家禽传染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家禽粪便的清理也是重要的工作,养殖人员必须重视清理工作,按照标准的卫生要求需要做到每日清粪,定期消毒。

二、治疗用药须注意的方面

1.搭配用药。

很多养殖户会在对家禽进行治疗后的短时间内就期待出现效果,如若不然,则会盲目加大药物的使用量或者增加其他药物,但是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因为药物的治疗效果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未达预期效果,也可能是药量不够,也可能是药不对症,还可能是家禽对所用药物不敏感或产生耐药性等等原因。盲目加大药量可能出现显效,也可能无效延误病情,还可能在体内蓄积,造成药物中毒危及生命。因此在治疗家禽疾病时,首先要做的是查清病因,再对症下药,有条件的可用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做到合理搭配用药。

2.对症用药。

禽病用药,必须正确诊断,查明病因及药物的敏感性,根据病禽症状缓急等选择疗效高、副作用小、来源可靠的药物,才能达到治病目的。在治疗家禽疾病时,必须根据疾病的特点选择药物的种类,在用药之前要通过科学的手段确诊,查明病因,对症下药。虽抗病毒化学药物以及抗生素则可以直接有效的杀灭病原体,控制疾病的发展和传播,符合养殖户的治病的需要,但剂量过大会给家禽的肝脏造成伤害,严重的会引发家禽肝脏衰竭、肝脏中毒等现象,导致二次损失,更加损害养殖者的利益,实则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3.联合用药。

家禽疾病往往不是单独发作的,多种疾病一起发作等现象十分常见,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发挥药物的协同和累加作用,有利于减缓耐药性的形成,提高治疗效果,与单一用药相比,联合用药的整体用药量有所下降,且毒副作用比较少。每种药物都有其治疗范围,在实际用药中,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可以联合使用,药物搭配不恰当会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之间的化学反应会导致药物分解或者沉降,影响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因此联合用药必须慎重。在家禽疾病治疗中,抗菌性药物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长期使用抗菌性药物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易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形成耐药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同时对禽体产生毒性或副作用,还可能引起二重感染。药物联合使用可起到协同或累加作用,有利于减慢耐药性的形成,扩大抗菌范围,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用量,还可减轻单用一种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或毒性。但并不是任何药物都可以随便联合使用,有许多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不能混用。配合不当会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使药物产生沉淀或分解、结块、变色、水解等,从而影响疗效,特别是配伍后药性(毒性)加剧的药物更应注意。

4.正确的服药方法。

家禽的服药方法有口服(混料、混水、灌服等)、注射(肌肉注射、气管注射、静脉注射等)或者滴眼;而在小规模的饲养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与饲料混合,或是与水混合。

(1)饲料给药是一种群体给药法,将药物与饲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匀,供家禽食用。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长期服药的家禽,或者不溶于水的药物。

(2)混水给药法。在小规模饲养中很常见,优点是方便经济,易于操作,即将药物放入饮水器中,搅拌均匀,让家禽饮用。对于易溶于水的药物可以直接加入水中。较难溶于水的药物可以先加入少量水,用搅拌棒搅拌,药物彻底融化后,再加入适量的水。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家禽免疫、家禽不能饮食、短期或紧急治疗。对于混料与混水来说,混料浓度一般是混水浓度的2 倍,混料时必须将药物与饲料混合均匀。另外,目前大多养殖户都采用自动饮水,采用粉剂进行饮水给药,常出现因药物溶解性不好而堵塞饮水器的现象。很多养殖户在溶解药物时直接将药倒入冷水中,让禽自由饮用,这样用药只能发挥药效的1/16,如果将水温增加到37°则可以提高药效16~32 倍,可以先将少量的水加热到60°再将药物溶解(除维生素青霉素以外)这样也可以使药效增加。

(3)气雾法就是利用气雾发生器形成雾化粒子,漂浮在空气中,通过家禽呼吸道服药。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快速吸收,既适应于局部作用又能经过肺部呼吸到达全身,对呼吸道的影响不大。

(4)注射法是将药物以注射器直接注入家禽的皮下或肌肉与静脉的方法。这种方法吸收快,见效快,适用于不方便内服的药物以及一些免疫。

结束语:家禽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农业的突出代表,更是我国人民必需的肉类食品的源头。对于家禽的疾病要从根本上去预防,采取科学的管理,采取科学的养殖方法,做好家禽养殖的每一道工序,形成规模化、统一化、标准化的饲养和管理,一旦出现了疾病,就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去抑制病情蔓延,并针对不同的病毒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在禽病出现时及时做好准备,保证家禽养殖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混料饲养场家禽
新型功能吸水性高分子材料对袋装干混料性能的影响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称家禽
浅谈动物饲养场标准化生产
基于PLC的混料罐控制系统设计
猫和鸡
利用D -最优混料设计优化浓香型白酒生物发酵液的配方
我在干校饲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