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蒙城县以改革推进农技推广体系

2020-03-01 23:50■庞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21期
关键词:蒙城县农技技术推广

■庞 涛

(蒙城县财政局)

引 言

蒙城县是我国第四批基层农技推广运行试验县,蒙城县以《农业技术推广法》作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和落实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自推广工作实施以来,蒙城县贯彻“三农”理念,以“一个中心,两个增强,三个发展”为推广目标,努力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高质服务。

1 蒙城县以改革推进农技推广的途径与成效

农业技术法的颁布,引起了蒙城县政府和农机部门对农业技推广任务的高度重视。蒙城县的农业推广单位开始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落实农技推广职责,农技推广人员开始努力进行农技推广服务,加快农技的科学研究,做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换,有效促进农业高效生产,提高农产品产量使农民增加收入。农技推广部门具体采取了以下几种推广途径,并获得了不同成效。

1.1 加大了农技推广宣传力度

农业技术的推广结合法律政策和惠农政策,在保证农业技术得到有效推广的同时还应当遵守法律,考虑到部分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农业相关法律知识差,蒙城县将农技推广任务和农业相关法的普法任务结合起来,进行同时宣传。农机部门的农技推广人员主要通过下乡走访、宣传会、农技培训课、广播以及电视网络等途径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营造出浓厚的农技推广氛围,推广人员从被动改为下到一线进行主动出击,保证每一个农民都能够享受到农业技术的服务,并懂得农业相关法律,有效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1.2 建立起农技推广体系

农业技术的推广离不开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为此蒙城县开始依据本县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制定建设农技推广体系的方案。再依据方案建设农业技术高效推广体系,完善农技推广的基础设施,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责,截止目前为止,蒙城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推广队伍已经初具规模,县政府和农机部门为蒙城县的农业综合站配备了专业化的农机管理人才,建立起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1]。

1.3 提高了推广服务质量

蒙城县农业推广机制以为民服务为宗旨,着力于服务,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保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落实到每家每户,根据季节的播种特性下派不同的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保证推广的高效性和及时性。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同时,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以实现推广技术的实际性。蒙城县目前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有玉米机械化直播技术、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小麦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技术以及土地深松技术等,有效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为我县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1.4 搭建了农业技术试验基地

在蒙城县政府和农机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10月,蒙城县农机部门建立了农机推广示范基地,该基地总占地面积为3.33公顷,其中包括小麦、玉米、麦豆等农作物的机械化种植试验区域。研究农作物采用不同农业技术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对比,将对比结果作为改进机械设备技术的基础,最终得出最佳农业技术方案。然后将试验得出的农业技术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以后,由蒙城县政府下达指令向全县的农民进行技术推广。目前蒙城县的农业技术试验基地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制度还不够完善。

2 蒙城县农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体制不足,业务工作不易落实

在蒙城县全力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进行农技推广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我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不足,并不适应我县的农业发展。其具体表现为各乡镇的农业推广工作管理人员在业务和行政上受到上级部门的制约,致使其实际进行农技推广任务的时间并不多,在推广的过程中,往往只是草草了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农民没有切实的掌握新型农业技术,农户对推广工作的满意度不高,也就不愿意使用农业技术。

2.2 缺乏人才,现有推广人员水平不高

推广工作的落实离不开成熟的推广队伍,但目前蒙城县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人员少、素质不高的弊端十分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待遇有限,很多专业技术人员不愿意做基层的推广工作,致使各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人员不多,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达不到总工作人员的30%,工作人员的学历不高,专业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足。

2.3 经费不足,推广运作困难

虽然县政府和农机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任务大力支持,但作为公益性的项目,其资金的扶持力度不够,导致在农技推广的过程中出现经费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前期的宣传费用不足、农业技术机械设备不够完善、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不高导致人员流失等方面。农业技术推广任务的开展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农业技术的创新也需要资金的投入,经费不足的问题使得推广运作较为困难,推广效果亦是不佳。

3 应对蒙城县农业推广问题的措施

3.1 更改和完善推广体制

为了使农业推广体制更适合蒙城县的农业发展,使农业推广工作落实到位,需要加强和完善农业推广体制。根据蒙城县的具体农产品种植面积、具体农户农民数量以及经济水平,制定合理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建立起县、乡、村的连接性推广网络,使农技推广实现时效性。整合重大的农业项目,将这些农业项目作为推广工作的重点,给基层推广技术人员设置推广任务和推广时间,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落实到位,促进蒙城县的农业发展。为了提高推广效率,还可以设置农业技术示范户,将对农业技术和法律知识掌握良好的农户设置为农业技术示范户,以此来促进周围农户学习农业技术。

3.2 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

为了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必须尽快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强化农技推广队伍。要建立起健全的培训机制以及考核机制,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能力的培训。主要培训其农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技术操作水平,并利用考核机制对培训的结果进行考核,并设置岗位动态管理,晋升晋职管理,评先评优管理等,促进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现有推广人员的专业能力达标,综合素质过硬。还要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薪资待遇,加大招聘力度,增加招聘渠道,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工作效率,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3.3 加大投资并强化公益性职能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扶持,蒙城县县政府和农机机构应当积极向财政部门申请对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资金拨款,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投资力度,并保证资金落实到位。投入的资金应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新型农业技术、建设农业技术试验基地以及完善农业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为主。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在开发新技术方面,加大科研资金;利用扶持资金扩大建设试验基地,保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后备力量;完善农业技术基础机械设备,保证每一个农民都能通过实践来进行技术学习。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公益性职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虽然不能带来直接性的经济利益,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职能是将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发展,其具有很大的社会利益,政府应当重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保证蒙城县农业产业的良好发展。

4 蒙城县以改革推进农技推广的创新

4.1 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方法

为了进一步优化蒙城县农技推广体系,应当对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具体从几个方面出发。一是要进一步全面实施科技入户,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结合当前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标准和示范县项目的实施,打造具有综合性、便捷性、高效性的服务模式。保证农业推广技术人员直接到户,农技种植方法直接到田,农业技术直接到人,优化农技推广服务方法。二是实施包村联户制度,形成“以点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镇,以镇带县”的扩散性推广模式,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速度。三是建立起现代化的农业技术示范区域,将某个村的农田作为农业技术示范区域,采取先进的农业技术种植农产品,允许其他地区农户到示范区域进行参观,增加农户的自信心,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更好地推行[2]。

4.2 建立农技推广合作模式

以农业推广队伍为主体,联合科研部门、社会团体、农资企业以及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将行业协会作为龙头,将社会组织作为推广平台,与农资企业达成合作,有效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将农业技术转换为农作物产量,提高蒙城县农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向安徽省农业科技研究所以及安徽省农业大学申请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农业技术的研究有序进行。与社会农资企业进行合作,开展科技下乡等活动,让农资企业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物质支持,推广达成以后的农产品再由农资企业收购。建立起农业技术推广网站,网站也采取各组织合作的模式,包含农业技术相关知识法律、新品种新农药购买渠道、新技术学习渠道等,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站,扩大农业技术推广的渠道,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为蒙城县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 论

综上所述,蒙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多方支持下已经初具规模,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有了明显的成效,但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由本文分析可知,为了提高蒙城县农技推广的效率,还需要从推广体制、人才培养以及投资等方面进行完善,同时还要对推广方式和发展模式进行创新。

猜你喜欢
蒙城县农技技术推广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蒙城县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的主要做法及建议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蒙城县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试验效果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