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箱饲养体会

2020-03-02 06:07李先周徐祖荫
中国蜂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分蜂巢门群势

李先周 徐祖荫│文

1 湖北京山市三阳镇太阳寺村四组;2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养格子箱有两个问题不易解决,一是通风问题,二是分群换王。对这两个问题,笔者反复研究捉摸,现将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格子箱的通风问题

格子箱养蜂优点很多,通过几年试养,发现有一个难点,就是通风透气问题。如果各箱体之间结合得好,缝隙小,不透气,气温较低时保温保湿效果明显;秋季缺蜜期能有效防止蜜味泄漏,减少盗蜂发生;冬季不透气,可保温降低饲料消耗;春季气温忽高忽低,加上群势较弱,不透气可以很好春繁。但到炎夏季节问题就来了,如果通风透气不好,需要很多蜜蜂扇风降温,采集力下降,严重削弱群势。若持续高温就会断子、拖子甚至飞逃。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就必须考虑到同时兼顾低温期和高温期的蜂群管理。

最初参考活框饲养的方式,通过箱顶用铁纱副盖加大盖来解决格子箱通风问题,但发现蜂群会吐蜡堵塞铁纱网眼,影响通风,群势会下降。接着在箱底板开孔,钉上金属纱网,并加装可以开关的木板调节,以便打开和关闭,但纱网开关在底板,不便于操作调控,且纱网上易积累垃圾,有卫生死角,不太好人工清理(图1,图2)。后来又用木片塞在底板与底格之间,局部或整体抬高7mm(防金环胡蜂进巢,金环胡蜂胸径8mm),但扇风的工蜂还有不少。下面的缝隙太长,不利于蜜蜂防守,缺蜜期易起盗(图3,图4)。

图1 开孔并加装纱网的底板正面

图2 配有木板开关的底板背面

图3 木片垫底格和底板之间(圆柱)

图4 木片垫底格和底板之间(方格)

最后想到在上、中、下三层格子都同时、同方向开有巢门(图5,图6),根据气温变化,巢门容易开关和调节,巢门大小能满足不同管理的需要调整,由于格子箱层层叠码后,产生了烟囱效应,下巢门不停地进入冷空气,箱内的热空气从上巢门散发到箱外,通风透气效果良好,群势发展很快。大的蜜源到来时,有上、中、下三个巢门进出,通过性好,大大增强了蜂群的采集效率。另外,由于有多个巢门,还可根据需要,方便组织上、下交尾群及换王等操作。

二、格子箱的自然分蜂法

图5 开上、中、下三个巢门的格子箱(内径34cm×95cm,容积86250cm3,相当于郎氏箱加继箱)

图6 开上、中、下三个巢门的格子箱

图7 铁丝圈缝上黑色布制作的收蜂笼

图8 收蜂笼上挂取的铁丝钩

图9 挂在树上的收蜂笼

图10 靠在树上的竹竿头上系着的收蜂笼(远看)

由于格子箱自然分蜂难收蜂,许多养殖者都希望少分蜂,以保持群势,提高采蜜量,于是通过第一次分蜂后除台的办法来控制分蜂。有报道说,首次分蜂后3天之内除台不会成功,因为老王临走前产有卵,分蜂时除台,若分蜂情绪高,工蜂还会用3天之内的卵虫急造王台,所以除台时机宜选择在72小时后再进行,为了验证观察除台控分与任其自然分蜂后蜂群的繁殖、采蜜效果。2019年分蜂季节我用12群蜂,按72小时除台的方法做试验。除台时只留一个成熟王台,其余王台和台基尽数毁去。但其中有一群发现有一个掰下来的成熟王台边上已经有了一个缺口,一般这种缺口从箱下面是观察不到的,若把这个台留下来,那么这群蜂就成了无王群。据说很多养蜂员都有除台失误造成无王群的经历。

通过同场饲养人工除台控台和不除台、自然分蜂群的对比,自然分蜂分几次后与除台群群势、蜂数都差不多,比除台群群势恢复略有提前。直至秋季,两者在群势和产蜜量上都没有发现明显区别,所以笔者仍采用自然分蜂的方式。

2019年初,我有一个场地有46群蜂,进入分蜂季节,两个人轮流值守,成功分出100多群。这个场地(菜地)形似一个“盆地”,长约25m,宽10m,面积约250m2,蜂群靠坡安置,盆地在蜂场前面。盆地两边种有两排果树,冠高8~10m。由于地形的缘故,周边只有树木,分蜂群大多会在盆地周边寻找合适的地方结团,很少有飞越盆地之外结团的。

我采取自然分蜂群的方法有三个要点:

1.选好位置挂收蜂笼

图11 深秋仍有蜂群前来投奔,一个星期内此蜂笼收4 群蜂

我的收蜂笼制作有点特殊,将粗铁丝弯成一大一小的两个圆圈(小圈直径15cm,大圈直径25cm,高10cm),缝上深色的布(图7),然后用铁丝制作挂钩(图8)。通过平时观察,在蜂群喜欢和有可能结团的地方挂上收蜂笼(图9)。收蜂笼一般挂在3m高以下的地方容易取蜂,如树太高,可以将树锯矮,便于取蜂。也可以把收蜂笼挂在竹竿头上,一旦分蜂,跟踪蜂团,引导蜂群在内结团;或者挂靠在树的枝丫上(图10,图11)等蜂结团。并准备几架木梯,以便随时收取蜂群结团的蜂笼,并及时换上空的收蜂笼。如果同时有两、三个分出群结团到一个收蜂笼中,取下后直接放入一个蜂桶,可喷一下蜜水防止打架。收蜂笼可以长时间挂到树上,蜂场的气味会吸引别的蜂群前来“安家”,不时会有自来蜂,给你带来惊喜。

2.留人值守

分蜂期间,两人值班看守,蜂场不能断人,防止跑群。据观察,一天中分蜂时间从早上7点到下午6点半之间都有发生。最好是一人收取结团的蜂笼安置蜂群,另一个看守其他蜂群。一旦发现有分蜂前兆的蜂群,就要提前做好准备。

3.迫降逃群

有的分蜂群发现得晚,已经要散团飞逃了,或者已开始飞逃,到此时唯有迫降。迫降的方法通常是撒沙、洒水等。我觉得比较有效果的是放鞭炮。一旦发现逃群,即在分蜂团附近的地面点燃鞭炮。一次放2~4枚鞭炮,一般都可将蜂群震下来结团。

猜你喜欢
分蜂巢门群势
如何原地分蜂
蜂箱木巢门改梭拉门的简易方法及优点
弱群自然合并的启发
控制“分蜂热”的措施与意义
不同中蜂群势产子育虫数量调查及运用
关于巢门设计的几点思考
如何处理好分蜂与产蜜的关系
我对蜂箱巢门的改进
黑布罩巢门防盗蜂效果好
小麦胚芽作为意大利蜜蜂春繁期饲料蛋白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