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中蜂高产配套蜂箱的试验研究

2020-03-02 06:07王遂林杨明显王顺海王建文任明显
中国蜂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群势阿坝巢脾

王遂林 杨明显 王顺海 王建文 任明显│文

1 马尔康市农业畜牧局,马尔康624000;2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631110;3 四川省蜂业管理站,成都610041;4 阿坝州畜牧工作站,马尔康624000

阿坝中蜂是中华蜜蜂的一个地理类型,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州的马尔康、小金、金川、九寨沟,茂县、松潘、黑水、汶川、理县等县[1]。阿坝蜂王具有产卵力强,蜂群群势强、采集力强、分蜂性弱、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等特点[2]。随着养蜂业发展,阿坝中蜂的饲养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改变,95%以上的蜂农采用郎式活框标准蜂箱定地饲养,少数圆桶饲养,由于传统观念、养殖技术的制约,多数蜂农仍不能科学管理蜂群而任由蜂群自由发展,不能充分利用阿坝中蜂优良的生物学、生产等特性,使得蜂群总体规模小、单产低、效益差。为充分利用阿坝中蜂优良特性,发挥其生产优势,克服郎式标准箱生产缺点,避免蜂群易分蜂、逃群,摇蜜使大量幼虫从巢房甩出或者受损,幼年工蜂损失大等不利蜂群发展和生产的现象;因此,本试验旨在尽量解决以上制约因素,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使蜂群达到高繁、高产的目的。结合本地大流蜜期、蜂群发展相关因素,该试验分2个阶段(准备阶段、试验阶段)完成。以下具体操作:

1 蜂群与方法

1.1 试验蜂群及试验地点

试验蜂群:阿坝中蜂蜂群,健康无病,蜂群活动正常;

试验地点:马尔康镇本镇村,海拔2576m,流蜜期蜜粉源良好;

表1 标准箱、试验蜂箱、浅继箱、巢框规格

图1 试验箱巢脾

图2 160mm浅继箱巢脾

试验时间:2017~2018年主要蜜源植物三颗针(野黄连)。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蜂箱、浅继箱及巢框改造

试验蜂箱以郎式标准8框箱及巢框为基础进行改造,具体规格,详见表1。

1.2.2 蜂群过箱到试验蜂箱

春繁中后期外界开始流蜜,蜂群出现造脾冲动(大量赘脾出现),将改好的试验箱巢框上中蜂巢础后,加到场内蜂群中进行修造,供蜂王产卵等;随着群势增长以及试验箱巢脾修造数量增加,将蜂群通过分蜂或过箱到试验箱;利用试验箱箱体小保温好、喜新脾繁蜂快特点,加速群势增长。浅继箱巢框上西蜂巢础,用同样方法进行修造。

外界流蜜好的情况下,抓住时机多造试验箱巢脾以及浅继箱巢脾,为试验阶段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1.2.3 阿坝中蜂高产配套蜂箱预试验

图3 标箱单脾抖蜂摇蜜

当年流蜜期,选择群势相当(5足框左右)的8箱阿坝中蜂分别进行 “浅继箱+试验箱”的组合箱与标箱的对比预试验,其中组合箱底箱与继箱之间切记不加隔王栅,避免工蜂上继箱难影响生产;利用大流蜜中期相同时间段(10天),采用相同管理方式尽量避免干扰试验蜂群,观察并测定预试验效果(见图1、图2)。

1.2.4 预试验结果

对预试验8箱蜂群产蜜量进行称量,得出4种规格蜂箱(蜂箱组合)对比结果:三种规格“试验箱+浅继箱”组合箱产量都明显高于标箱,产蜜结果:160mm规格浅继箱组合箱产量最高。摇蜜过程中组合箱只摇继箱巢脾,未出现伤幼虫甩出和工蜂大量死亡的现象。

2 试验

2.1 春季繁殖蜂群管理

加强当年试验蜂群管理,利用3~5月春繁关键时期,快速繁蜂,扩大群势。主要管理措施:紧脾保证蜂多于脾、加强蜂群保温避免受冻、蜂群补奖结合饲喂蜜水和花粉、蜂病防控,外界蜜粉源条件良好情况下适时培育蜂王等。

2.2 试验箱选择

根据预试验结果,本试验选用“试验箱+浅继箱(160mm)” 组合蜂箱生产为试验组、对照组为标准箱生产。

表2 试验蜂群群势及蜂蜜产量对比

图4 试验组浅继箱整箱搬离摇蜜

2.3 试验蜂群

本试验选用阿坝中蜂蜂群12群,选择原则:蜂王为同一批次培育新王、流蜜前40天开始培育适龄采集蜂,保证试验开始前蜂群群势相当且活动正常。

2.4 对比试验

在大流蜜期初期,对试验蜂群随机分2组各6箱蜂群(编号分别依次1~6),饲养管理方式一致,尽量避免人为干扰。测定30天产蜜质量,摇封盖成熟蜜(图3、图4)。

3 阿坝中蜂高产配套蜂箱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蜂群蜂蜜产量计量方式:称摇蜜前后蜂群重量差记为单箱单次产蜜重量(蜜盖质量计入)。测定结果是3 0 天大流蜜期蜂群生产蜂蜜质量总和,详见表2。

利用SPSS软件将试验组、对照组蜂群群势、蜂蜜产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蜂群群势相当(p>0.05),蜂蜜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蜂蜜总产量是对照组的3.04倍;从单产看,试验组最低是对照组最高的2.36倍,试验组最高是对照组最高的3.38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60mm浅继箱定地饲养组合式蜂箱,在阿坝中蜂养殖生产中具有明显优势,较标箱饲养产量高且对蜂群影响比较小,不会出现幼虫损伤、工蜂大量溺死现象。

4 讨论

(1)由于条件限制试验选取蜂群数量偏少,但初步得出大流蜜季节,阿坝中蜂组合蜂箱搞生产有相对优势,但要形成系统高产配套技术仍需扩大试验蜂群数量、不同规格组合形式等在不同海拔、气候条件、蜜粉源等有差异条件下进一步验证;因此可在马尔康全市范围内适度推广应用,结合不同因素(海拔、气候、蜜粉源等)以研究出阿坝中蜂继箱高产的最适配套技术进行应用推广。

(2)试验过程中,观察到组合蜂箱箱体偏小,对部分试验群群势增长有一定制约,蜂群分蜂热过早出现、耗蜜量大、消极怠工等现象;因此,仍需对蜂箱进一步改造,扩大箱体规格且重复改进试验技术并在今后完善中记录分析试验期间蜂群增长率与箱体规格关系,确定出最佳组合形式;通过养殖生产技术融入形成成熟配套阿坝中蜂高产技术,进行推广应用。

(3)阿坝中蜂“标箱+浅继箱”生产较标准平箱也有明显优势。5~7月可依据外界大流蜜,蜂群群势强、采集力旺盛,在标箱上加浅继箱进行继箱生产,流蜜期结束前1周(7天)撤浅继箱以便给蜂群底箱留足够蜂蜜以维持蜂群正常的运转。

猜你喜欢
群势阿坝巢脾
及时纠正桶养蜂群的偏位脾
弱群自然合并的启发
大美阿坝新梦想
《瓷玫瑰》
谈中蜂咬脾应对措施
不同中蜂群势产子育虫数量调查及运用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中蜂巢脾巧管理
如何处理好分蜂与产蜜的关系
◉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