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020-03-02 15:38任宇辉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

任宇辉

包头市包钢第三职工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小儿肺炎属于常见的疾病,多发于春冬季节,且表现为发热、咳嗽以及呼吸困难,部分患者有固定性中细湿啰音,有资料指出这是我国小儿住院死亡最主要的疾病,威胁到生命健康[1]。而在临床疾病检验中,以细菌性肺炎为主,CRP者为主要检测方式,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小儿肺炎人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60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对CRP检查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小儿肺炎人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60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在1-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1)岁。从疾病上看,进行了细菌培养证实,有细菌性肺炎32例,病毒性肺炎10例,支原体肺炎18例。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检查方法 患儿均需要采取其血液样本进行CRP水平检验,即空腹静脉血3 mL,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操作,在测定方法上则为免疫比浊法。对患者肺炎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分析,其中,以CRP>10 mg/L认为阳性。

1.3 统计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小儿肺炎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在数据上也采用SPSS 19.0专业计算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在临床数据的对比中,能够分析治疗前后不同疾病类型患儿的CRP水平的对比,并能认识到检测方案的数值差异性,这对指导日后治疗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本次实验在分析CRP水平的分析上采用了计量统计的方式,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就本次实验的数据中来看,从检验质量上看细菌分性肺炎的患者在治疗前后,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具有较大的变化(P<0.05),且明显降低。而对于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患儿,其在治疗前后的检测中,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幅度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细菌性肺炎患儿治疗前的CRP水平为(38.15±9.36)mg/L,而治疗后则为(5.42±1.36)mg/L;而支原体肺炎患儿和病毒性肺炎患儿,其治疗前的CRP水平分别为(8.05±1.06)mg/L和(2.96±1.35)mg/L,而治疗后则为(4.75±1.33)mg/L和(2.71±1.69)mg/L。

3 讨论

小儿肺炎可以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和支原体肺炎,其不同类型的疾病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也有所不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能够对机体损伤、感染进行辨别,并有极度的上升趋势,在细菌感染后往往有超过40 mg/L的数值,而机体如果处于健康的状态下,该指标的整体水平会较低显示[2]。由此,我们可以将这一指标作为鉴别小儿肺炎的主要方式,以及对细菌性肺炎的判断。

在细菌性肺炎的小儿患者中,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在数据结果上与病毒性和支原体肺炎的差异较大,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一指标可以进行疾病类型的判断。据相关资料显示,病毒可以在细胞内部完成增殖,但是不会对细胞膜造成严重的破坏,而导致磷脂暴漏,而血清C反应蛋白则无法和受体进行结合[3]。在细菌感染中,能够导致被感染的细胞膜中的磷脂暴漏。而人体在受到感染之后,血清C反应蛋白则会发生短期的明显变化,在控制之后也可以迅速的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病毒性小儿肺炎的患者诊断是也需要借助其他的检查方式来确保不漏诊,从而增强临床治疗的及时性、有效性。这种检测方式得到了各级医疗部门的重视,并应用于疾病的普及诊断中,是病症感染评估的主要对策。

综上所述,采用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对小儿肺炎进行临床诊断治疗,能够协助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鸡败血支原体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及防治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