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K 植皮在特重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2020-03-02 13:31刘江涛欧阳容兰许翠玲黄书润
感染、炎症、修复 2020年4期
关键词:聚酰胺皮片植皮

刘江涛 欧阳容兰 许翠玲 黄书润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10 医院烧伤整形科,福建 泉州 362000)

特重度烧伤患者因自体正常皮肤的匮乏,使得创面修复极为困难。曾经微粒皮肤移植术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1],但由于近年来异体皮源缺乏,使得微粒皮异体皮移植技术严重受限。MEEK 植皮技术的出现使特重度烧伤创面修复有了新的手段。Meek 植皮技术是用取皮刀取皮后用制皮机将皮片切割成大小一致、排列整齐的微小皮片,移植于术区创面的技术[2]。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 医院烧伤整形科自2014 年5 月—2018 年5 月应用MEEK 技术成功救治了32 例特重度烧伤患者,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 本研究中采用Meek 植皮技术治疗的烧伤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年龄18 ~65 岁。②烧伤面积≥50%TBSA,深Ⅱ度及Ⅲ度烧伤面积>30%TBSA。③每例患者至少有2 处正常皮肤。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肺等器官疾病者,休克或脓毒症未得到纠正者,长期服用激素治疗或恶病质体质者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本组特重度烧伤患者32 例中男18 例,女14 例;年龄18 ~62 岁,平均38.6 岁;烧伤总面积65% ~91%TBSA,III 度烧伤面积45% ~85%TBSA。烧伤部位包括:头面颈部、躯干、臀部和四肢;烧伤原因:火焰烧伤26 例,热水烫伤3 例,碱液烧伤2 例,硫酸烧伤1 例。患者入院时均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症状,28 例伴有吸入性损伤,其中25 行气管切开,1例行气管插管,6 例自主呼吸可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在0.95以上,未行气管切开或插管,其中1 例伤后6 d 转入院患者伴有急性肾功能损伤,行连续血液滤过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 入院后处理及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流体悬浮床治疗、焦痂切开减张、导尿、记尿量、重症监护、创面暴露外涂磺胺嘧啶银或1%碘酊等治疗,吸入性损伤伴呼吸困难者行气管切开术或气管插管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保证通气换气功能维持正常。伤后72 h入院患者行维持血管内外渗透压及水、电解质平衡等处理,经特重度烧伤系统性抢救及多科室协作抢救,患者病情相对平稳后,急诊入院患者在机体情况稳定的情况下,一般在伤后48 ~72 h 行4 个肢体或3 个肢体的切削痂MEEK 植皮术,切削痂面积约35% ~55%TBSA。外院转入患者在机体情况稳定的情况下再行MEEK 植皮术,围手术期使用强效抗菌药物盐酸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抗感染,并行创面渗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1.2.2 MEEK 植皮方法 根据术前备用软木板扩展比例,用MEEK 电动取皮刀切取面积适宜的厚约0.25 mm 的自体皮片,将皮片表皮面贴于切割载体软木板上,再用另一软木板覆盖于皮片真皮层,因皮片真皮面较表皮面与软木板的粘合力更强,适当按压后松开,皮片即转移至另一软木板,且表皮面朝上。软木板约4.2 mm×4.2 mm 大小,使用MEEK 制皮机分别纵向、横向两次切割覆盖于软木板上的皮片成微型皮片,再均匀喷洒专用胶水,大约5 min 后胶水即将干燥,此时将微型皮片粘在聚酰胺双绉纱表面,对向牵拉,彻底展开双绉纱,修剪聚酰胺双绉纱周缘多余部分,将粘有微型皮片的聚酰胺双绉纱浸泡于0.9%氯化钠溶液中。因特重度烧伤患者供皮区有限,除重要关节部位或手背采用1 ∶4 或1 ∶6 扩展皮片外,其余创面皮片扩展比例为1 ∶9。将浸湿的微型皮片移植覆盖于烧伤创面,双绉纱周缘皮钉固定,无菌敷料包扎。供皮区予凡士林纱布覆盖后无菌敷料包扎。术后应用敏感抗菌药物抗感染、肠道营养联合静脉营养支持、流体悬浮床等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救治成功率、手术时间、供皮区面积、参加手术人员、MEEK 皮片成活率、后期瘢痕增生情况及植皮区功能状况。

2 结 果

特重度烧伤32 例患者均救治成功;手术时间约为2 ~3 h,较以往同等面积异体皮微粒皮移植技术缩短1 ~2 h,手术需要参与人员可减少2 人;供皮区面积较自体小邮票状皮片移植减少约50%;MEEK 微型皮片成活良好,成活率80% ~95%。20 例患者通过一次MEEK 植皮术及术后2周换药痊愈。4 例III 度烧伤面积在60%TBSA 以上的患者分区行MEEK 植皮术两次,8 例患者首次MEEK 植皮术后创面大部分封闭,此12 例患者残余小面积肉芽创面后期行1 ~2 次小面积自体邮票状皮片移植,创面修复。随访0.5 ~1 年,患者瘢痕增生情况相对较轻,局部瘢痕经摩擦后会发生破溃、水疱和瘢痕增生。患者自主活动良好,其中11 例患者关节部位后期锻炼欠佳,需行瘢痕松解。1 例患者因双足趾截趾、足跟部瘢痕挛缩,不能耐受功能锻炼的疼痛,虽经一次跟腱延长手术,随访1 年后仍无法下床行走。

典型病例 患者男,65 岁,全身多处火焰烧伤,烧伤面积90%TBSA,创面为深Ⅱ度~Ⅲ度,其中Ⅲ度烧伤面积约80%TBSA,头皮Ⅲ度烧伤,伴吸入性损伤、低血容量性休克。入院后给予补液、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重症监护、流体悬浮床等治疗,休克期平稳渡过后行四肢切痂MEEK(1 ∶9)植皮术,术后第10 天见MEEK 微型皮片成活良好,后期再次行背部MEEK 植皮及两次自体邮票状皮片移植术,60 d 后创面愈合。伤后4 个月复查,全身瘢痕形成,活动尚可。见图1(封三)。

3 讨 论

在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救治中,创面修复是一个关键因素,而且时间漫长,创面的有效封闭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特重度烧伤患者自体皮源缺乏,故选择何种方式覆盖创面尤为重要。因种种原因,以往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且取得较好效果的大张异体皮开窗移植小皮片及微粒皮异体皮移植术均逐渐退出了常用的修复术式之列。

MEEK 植皮术于20 世纪90 年代在国外已开始应用[3-4],后来引入国内。MEEK 植皮技术拥有相对完备的配套设备(专用轧皮机和1 ∶4、1 ∶6、1 ∶9 的不同比例的扩展聚酰胺薄纱,软木板以及专用胶水等耗材),根据机体情况及烧伤部位可选择不同的扩展比例,扩展后皮片表面有聚酰胺薄纱覆盖,有助于固定皮片并减少创面蒸发量、隔离创面并减少感染机会,起到部分封闭创面的作用[5]。

MEEK 植皮技术是用电动取皮刀于正常部位切取厚度为0.20 ~0.25 mm 的自体断层皮片,利用MEEK 配套设备制成对应比例的微型皮片后覆盖于创面。因微型皮片薄且面积小,皮片易成活但抗感染能力差,若术区基底残存坏死组织引起积脓感染,将严重影响整片聚酰胺薄纱下的微粒皮片的成活,故手术切痂时应彻底切除坏死组织直至健康组织层。皮下脂肪组织的血流量较其他组织少,约为皮肤的11.5%,而肌肉组织的血流量约为皮肤的182.3%[6],因此理论上切痂应达健康深筋膜层或肌肉组织表面,因深筋膜层或肌肉组织表面血运丰富,有利于皮片成活。但我们在保留健康脂肪层的创面上行MEEK 微型皮片移植成活率亦达到80% 以上,考虑脂肪层的保留在机体烧伤后高代谢过程中可提供一定的能量支持,增加了机体对烧伤后高代谢过程的耐受性,且后期术区修复的组织饱满、耐摩擦,外观相对较好,因此我们建议尽量保留正常组织,以利于后期外观功能的恢复。

相对以往微粒皮异体皮移植后存在成活皮片分布不均的问题,MEEK 植皮术实施等距离排放皮片,皮片呈方阵型分布。待皮片扩展封闭创面后,在瘢痕增生时,因瘢痕间自体皮片均匀存在,打断了瘢痕纤维间的结构张力,减少了条索状或线性瘢痕的形成,起到了线性切断瘢痕连续性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瘢痕挛缩、增生的发生率,降低术后瘢痕张力,瘢痕硬度小、厚度薄,有利于关节等组织的功能恢复[7]。瘢痕张力减少可降低后期皮肤破溃、溃疡反复发生的概率,创面经Meek 植皮术治疗后,不仅愈合质量较好,瘢痕处理也相对容易,可减少后期康复的费用[8-9]。本组32 例患者中,20 例患者出院后经功能锻炼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者,11 例患者经瘢痕整复及关节松解后生活可基本自理,1 例患者因极度不配合功能锻炼,随访1 年后仍无法下床活动,但双手活动基本正常。

Meek 植皮术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相对于微粒皮异体皮移植术,其对自体皮的需要量大,扩展比例相对于微粒皮异体皮移植术的1 ∶20 存在明显差距,供皮区使用相对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期功能整形大块自体皮的供应面积;另外,微型皮片移植后表面以聚酰胺薄纱覆盖,而聚酰胺薄纱无抗感染能力,为避免术区感染影响皮片成活,手术切痂后应多次反复冲洗创面,尽量保证术区的无菌,切痂处与焦痂交界处应用碘纺纱布覆盖,防止细菌移行。Meek植皮术耗材比较昂贵、操作要求较高,较难在基层医院或落后地区推广[10]。尽管MEEK 植皮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相对于它的优点,MEEK 植皮技术仍不失为特重度烧伤创面修复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聚酰胺皮片植皮
MEEK 微型皮片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中药透皮技术对植皮术后坏死的临床应用
8例严重大面积热烧伤患者行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的护理配合
聚酰胺6/丙烯酸酯橡胶共混物热性能和结晶行为研究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氧化锑/石墨烯复合阻燃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6复合材料
聚酰胺12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聚酰胺12制品3D打印成型力学性能研究
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烧伤专用翻身床与悬浮床对比效果分析
耳后游离皮片在修复鼻小柱与上唇粘连外翻畸形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