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作文大赛陷抄袭风波

2020-03-02 07:45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北南获奖者主办方

2019年11月初,有网友举报第21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获奖者许如珵的参赛作品《古董》,涉嫌抄袭作家北南的文章《碎玉投珠》。11月6日,《萌芽》杂志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古董》中大量情节、词句均与作家北南早先发表在晋江文学城网站上的《碎玉投珠》雷同,构成抄袭,已取消其作者许如珵的二等奖成绩,收回获奖证书;许如珵接受询问,承认了自己的抄袭行为并向原作者道歉。北南对此表示,接受道歉但不会原谅。

有网友质疑,许如珵抄袭的时候还是个中学生,如今已经步入大学,在这段成长的岁月里,不知道许如珵有没有利用过这个“抄”来的奖为自己谋取一些竞争优势。同时,也有网友对《萌芽》杂志社提出批评,作为全国颇有影响力的作文大赛主办方,杂志社存在审查不力之过。

“復制粘贴”不该轻易过审

对热爱文学的青少年而言,“新概念”是一块享誉二十年的金字招牌。从韩寒到郭敬明、张悦然和郝景芳,一个个获奖者被打上“文坛新星”的光环,“新概念”也一度成为出版社逐利之地,成为市场宠儿。

此次抄袭事件中,抄袭者的错误无可辩驳,但主办方似乎也难辞其咎。许如珵的抄袭并不“高明”,并非洗稿也非融梗,而是直接大量复制粘贴原文,有的只是简单换个名字。而且作家北南是晋江文学城的人气作者之一,《碎玉投珠》是其代表作,曝光率并不低。如果主办方严格审查参赛作品,做好必要的查重工作,哪怕只是简单地以搜索引擎检索段落,也能发现其抄袭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使抄袭作品入围并获奖,显然是审核不力所致。

值得说道的是,新概念作文大赛自启动后,不只被附加了很多标杆性意义,还成了高考之外的升学捷径或敲门砖。首届大赛就有七位一等奖获得者被北大、南开等名校免试录取,即使到了今天,获奖者仍有很大机会获得名校自主招生的面试资格。在高考仍关乎大多数高中生利益的情况下,通过严格审查杜绝抄袭,不但是比赛自身的责任,也关乎更大层面的公平。

从另一个角度说,严格审查不仅是对作品的甄别,也是对人性的负责。毕竟,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一时虚荣,选择以错误的方式书写人生,应得到教训,但也应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主办方能在审查阶段发现抄袭,及时制止,既可以教育孩子,同时也能保护孩子,不至于使之陷入“获奖后又被曝光”的更大风波之中。

对知识产权应有敬畏之心

在这起事件中,作家北南接受抄袭者道歉但不原谅的态度,从侧面反映出原创者对抄袭现象的无奈和愤慨。在自媒体时代,抄袭、洗稿、融梗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虽然这些行为在法律上有不同的评判,但在此种环境中形成的对知识产权缺乏敬畏的风气,实在令人担忧。

2014年年底,琼瑶诉于正侵权一案宣判,法院认定于正的《宫锁连城》侵犯了琼瑶的《梅花烙》改编权,于正不仅没有道歉,还让该案拖到了2018年4月才得到强制执行。这之后,网文《锦绣未央》的抄袭判定,同样是一场长达两年的拉锯战。一边是抄袭者的倔强,一边是维权的艰辛漫长,两相对比之下,只能说,我国版权意识的建立、保护罩的形成,还任重而道远。

纵然,在舆论形成的道德批评中,抑或双方对垒法庭的诉讼中,个案能够求得相对的正义,但对默默无闻的创作者而言,那种最初葆有的原创热情、初时的创作信心,却常常被“劣币驱逐良币”的创作氛围击得粉碎。在机制和环境上对原创作品缺乏保护,就是对抄袭现象的纵容,也是对原创的毁灭性打击。反抄袭维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如融梗概念的模糊一般,判定抄袭的尺度也不够明确。在网络时代,理应通过刊发平台鉴定、行业共同体评价,以及开放性的制度设计,重新激活著作权法对新环境下抄袭侵权行为的认定。只有如此,才能让原创者既不惮于站在巨人肩膀上眺望,进行“故事新编”,也不忧惧被他人抄袭,安心从事原创。

猜你喜欢
北南获奖者主办方
主办方寄语
诺贝尔奖垂青气候科学,不仅是获奖者的成功,还是更多人的成功
UFI:对接会在展会中越来越重要
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涉嫌抄袭,绝不姑息
释北南
有今天的成就 你最感谢谁?Ray Collins海景摄影师获奖者
维权赢回征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