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临床合理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提供参考的不良反应和药物分析

2020-03-02 11:34陆达祝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期
关键词:药物分析头孢菌素不良反应

陆达祝

【摘 要】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使用此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40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并分析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400例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49例,共涉及7种药物,发生不良反应6种。其中静脉给药、给药时间7d以上,患者年龄较小,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等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对比结果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菌素药物的不良反应较为多见,且临床症状多样,涉及种类较多,导致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需要加强临床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头孢菌素;不良反应;药物分析

【中图分类号】R97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2-087-02

头孢菌素为临床较为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从头孢菌素母核制成的广谱半合成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有效的加速细胞壁破坏,进而起到较好的杀菌作用。此药物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1-2]。但是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鉴于以上情况,需要在临床工作中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本文对400例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40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10例,女性190例,年龄为12个月~77岁之间,平均为45.11±21.09岁。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研究,确定不良反应为单药不良反应。记录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不良反应类型等,并对患者药物使用方法进行统计记录。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不良反应发生与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的年龄、给药方法、给药时间及联合用药率。

1.4 数据处理

400例头孢菌素使用患者的所有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0例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49例,其中包括头孢曲松钠12例,头孢替唑钠8例,头孢哌酮7例,头孢他啶3例,头孢甲肟11例,头孢西丁6例,头孢替安2例。49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12例,消化道不良反应8例,神经系统不良反应3例,肝功能损伤7例,局部刺激16例,其他3例。

49例患者中静脉给药、给药时间7d以上,患者年龄较小,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等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对比结果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头孢菌素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多,且各种头孢菌素药物均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次研究中49例患者共涉及7种药物,发生不良反应6种。其中过敏反应为头孢菌素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患者表现为皮疹、哮喘、药物热、血清病样反应,甚至可导致药物过敏性休克等情况[3]。消化道不良反应及泌尿系不良反应也较为多见,患者出现有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维生素K及维生素B缺乏等情况;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中患者主要为头晕、耳鸣等,多在大剂量使用后出现;肝损伤则表现为血清胆红素升高和血清氨基转移酶上升;局部刺激为患者出现血栓性静脉炎,注射区域的局部疼痛和局部温度上升。此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红细胞降低,肾功能损伤如蛋白尿等,但是肾功能损害主要见于第一代头孢菌素中。

本次研究对头孢菌素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从结果显示,静脉给药、给药时间7d以上,患者年龄较小,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等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对比结果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主要为:年龄较小的患者普遍身体发育不成熟,尤其是儿童,免疫力较低耐药性较差,容易导致不良反应高发,但是有其他研究也认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也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升[4]。此外,给药时间过长也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主要是由于联合使用可能会导致药物堆积。而静脉给药对血管刺激性较大,且直接输入患者体内,药物浓度较高,导致不良反应高发。联合用药的患者,可导致药效增强,如未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可能引发不良反应高发。

鉴于以上情况,在临床使用头孢菌素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合理选择药物,如胆管感染、颅脑感染的患者需要考虑药物是否分配到胆汁及脑脊液内,第三代头孢菌素一般在脑脊液及胆汁中分布效果较好,且抗菌谱更合适。其次要根据致病菌特点合理选择药物,如泌尿系统感染一般在急性期可以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但是在治疗后期可以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5]。第三,对不良反应高危,如婴幼儿、高龄患者、危重患者等可考虑给予血药浓度测定,以合理给予用药。第四如需要联合用药,则需要注意联合用药是否有药效增强效果,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等,如头孢噻啶不宜与氢化可的松联合使用等。

综上所述,导致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需要加强临床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鲍尚雅,胡少玲,黄丽华, 等.頭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3):120-121

[2] 何庆武,张凤.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应用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4):560-561

[3] 马雪丽.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应急对策[J].北方药学,2018,15(11):167-168

[4] 高峰岚,周思军.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回顾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3):263

[5] 黄丽丽.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0):90-92

猜你喜欢
药物分析头孢菌素不良反应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药物分析课程说课设计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探讨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