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学的老建筑再利用创造城市符号研究

2020-03-02 13:19贾曼曼易乐贾中原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学

贾曼曼 易乐 贾中原

摘 要:在当前的城市建设工作当中,标志性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它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整体特质,从而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去了解这一个城市。人类的认知和交流一般都是通过符号来进行活动的,所以,对于使民众更加了解城市和与城市进行沟通的关键建筑,必须要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审视、观察等。这是非常具有意义的一件事,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延续,同时也是城市发展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心理学;老建筑再利用;创造城市符号

在当前的城市发展当中,如果是想要在民眾的脑海当中对老建筑进行很好的展现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时代不断变化,老建筑自身也并不能很好地去满足当前建筑的需求而面临衰落,但是它们在精神层面上还是为一个城市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因此,此文就心理学的层面上对老建筑再利用创作城市符号开展相关的研究和探讨。

一、老建筑城市符号心理学分析

伴随着当前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当中高楼大厦林立,与以往传统城市生活相关的场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众也在通过不断自我调节来适应当前的生活环境,时间久了,就会慢慢适应这种环境,其心中对城市的归属感也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慢慢淡化。从心理学的层面上看,这是由人类头脑对四周环境简单的一个认知过程,在一些场所当中某些可读性的要素会通过人的知觉感受,以一种形式抽象地积累在人类的记忆当中。而在头脑当中的原始记忆受到了某种刺激,就会被提取出来,从而让人产生出一种似曾相识的归属感,进而对四周的环境产生出信任。

在形成相应的归属感的同时,老建筑作为当前城市标志性建筑,也为部分的民众提供着日常生活的空间,在这样双重身份下老建筑具有非常高的价值。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人脑中的记忆,正是大脑当中多个不同部位活动的组合,它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产物。如果老建筑的双重身份一同出现,那么人脑就会把民众对于老建筑的相关记忆进行临时的组合和拆分,然后再和当前环境下具有特征的新编码进行结合,进而构建出一个全新的产物。同样的道理,当全新的建筑出现时也会被分解成为编码存储在人们的大脑当中,等待被提取然后再进行重组形成全新的记忆。正是因为人脑不断地进行建构的活动,城市展现在民众眼中的并不是遵循简单物理学的,且是经过了电脑重新构成的二次创作。所以,民众对于当前老建筑的整体体验都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且还会在未来不断发展,从而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对老建筑产生一定的情感。

二、为什么要对老建筑进行改造

成功进行改造的建筑应该具有的价值:一是功能上的价值,改造后的老建筑是否对使用者有用;二是社会上的价值,在进行改造后是否对促进当中社会文化和精神上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价值;三是环境上的价值,在通过良好的设计,保持老建筑的历史价值;四是美学上的价值,在进行改造期间使用完美的艺术创作手法,从而使得建筑有着不同层面上的美感。

如果一个建筑不能再进行使用,那么以上的几点价值就会不断地失去存在的意义,但是不同价值之间的消失速度也是不相同的。一座功能已经没有价值但结构方面还有着良好稳定性的建筑,就当前的社会情况来看,它并不会再有以前有的社会影响力和价值。

在通常的情况下,如果是对老建筑进行建材的拆除,且对老建筑进行相关的改造让它们应有的历史进行发挥出来,让老建筑更加具有价值,从而在城市当中承担起一定的标志性作用。且在这样的基础上也必须要为老建筑赋予一定的现代社会功能,从而让老建筑在整体上更加具有生机,同时这样也可以让老建筑获得以往一样的影响力。如果是给予老建筑新的功能,那么对于使用者、邻里、整个社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当前构建城市符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对于老建筑的价值也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和认识,老建筑具有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也在慢慢地受到民众的认同,且对于老建筑方面的改造和再利用也形成了一股热潮。这样的情况值得我们从不同的文化层面去进行思考。在当前国内城市化建筑当中,老建筑的改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必须要得到很好的保护。

城市当中的老建筑不仅记录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一个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城市当中老建筑再利用,是一种将闲置或者是功能不能适用于当前的建筑进行空间的再次利用,在保护老建筑的同时也可以让它自身的价值得到再次的升华,并且还可以很好地对老建筑应有的价值进行发挥,且让老建筑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再利用不是一种消费性质的保护,而是对老建筑进行积极的开发,从而使老建筑的生命周期延长,在进行老建筑再利用期间,不仅仅需要对其外观进行保护,同时也需要对它的历史性进行延续,更加需要从精神的层面上来对老建筑进行重塑,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当前都市人群留下一份念想和追求,且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发展城市符号是非常重要的。

三、老建筑再利用的方法探究

(一)建筑改造中的“环境适应观”

在对老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期间,必须要对空间进行更多的扩建,只有这样才可以很好地去改变以往对老建筑的使用方法。如果是当前的老建筑没有办法再进行使用的时候,那么就可以将老建筑看作已有环境当中的一个因素,然后在当中添加全新的元素来进行重组。当民众面对一个场所和空间的时候,他们所面对的一般都是有两个部分:一是当前所感受到的,这当中还包含了视觉和知觉两个部分;二是同一个场所当中的经验和记忆。在进行老建筑改造期间可以把前者转化为新的编码进行收录。

(二)老建筑再生改造路径与方法

从外立面改造、功能适应性、文脉的传承、社群关系维护四个维度展开。老建筑作为城市传统文化表象之一,见证着城市一路走来的足迹,也是城市识别自我、塑造归属感的关键。然而,在形成归属感的同时,老建筑作为现代城市的一部分依然需要为人们当下的日常活动提供场所和空间,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其特有的附加价值。如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大墨雨村民宿改造,使曾经破败不堪的土墼房变成了富有韵味和情调的精装房,二十多间民宿吸引了来自全国的客源。房屋外立面保留彝族民居老建筑的文脉传承,房子内部居住空间则使用现在水泥材料、现代装饰布局,使老建筑既保留原味,又符合当代人的生活习惯。同时,民宿的成功为当地带来新的内生动力。“村集”更像是“创意市集”,这里有手工艺品、文创产品和当地生态农产品等等,在这个小村庄里,生出一片繁盛的商业景象。

四、老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一)原始表象的复原表示

在当前老建筑保护的思想下,城市不断发展和创新,老城区、老街道都在以各种形式来进行复原后的展示,慢慢地也成为了当前城市当中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标志。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着非常高价值的建筑群体是城市的标志。在老建筑再利用过程中,复原原始的表象是诱发城市记忆最为重要的手段和方式,且不是每个建筑都可以通过原始表象来进行不同程度上的复原修复的,如果不注重老建筑原有外貌的保持,那么往往会将人们带入到一个误区。

(二)老建筑功能适应性

老建筑的原始表象经过建筑师主观设计后,以创新状态成为激发原始记忆编码的另一种线索形式。正是建筑师主观因素的加入,为体验者在现代城市中开启了一扇回顾过去的独特视觉窗口,例如英国布拉德福德一座原建于19世纪60年代的威尼斯哥特复兴式风格的羊毛交易所。改造中设计师在建筑的一侧用三层高的大片简约玻璃幕墙取代了老建筑的局部原始外表皮,在解决原建筑不良采光问题的同时,形成展示橱窗,使得内部30m高的华丽大厅得以完整展示在人们面前。特别是当周围的一切沉寂在夜幕当中时,老建筑的室内全貌透过纯净的建筑外壳清晰地展现出来,用现代的语言向人们诉说着过往。

(三)重视文脉的传承,体现文化认同

中国自古对环境的空间布局尤为重视,不管是一个村落,还是几个房间的组织关系在中国传统中都有着至關重要的地位。这不仅仅是文化的象征,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习惯。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空间布局特征会成为线索,勾起脑中的记忆编码,从而让人产生一种熟悉的归属感。这种熟悉感即是人们留在血脉中对于传承文化产生的共鸣。

(四)空间营造与社群活动空间

对于老建筑的空间的营造,关键是对老建筑的保留,保留现在城市所缺少而老建筑独有的文化,即邻里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精神文化。设计师通过设计,扩大公共空间活动区域的功能性和审美性,增加新的功能,满足当下高压力环境下人们对于居住的新要求,增进邻里交流。同时,秉着对历史的尊重、对创作的执着和为使用者服务的精神,充分发挥老建筑在现代城市中的附加价值,将其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才是老建筑再利用的终极目标。

五、结语

老建筑是当前城市当中一种可以再次利用的资源,最为重要的是要将它和生活融为一体,成为当前城市当中重要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让它作为城市的符号去讲述城市的发展。在进行老建筑再利用期间必须要尊重老建筑的过去,并且还需要深入地去了解老建筑的关键性价值在哪里。

参考文献:

[1]王漪.浅论历史价值老建筑的再利用[J].魅力中国,2009(10).

[2]刘妍彤,孟培.从徐州回龙窝改造论老建筑的保存与再利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6(2).

[3]陈计伟.城市雨水再利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

[4]王占柱.基于符号学的城市景观设施色彩研究[J].美术大观,2015(3).

作者单位:

贾曼曼,四川美术学院。

易乐,四川美术学院。

贾中原,西华大学。

猜你喜欢
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何清华:邂逅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在调解中的运用
跟踪导练(二)5
美国心理学会
司法假定的认知心理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