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的生物防治途径及复产应对措施

2020-03-03 08:12杨剑武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猪场消毒病毒

杨剑武

(河南南阳市兽药监察所,南阳473000)

0 引言

面临非洲猪瘟(ASF)的肆虐,同时面临畜产品的急需形势,要求养猪业复产保供,缓解“菜篮子”工程的压力。实施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猪场疫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猪场爆发重大疫病或外来疫病的风险,这已经是国内外规模化猪场广泛认可的经济有效的猪场疫病防控手段。

1 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

1.1 流行病学

ASF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健康猪群有一头被感染该种病毒则不论年龄、品种都会感染,并且家猪和野猪最易感。猪群可通过共同吃的饲料,或者分泌的唾液、粪便以及相互近距离接触,均可感染发病,这就会导致大部分的猪病死或者感染瘟疫,并且非洲猪瘟病毒(ASFV)作为病原体,在猪身体中驻扎得更稳固。在非洲猪瘟传播的情况下,一定不能忽视猪饮食的东西,一年四季都要保持健康饮食,不要感染病原体。

1.2 临床症状

主要症状有,高烧不退,皮肤泛红,便秘,腹泻等,对猪体进行解剖,会发现其内部器官均出现出血情况。根据不同程度可分为5种类型。第一种为超急性型。感染病后虽然没有明显的症状,病程极短但是死亡率却高达100%。第二种为急性型。会有4~6d的潜伏期,然后体温升高(40.5℃~42℃)、厌食、精神萎顿、脉搏呼吸加快、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在2~3d内迅速减少,皮肤部位泛红的症状,同时出现呕吐、腹泻和流产状况,病死亡率达100%。第三种为亚急性型。这种类型主要症状和急性型大致相似,但是它的潜伏期更长,通常为6~12d左右。呼吸道系统感染和身体部位泛红,同时伴有高烧、食欲锐减、精神不振等症状。第四种为慢性型。此类感染后发病会比较缓慢,体温发热也只是短暂的,但出现发育缓慢、体温升高,慢性皮肤溃疡和关节肿胀,体型渐瘦,并且怀孕母猪可能发生流产。第五种为亚临床性。这种并没有很明显的病因出现,但是会出现食欲不高和低烧的状况,是可以治疗的,但治疗后体内仍有具传染性的病毒。

2 ASF传染原及传播途径

2.1 传染原

感染猪、野猪和软蜱是ASFV的自然宿主和重要传染源。此外,ASFV存在于感染猪的各种组织脏器中,并随唾液、眼泪、尿液、粪便和生殖道分泌物等排出体外,进而污染环境和各种媒介,易感猪接触后引起发病。

2.1.1 猪和野猪

急性发病猪(包括野猪)体内各脏器中均含有高滴度病毒,并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体外,感染易感猪只。此外,虽然ASFV急性感染后致死率极高,但是,如果感染猪耐过,会成为外表健康的病毒携带者,ASFV会在其组织、唾液和血液中持久存在,成为病毒传播源。迄今为止,我国也已发生4起野猪感染ASFV的病例。野猪在ASFV的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监测对防控至关重要。

2.1.2 软蜱和蝇(蚊)类

软蜱是ASFV的储存库和传染源,其他飞行类昆虫可作为病毒的机械性携带者传播病毒。ASFV只在软蜱体内复制,并成为病毒的储存库,经叮咬易感猪或被摄食引起感染。我国一些养猪场内存在着大量的蚊蝇等节肢动物,是ASFV潜在的重要传染源。在欧洲,ASF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季节性,主要流行于7~9月,推测与夏季吸血昆虫(如蝇虫、蚊类)的频繁活动有关。

2.1.3 猪源产品

感染猪肉、脏器、干腌肉制品以及由此产生的餐厨剩余物是ASFV远距离传播的最主要途径;血液中的病毒滴度最高,其次为鼻腔和肛拭子,再次为唾液拭子,可检测到病毒核酸。值得注意的是,分泌物和排泄物中ASFV的存活受温度影响较大,在粪便中的ASFV在4℃条件下可保持感染性长达8d,在37℃条件下可保持3~4d。

2.1.4 环境

ASFV可经过污染的水源发生传播,病毒在水中存活时间较短(通常几天内存活),且与水的温度紧密相关。此外,感染猪和野猪死亡后,病毒会随尸体腐败产生的液体渗透于地下,污染周边的土壤。研究发现,在几周内,对污染的土壤采用PCR检测ASFV,结果仍呈阳性,且病毒保持感染性可达112d。

2.1.5 饲料

饲料和饲料组分是ASFV跨界、跨大陆远距离传播的重要传染来源,ASFV在饲料组分中,如传统大豆粉、有机大豆粉、豆油饼、胆碱等,可长时间保持感染性,进而通过航运或者海运发生远距离传播。泔水和餐余食物是ASFV的重要传播途径。

2.2 传播途径

ASFV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是通过易感猪和感染猪只之间的接触,或者易感猪接触感染猪排出的体液和分泌物进而发生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则是通过易感猪接触病毒污染的饲料、猪肉及其制品、人员、车辆以及粪便,进而造成ASFV感染和传播。

2.2.1 直接接触传播

感染猪与易感猪直接接触是ASFV最常见、最有效的传播途径。养殖场发生ASF后,病毒传播速度与猪群饲养的密度,成正相关关系。特别是生物安全水平较低的养殖场(例如我国部分地区的散养户),ASFV可以长期存在,随时可能引起ASF的发生和流行。

2.2.2 间接接触传播

对ASFV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ASFV可经过污染的饲料、泔水、衣服、鞋靴、车辆、垫料、各种器具以及人员携带等途径发生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也是病毒发生远距离、跳跃式传播的最主要途径。2018年8月以来,ASF在我国相继发生跨31个省的大范围的持续流行,就与长途调运车辆和人员往来携带病毒有直接的关系。

3 复产应对措施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做好畜牧兽医工作对稳住“三农”工作基本盘,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生猪稳定保供和ASF防控的严峻形势,如何落实政策、如何加强ASF防控、如何加强生产监测等,全面做好生物防治,确保重点疫情监控,保证养猪业的稳定持续,才是我们的根本出发点。

3.1 寻找政策支持

进入2020年受新冠肺炎的影响,道路交通运输大多受阻,猪肉产品本来就严重不足,这样就更是雪上加霜,价格暴涨,为此国家农业农村部通过文件和电视电话会议等形式,要求尽快落实《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落实好养殖用地、抵押贷款试点、规模养殖建设补助、贷款贴息、良种补贴等。地方养猪业户要尽可能的利用好这些政策,为养猪业稳定保供做好自己的工作。

3.2 上下联动、保驾护航

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协同本部门的动物卫生监督、疾控监测以及海关、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统一认识、步调一致确保引种、检疫、防疫、屠宰等相关环节顺利畅通,真正快速高效地为地方养猪业的复产一路绿灯、保驾护航。

各级动物卫生监督和疾控监测单位,既有执法权又有业务知识,更要增强服务意识,落实好责任,好事办好。市级动物疾控中心应能熟练掌握PCR定量检测ASFV技术,有任务时尽快报出结果;县级动物疾控中心应能熟练掌握血清ELISA酶标检测ASFV技术,快速筛选阳性结果及时上报。市县两级动物监督单位配合好,快速反应,隔离、扑杀、深埋、重复消毒等事宜要做好协调督办。

3.3 全面提高生物防治措施

养猪场应全进全出制,要紧盯重点区域、关键环节,落实监测排查、清洗消毒、调运监管、饲料来源、禁用餐厨废弃物等现行防控措施,确保疫情不反弹。完善应急实施方案,科学进行疫情处置。开展全员培训,提高生物防治意识,确保制定的措施常态化、规范化、格式化,日有所做,月有评估。

3.3.1 落实国家畜牧兽医局新年工作会议精神

鼓励大型养殖企业加快布局,扩大养殖规模,在建项目尽快形成产能。这需要规划好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以及生产各区间都要做好区间的隔离、消毒,强化责任意识,布局好环节,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确实保证好阻断疫病的传播。

3.3.2 加强对猪场的检查

对于已用的猪场,首先要对场区查漏补缺,严重不合理的要改建,保证好“三隔离”(与外界的隔离、生活区与生产区隔离、生产区与粪污区隔离),并建好隔离消毒间,然后重新进行全面的清理、消毒。用10%的84消毒液或20%的火碱喷洒,经过4~5次的消毒,3个月后,取样监测ASFV呈阴性时,可以用1~2或3~5头(视猪舍规模来定)哨兵猪饲喂月余,由兽医抽取血样进行PCR检测,呈阴性时就可使用。严禁使用餐余食物和泔水喂猪。

粪污处理区应和生产区隔离一定的距离,按风向应处在生产区的下风处。养猪场应进行粪尿的固液分离,固态的粪经过沤制高温发酵,然后用机械抛洒农田;液态的经沉淀熟化后,由机械吸装进运粪车,再到农田进行喷施,最后实现粪污的资源化,避免污染地下水资源。同时,出水道口有防鼠网,常年有防蚊蝇鼠的日常措施,据有关报道,蚊蝇及鼠类等动物也是ASFV一种传播途径。

病猪要及时隔离治疗,即使别的病,也尽可能地分开,不影响大面的健康猪的长势。

3.3.3 把好引种关

引种时,不只是掌握遗传育种的系谱特性,要着重猪场的ASFV检测情况,经过1个月2~3次的检验均呈阴性时,方可引种。运输车辆、人员均要消毒,保证没有ASFV传染携带的情况下,安全引入。

3.3.4 强化出入管理

生产场区的人员进入必须经过喷雾消毒间,进行严格地消毒,确保无毒进入。外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生产区。生猪屠宰要定点屠宰、定点供应,保证来屠宰的猪是经过检测呈阴性的健康猪。车辆、人员、场地、器具均能按照相关的卫生消毒措施规范消毒,不留死角,切实做到时时处处高度警惕,严防死守,安全生产。

4 结束语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有效的疫苗。我国采用的措施是在出现ASF传染病原处,3km范围内,扑杀所有的存栏猪,焚烧后深埋。这个办法比较被动,主要是过去我们的生物防控意识不够强、措施不得力。据报道西班牙经过三十多年ASF的侵害,从1985年开始采用一切可能的生物防控手段,于1995年向世界宣布他们根除了ASF。美国一直以来就很谨慎的对待该病,目前也没有ASF疫情报道。我国哈尔滨兽药研究所,就ASFV成立课题组,目前已取得了实验室和中试试验阶段的初步成果,正在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ASF会迎刃而解。

猜你喜欢
猪场消毒病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病毒
感冒病毒大作战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消毒攻略大派送
病毒,快滚开